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璟鈺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內紫外紅系列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5:57 | 只看该作者
槐北路 发表于 2013-1-10 14:44
有一点是真的,就是加锰,特别是加石黄的紫砂,刚出窑时,比原矿水色好很多---比如底料如果不加化,特别是明 ...

紫砂加了什麼物料這小弟並不懂
還需有識之仕建教

点评

呵呵,一厂的普紫是加锰调色的,特拚是底料加石黄的,黑泥就复杂了,红泥是加铁红粉调色的---直到2000年开始,有些网站才特别倡导原矿和陈腐这些传统。  发表于 2013-1-10 18:29
3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5:58 | 只看该作者
修罗 发表于 2013-1-10 03:16
听课学习~

您也要多多分享喔
3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5:59 | 只看该作者
興豐 发表于 2013-1-10 02:40
內外都淋漿的壺 在實用現實上 至少在台灣北部地區喜歡喝條索狀的茶是比較適合的 那個地區還有所謂的逼茶絕招 ...

興豐兄也是知識豐富
可以很輕鬆的聊聊
3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6:00 | 只看该作者
victorcash 发表于 2013-1-10 02:23
好文!!!占个座先~~

謝兄首賞
3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6:00 | 只看该作者
xy62 发表于 2013-1-10 02:35
学习了

謝謝
36#
发表于 2013-1-10 17:12 |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3-1-10 19: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平常心 于 2013-1-10 19:57 编辑
槐北路 发表于 2013-1-10 14:38
听宜兴一个做壶的人说的:过去紫砂一厂小壶2,4,6杯比较多,主要是为台湾地区的,适合乌龙茶,内陆地区销量 ...


感謝槐北路兄提供目前所聽到資訊  也讓弟開始回憶當時收壺的過程與通路文化(以下所言純只將當時情況敘述無關政治立場)
這些內紫外紅水平系的壺  是80年初以前也就是民國70年代進來台灣  這個時候兩岸仍然處於緊張狀態台灣也實施戒嚴時期  所有相關中國資訊與物品一率嚴格禁止  當年蔣介石稱這些物品為匪貨販賣者被抓到會被判刑的(所以可以看到某些落款中國宜興的壺將底款磨去或用火膠漆蓋住中宜款)  當年要收藏這些壺只有兩個通路1.由漁船船員偷偷走私帶回2.秘密經由香港四大公司(錦豐.雙魚.英泰.海洋)間接取得  所以若要說迎合台灣烏龍茶可能必須再探討  因為台灣烏龍茶屬於揉捻茶一心二三葉揉成球狀  太小的茶壺也不適合  當年銷量最好最合泡的是6.8杯.
再來談到年糕土  年糕土剛來台時起初見到的感覺  這顏色不漂亮不紅不紫的沒人喜歡  但是經泡養後卻很快的改變樣貌變的溫潤QQ的感覺  顏色跟溫潤感與年糕相近  所以台灣人才會將這塊泥料取了一個俗名(年糕土)  而年糕土當年乃是  將那些要用於開發注漿工法的細目數紫泥與紅泥混合所制成的一塊泥料  所以年糕土的顯色感介於紅泥與紫泥之間  因紫砂的物性並不適合用注漿工法  注漿完成後在拆模時表皮容易破皮損傷  所以現在看到那些當年注漿產品外皮都有刷淋上泥漿修飾  所以年糕土並非當年為了台灣需求所產生的(美麗錯誤)  而應該說為了注漿工法所產生的(美麗錯誤)  當年80初台灣完全無法直接與一廠接觸也完全沒有直接影響力  有影響力應該是1987年對大陸開放探親之後  台灣人那時才可以直接去大陸洽談進口宜興壺.
以上是弟在台灣所經過的回憶~給兄參考

点评

年糕土是当时台湾人对那种泥的叫法没错呀!  发表于 2013-1-10 21:30
精確論述~~讚  发表于 2013-1-10 19:45
杨兄的阐述是对的,小弟以前也有所闻  发表于 2013-1-10 19:43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38#
发表于 2013-1-10 19: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花猫 于 2013-1-10 19:33 编辑

楼上杯水兄对于年糕土的阐述,是正确的。就是字体小了点,帮您改大了。
前面有壶友关于“一厂普紫是是加锰调色的,特拚是底料加石黄的”这一观点,在与原一厂练泥师傅交流,再做个说明:一厂普紫,也叫本紫(本色紫泥),所谓的文革清水泥即是属于本紫类,就是经过物理法除铁的紫泥。一厂拼紫,是加锰调色的,这个在乔丹之前的帖子里都有阐述,在此不再累述。只是,所谓的底料,是近年来的新称谓,老一厂并无此泥料称谓。
39#
发表于 2013-1-10 20:25 | 只看该作者
槐北路 发表于 2013-1-10 14:44
有一点是真的,就是加锰,特别是加石黄的紫砂,刚出窑时,比原矿水色好很多---比如底料如果不加化,特别是明 ...


一厂壶水色好,是和隧道窑的窑烧气氛有关,现代提高成品壶水色,可以用加石黄、冲浆等方法。至于硫酸除铁法,现在通俗的称呼是——酸洗料。
    一厂的四大基础泥:拼紫、普紫、红泥、黑料,并不包含所谓的底料。
    底料这一称谓多出现在两类地方:
    1、各种川菜火锅店铺的招贴;2、现代精品壶的资深玩家口中。

点评

很少有厂壶。所以未曾上手,至今也没见过一厂特拚是什么。  发表于 2013-1-11 00:2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0#
发表于 2013-1-10 22:31 | 只看该作者
老花猫 发表于 2013-1-10 19:32
楼上杯水兄对于年糕土的阐述,是正确的。就是字体小了点,帮您改大了。
前面有壶友关于“一厂普紫是是加锰 ...

謝謝版主幫忙補充敘述 並將字體加大  感恩~
41#
发表于 2013-1-10 23:01 | 只看该作者
详细,西裤!
42#
发表于 2013-1-10 23:50 | 只看该作者
杯水清心 发表于 2013-1-10 19:11
感謝槐北路兄提供目前所聽到資訊  也讓弟開始回憶當時收壺的過程與通路文化(以下所言純只將當時情況敘述 ...

小妹愚钝,依兄所言,也就是说,淋浆的内紫外红的壶都是注浆壶:?那么岂不是玩壶者通常都很不提倡的壶?或者说是不具备砂壶工艺,完全破坏了紫砂肌理的一种壶?:
43#
发表于 2013-1-11 00:00 |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3-1-11 00:28 | 只看该作者
上个图片参考,86年,一厂特拚。(图片点击可放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45#
发表于 2013-1-11 00:35 | 只看该作者
老花猫 发表于 2013-1-10 20:25
一厂壶水色好,是和隧道窑的窑烧气氛有关,现代提高成品壶水色,可以用加石黄、冲浆等方法。至于硫酸除 ...

字数受限---只好回帖啦----好像是04年吧,半壶曾经开贴讨论过一厂泥料,那时就知道是加锰的。兄是老玩家,大概那时也曾关注过。至于特拚,只是听说,没见过。有些错误观点可能从那时就保留下来至今了。我玩厂壶是新手。以前厂壶很少-----并且因为以前一直追求全手,不太看厂壶。最近才发现,厂壶确有好处,就是适茶发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7 08:3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