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37409|回复: 1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紫砂器的烧制过程对茶品的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3-11 1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很多朋友在问我同样或类似的问题,问题关联到窑烧的温度,泥料的透气性,紫砂壶入窑二次烧等。今天借助这个帖子,我认真的写一篇文,希望能对诸友们提供一些帮助。

我们先从紫砂历史的本质上来看,“紫砂器一次烧低温后出窑,整口后入窑二次烧,以达到口盖紧密的实用效果”的做法,应该是在文革之后才出现的。这种做法,在业内已经被普遍采用,所有的新紫砂壶,几乎无一例外都使用此做法。在丁山一次烧到高温不整口的只有仿老壶和个别朱泥壶作坊。原因:老壶和传统意义的朱泥小品都是一次烧成的。

就在这个时候,紫砂业内也有人指出二次、三次烧成的紫砂器,会呈现玻化状态,透气性降低,影响品茶口感。据说已经有同好这个问题做了实验,得出的结论确实如此。为正视听,乔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在这里与同好们认真论述一下:
1.做试验的朋友,究竟有没有做过真正的比对?也就是把两把器形一样,容量一样、厚薄一致、泥料相同、同一工手做的两把壶,其中一把一次烧到临界点值,而另外一把则先烧一次低温,出窑后整口再烧到临界点值。朋友真的按照这种标准亲自做过实验吗?
2.做试验的这些朋友对茶的了解、理解究竟有多深?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抛开紫砂壶,你用盖碗冲泡观音,您能轻易分辨出正炒、空调茶?是否真正的铁观音或调配了其他茶材吗?冲泡普洱,您能大致分辨出茶区所在?是否调配茶品?是滚筒杀青还是手炒?成品有没有进过烘房干燥吗?
3.影响品茶的口感,究竟是紫砂壶泡茶引发问题,还是说冲泡的手法问题?冲泡的时间问题?或置茶量的问题?一次烧成和多次烧成,在口感上不同甚至差距究竟用什么指标来定义呢?是回甘?生津?或苦涩?

以上诸多问题,这些朋友们都做过试验了吗?如果有,我希望能得到一些至少是相对准确的回答。但是,乔深信,做过这些试验的朋友,可能根本就没办法回答出这些问题。我说句过份一点的话,做测试的这些人,可能很多压根就不懂喝茶。

我们在很多的场合提到了紫砂壶如果没有烧够窑温的话,泡茶会不好喝。这个观点,个人表示十分认同。因为,这些都是存在科学依据的,我大致说一下理由:
紫砂壶如果烧结温度不足,那烧成品的结晶度也就不足。紫砂又是透气性的,泡茶的时候会容易漏香,或汤感不够厚实,会觉得水薄或汤散。

一次烧成的紫砂壶难道就不可能烧成玻化?答案是否定的。我见到不少龙窑烧的老件,都烧到玻化状态了,就是说,紫砂烧到一定的高温,不管几次烧,都能烧到玻化。就是类似于朱泥壶那般的结晶度。

很多人都明白一些道理:朱泥并不属于紫砂范畴,气孔是密闭式的,含铁量又高,冲泡手法不当很容易闷死茶叶………..这些观点,我个人表示非常的赞同。但大家又对朱泥壶了解多少呢?为什么至今这么多人喜欢朱泥壶?答案是很明确的:
1.朱泥壶因为含铁量高,所以在冲泡的时候,开水让壶体比紫砂壶更快的体温。
2.因为朱泥是密闭的气孔,在冲泡的时候更不容易漏香,反之是把香逼入水中,达到口感更充实的效果
3.不喜欢用朱泥壶泡茶,并不是朱泥壶不好,而是茶太差了。很简单的道理,朱泥壶能把茶质发挥的更淋漓尽致,如果茶的品质太差,则朱泥壶会把这些不好的全部都逼入茶汤,你喝到的就是那个百分之百的茶的本质,要知道紫砂壶是发挥不到百分之百的茶性,瓷器盖碗就更不行了。
4.边境高海拔的地方,因为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水都烧不到100度,那里的普洱茶都是要煮了才能喝的。你在家里用朱泥壶冲泡,开水倒进壶里,已经不可能是一百度了,可能连边境煮茶的温度都达不到。既然这样,埋怨朱泥壶泡茶苦涩,还不如认真研究一下你喝的都是一些什么茶了。

当然,朱泥壶冲泡乌龙茶系,是要非常小心认真的,壶宜小不宜大,容量在130CC以内最适合。水大开,用所谓的冲茶式快进快出,切记,不是泡茶哦。观音茶一旦闷泡,多数色转枯黄,茶碱融入汤中,苦涩矣…….

如何辨别紫砂器是否窑烧到位是一个很难回复的详细的问题。我只能在这里说个大概:
1.壶外壁色暗哑,明显感觉水色不够
2.冲泡茶汤不聚香
3.用盖子轻轻摩擦壶把和壶口,感觉声音很暗,像是摩擦纸皮一样,没有烧结
4.手感干涩,容易存污

但又有一些其他的状况是需要说的,很多新紫砂器的泥料里面,为了降低窑烧温度,减少变形率,都要加入一些石黄作为添加剂,添加过石黄的泥料,摩擦声音铿锵,水色和手感都好,但外观质感会感觉玻化。这种成品的窑烧温度并不高,而且很难很难辨别。要积累一定的经验才能辨别。


乔丹
2010311日于怀旧茶人坊
159#
发表于 2023-5-9 20: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的分享
158#
发表于 2017-5-27 18:15 | 只看该作者
知识贴永远是最好的
157#
发表于 2017-3-14 12:5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156#
发表于 2016-12-30 19:4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受益匪浅!
155#
发表于 2016-10-6 21:5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154#
发表于 2016-9-20 11:04 | 只看该作者
重复拜读仍有收获
153#
发表于 2016-9-17 04:04 | 只看该作者
静心梁兄讲道
152#
发表于 2016-9-8 23:36 | 只看该作者
重新学习
151#
发表于 2016-7-16 09:5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150#
发表于 2016-7-12 12:55 | 只看该作者
请问乔大:用现代的朱泥壶泡铁是否可以?与早期的朱泥有无区别?
149#
发表于 2016-7-2 15:32 | 只看该作者
148#
发表于 2016-6-10 15:1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147#
发表于 2015-11-24 19:25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可以大概的这么认为:对新壶而言 纯朱泥泥料制作的小品 通常不会做二次整口 经而过二次整口工艺的朱泥壶 其所用泥料加了石黄的几率非常的高
146#
发表于 2015-10-24 10:19 | 只看该作者
对砂迷和茶痴,楼主的质疑和探讨意义重大,特别是二次烧或多次烧成为行业主流之时。
强烈建议楼主为紫砂产业,为紫砂迷们组织并做一次有着长久影响和实际意义的关于“紫砂器的烧制过程对茶品的影响”的比较正规的专业的测评。

紫砂器烧制从固相到液相再固相,其各物质一次,二次,多次烧,到底有何不同?何变化?
借想:
1,水烧开一次,二次,多次,应该是有不同的,这,你我都懂的。这过程水还没有变相。
2,饭,烧熟了,加水再烧结果就不说了。当然这个类别不太妥。
3,铁,烧熔一次,冷却后再烧熔一次,刚柔性和其他指标变还是不变?

再次为这个帖子,赞赞赞!
145#
发表于 2015-10-15 15:13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任何实验都要保证尽可能的排除干扰因素并且样本合理才可以算做结论~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4 12:06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