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13369|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我之玩壶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7 2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 九醉梦石   日期: 2008年6月17日  出处: 茶语清心

我之玩壶观

在坛子里向来作为游客登陆又退出,一直是浏览为主,今日终于忍不住注册了,首先向坛子里的各位朋友道个好,以后多多交流相互学习,二是写写自己对紫砂壶的看法,大家共鉴之

一,关于紫砂壶的手工与半手工问题

坛子里的朋友都至少是半个紫砂的行家,关于灌浆、手拉、这类的缺少艺术价值的制壶方法摒弃不谈,大家主要关注的还是全手工和半手工(模具)的问题,讨论争论的也还是全手工和半手工的问题,归根结底,我认为壶最重要的是要有壶品,决定一把壶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是壶品(个人认为壶品应当理解为创作人的态度、壶的神韵、壶的料质等几个方面),以成型方式为“卖点”,宣扬或者盲目崇拜全手工、纯手工是茫然的。壶分两类,一类可以用全手工制作也可以半手工,一类只能【全部或者部分】借助模具成形。要知道半手工并非就不是传统的成形方法,全手工也并非就都是艺术的化身。

目前紫砂成形法大概有:全手工拍打镶接成形、半手工磨具蹚坯成形、半手工磨具灌浆成形、手拉坯 手拉成形。灌浆、手拉是近几年来才引用到紫砂陶的制作上来,一般制作批量,低档商品壶。全手工,那个也分多种,简短的说,就是壶身拍打成形,底,底足,口  都是泥片镶接成形。所谓半手工磨具辅助成形(半手工就是模具壶),也可以大概分两类,其一,就是整个壶身,流,把。。。。。都是磨具成形后 镶接而成。这就是所谓的乡坯,也并非一点也没有艺术性可言,艺人的审美眼光和技术在这里体现的是最多的,模具的产生是为了表达作者思想,更好的完美体现艺术效果而为?还是单纯的为提高产量怕费工手的省力之举?这就是价值的两方面。其二:仅仅是壶身用磨具辅助成形,壶底,假底【足】,口,都是泥片镶接而成。这和全手工区别仅仅在于壶身是否拍打成形,这也是正统的,科班的被大家接受的成形法。壶的品质,和用什么成形方法是有关的,但关系不大。就是半手工,同一壶身的磨具,不同的人做出来会相差很大,品质也会相差很大。大师吕尧臣的大部分作品都为半手工。全手工 还有一种方法,叫对和【合】,先 要制作一个叫盔头的东西,分上下两部分,对和起来,真种就没有拍打的痕迹,但也是全手工的。对?也不全对。这紫砂有千变万化的泥料。和粗,细也有关系。是有镶缝线和连接头  ,但现在有些做工精细的  或者砂性重的料,几乎看不出镶缝线和连接头。壶盖一说,全手工工序相当复杂,而且做的不好盖子还要失圆,所以艺人就很依赖模型,依赖模型只要能做的更好为什么不接受?盖子可能是整个用模具做出来的,也可能只用模具做顶部再用脂泥粘合围上一圈内盖沿;壶身一说,看看是一个模具直接到位的还是几个模具分别做出后再用脂泥粘合起来组装的,这样一来壶养过以后,有脂泥的过渡色也证明不了什么,全手工不全手工,只有作者自己清楚,大家瞎琢磨最后琢磨一场空。关于透气性,手工比半手工好,也是毫无根据,有谁拿的出科学的论断出来?透气性的关键是作者对泥料的选择与炼制,做壶不是做馒头,有发酵粉手工揉的就比机制的馒头好吃,况且用泥的初始泥料都要作者自己揣炼的。我个人认为,看全手工不全手工,不要看什么痕迹、接头,应该主要看壶身的精气神,表面线条张力和泥门的致密度,还有烧成后的紫砂的颗粒状态。

过分追求讲究是否全手 ,是片面的,不理性的,是个误区。做好一个同样的壶,半手并不比全手花的功夫少,同样也有非常多的相当差的全手工作品,试问现在宜兴纯手制壶者能有几人。当然,同样品质的壶,全手工的更好些大师们的精品壶是否是“全手工的”一样受到追捧;而丁山那些歪瓜裂枣为了能卖出去,有时就非常有必要强调是“全手工的”!


二、关于紫砂壶如何养的问题

坛子里有个朋友的话非常经典,“养壶贵在养心”,一句话点破壶里乾坤,点破茶中乾坤,品茗赏壶都是为了养心,正如扫地扫的是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心地不养也是空养壶。

开壶,有茶煮开壶和淘米水开壶之分,我一直奇怪怎么会有淘米水开壶之说,好好的紫砂放于淘米水中一番狂煮,而且是连煮几天,每天几小时的煮,糊糊蹋塌,叫人如何是好???岂不等于内外涂上了一层浆糊?不懂不懂。茶煮开壶本人倒是趋同的,紫砂壶本身即是为茶而生,有何不可?但本人之壶亦有区分,非所有壶皆用茶开,此缘由留待养壶一段细说。其实爱壶到手,洗净水煮消毒,具体什么土味日久自然淡去,用不了一口吃个胖子非要了结了壶味不可。

养壶贵在养性、养心、养兴,万不刻当作一种负担,本人初涉壶时曾把养壶作为“事业”,一天几把壶的养,而且似盘玉中的武盘一样的武养,数日下来真是苦煞累煞养壶人,手掌都被茶水烧褪了一层皮,可见痴呆到极点,日久渐生倦怠,随其自然,养壶成了品茶时的又一雅趣,茶清心,壶赏心,清心赏心养心,养壶自有所成,始知其绝非一日或几日之功。至于要不要用茶水向壶上浇用不用茶水泡?韩其楼先生在《中国紫砂壶全书》中没有论及此事,只是谈及应该用净棉布擦拭。我觉得这是一个综合理解的问题,没有绝对行和绝对不行,在于自己对壶的理解,在于壶用料的质地需要,朱泥壶不浇茶水,不擦茶水怕是不行,那样所有的朱泥壶友都会说养不出来了。还有本山绿、段泥料、青灰料、老紫料等以及一些调砂的质感强的壶需要有沧桑感古旧感才美的尽可以用茶水浇、泡、擦,这时茶色包浆就是它的一部分了,当然,另有一些个人认为如上好的底槽清料、红泥以及一些作者为配合作品而使用的强调颜色美的拼料就可以不用茶水浇、泡、擦,同时在开壶时也不要用茶水煮,清水即可,比如好的底槽清,本身材质既有质感也有色的美感,我曾经养两把底料的壶对比,一把葵掇用的是茶水浇、泡、擦的方法,日久后整个壶体深褐色,黯晕光;一把大莲子每次泡茶则用干净的布清水擦拭,日久后底料的特质颜色几乎不变,光泽也能现出大雅,我实则更喜欢后者了。当你欣赏材质的本色美的时候就用干干净净的方法去养,当你喜欢古旧沧桑那就不仿用点浇、泡、擦来催化一下,一句话,如何养在于你自己的喜好。关于紫砂的透气性我相信大家谁也不会去喝隔夜的茶,也不会泡上上好的茶放上十天半月的再来尝尝是否变味,泡茶时的茶香到底是从壶身的透出来的还是从盖眼散出来的谁也不会去研究,透气性只是一个确确实实的说法了,于实际中无太大意义,如今大家欣赏的是壶的造型的美感,紫砂的质感,以及使用日久后的韵味了,只是如此,即便今天泡的壶再怎么透气,壶体湿而不漏,日久天长包浆出来,任你什么结构还不一样?清代民国遗留下的那些老壶包浆浑厚,欣赏的也只是它的造型、韵味和沧桑,有几位朋友或者收藏家会大刀阔斧的定要将包浆去除感觉一下老壶泡茶到底多长时间不馊?反之用老壶再去泡新茶,我想茶也是一定要馊的了。

至于一壶一茶之说,都为现代人之讲究,做壶的玩壶的搞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编造一些弯绕噱头,前人并没有这样的规矩,都是随意而为,总之,用你的方法去养你的壶,用你的心去养你的壶。


2#
发表于 2008-6-18 02:13 | 只看该作者
恩,有些观点我很是赞同....
3#
发表于 2008-6-18 13:22 | 只看该作者

回一:

1.写文章的作者是否懂得如何判断纯手工成型与否?

2.宜兴紫砂是什么?政府给出的答案是——民间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提倡手工成型,那只有鼓励大家多借助模具制壶了。连吕尧臣都用模子制壶,那是否应该鼓励大家都跟吕尧臣学?

3.究竟是谁说的部分壶的身筒必须要借助模具成形?这个概念不是早就被推翻了吗?不是做不到,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啊。

4.丁山没几个认真用纯手工制壶而且能做的很好的,这是事实!但这几个人不都还健康的活着吗?

回二:

看来文章作者也是一个污衣派。个人喜好,强加不得。好在不是康尔教授

4#
发表于 2008-6-20 19:38 | 只看该作者
前半部分不敢苟同,后半部分还可。
5#
发表于 2008-6-20 21:48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点有很多地方看不太懂,要专业人士来才能理解.第二点很合我胃口
6#
发表于 2008-6-24 08:5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上哪去了,期待中!!!!!!!!!!!!!!
7#
发表于 2008-12-22 14:44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kent在2008-6-17 21:50:49的发言:

至于一壶一茶之说,都为现代人之讲究,做壶的玩壶的搞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编造一些弯绕噱头,前人并没有这样的规矩,都是随意而为,总之,用你的方法去养你的壶,用你的心去养你的壶。

说得好呀,强烈赞同。。。

8#
发表于 2008-12-27 20:32 | 只看该作者
本人支持全手工制壶,不赞同用茶水淋壶。
9#
发表于 2009-1-1 13:06 |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不错
10#
发表于 2009-1-1 16:19 | 只看该作者
客观\实在
11#
发表于 2009-1-9 03:55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主的意见,即便是都可以用全手工做出来,试问有必要吗?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没价值的全手工,把精力放在壶本身几个关键部位品质的提高上不也是不错吗,难道一经半手工泥料的特性就变化啦,实际上过分强调全手工就是再钻牛角尖,其实大部分工艺师的精品大都出在35---50之间,这段时间其精力,经验,手法,品位非常旺盛,其后,即便想做好壶,其精力,眼力,心力均以不济,很多只不过把徒弟的精品拿来充数,这不比半手工更可恶,所以凡事不可过度强调。平常心最重要。
12#
发表于 2009-1-11 22:55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13#
发表于 2009-1-23 18:45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强烈支持!

玩的就是过程!“扫地扫的是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心地不养也是空养壶”好!!!!!!

别把有些东西搞过了,没劲。

顶顶顶!!!

14#
发表于 2009-2-2 23:33 |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9-2-17 21:17 | 只看该作者
写的蛮好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4-26 14:44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