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标题: 刘九洲艺术鉴赏文论集 [打印本页]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7 22:56
标题: 刘九洲艺术鉴赏文论集
本帖最后由 奉橘 于 2013-9-17 22:57 编辑

本帖转发一些刘九州的文章
作为资料


书法好坏谁说了算?

    大家都会写字,如何才是好的,如何才是不好的?

    一般来说,如果你不能对书法史做出贡献,就不会成为大书法家。一个人的书法好不好,不是一般人看着感觉美不美,而是专家在书法史中,严格地评判这个人是否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什么叫历史性贡献?大致说来,这个时代如果有什么潮流,如果这个潮流是正方向的,那么,要看你对这个潮流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譬如说,王羲之、颜真卿、赵子昂,都是那个时代的潮流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贡献非常明确,因此对他们的评价非常高。

     如果这个潮流本身就不是正方向的,那么即便做出主要贡献,也未必会收获很好的评论。譬如说,南宋书法中,整个潮流就是追求侧锋的,这个潮流就存在先天不足,那么,即便在这个潮流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张即之,在书法史上的评价也不高。

              1980年以来,那一代书法家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30年过去了,我们如何评价他们的贡献?他们的潮流是什么?主要代表作是什么?今天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展开讨论,因此,目前的状态依然给人一头雾水的感觉。主要原因在于专家们,似乎还缺乏历史眼光去看待现代的贡献。


  那么一般人的评价为什么不如专家的评价重要呢?有人说过,如果全民投票,王羲之书法一定输给赵子昂书法。但是在书法史上,在专家队伍中,显然不会是这样的结论。因此,审美训练如果不够,那么比较浅显的作品,就会获得很多人的赞赏,但是人类文明、艺术的发展,早已脱离和超越了这个层次,向更深的程度发展,我们需要追踪这种发展。因此,我们在学会靠本能赞赏之后,就需要学习深度审美的各种标准。红烧肉虽然好吃,但是最佳的菜肴,一定要脱离红烧肉的水准。

       从审美上说,当然要是提供新的、符合书法史的延续的审美,才是有价值的。但是人们如何才知道自己是否在这个标准中呢?很幸运,书法是一种很特殊的艺术,现在可以与2000年前古人作品直接比较,这是任何艺术都很难做到的,这个特点,说明书法是一个内核稳定的艺术,因此,反复的研讨古典,就成为这门艺术不断深化的不二法门,一些随意主观臆造、号称创新的东西,两千年来,代不乏人,但是总是很快地被历史抛弃。

        现代展览,导致20世纪以来,书法的审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一些古代名作,比较适合在手中仔细看,放到展厅中,就不是很好看了,譬如说,故宫博物院展出的各种《兰亭序》,就存在这个问题,2011年大展中,展厅的效果不是很好。与之相反,一些明代书法,以及现代人写的书法,在大型展厅中比较抢眼,这个抢眼的来源,可能真是董其昌、王铎,这就是他们的历史贡献吧。

          那么书法的内核到底是什么?从书法的内核来说,中锋依然是核心。凡是背离了这个核心的作品,总是最快的被淘汰。在这个基础上,每一个书法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细微的要求,譬如说,当代书法家潘良桢强调,沉着痛快,是基本要求;提按与使转,是基本动作,也是基本功所在。潘先生还对书法还提出了较为细微的要求,就是要注意笔势往来,与一些细节的处理,这会决定全篇贯通与否。这些细微的要求,就是在尝试拓展书法核心概念。没有这些细节的探索,那么只有一个中锋,书法也无法拓展审美领地。
           因此,我们看到,专家依靠历史来评判,才是一个书法家地位的真实反映。而这个评判本身的不断变化,正是艺术史发展的必然道路。              刘九洲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7 23:02
放弃图像将面临“断崖”

刘九洲


     我们看到的艺术史,基本材料,除了图像就是文献。在不考虑通过理论推导恢复艺术史部分真相的情况下,一般来说,获取基本艺术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不是图像,就是文献。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2009年,我在俞剑华先生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发言中说,其实我们在20世纪初,是读不懂唐代文献《历代名画记》的,虽然你认识每一个字。直到敦煌藏经洞发现大量唐代绘画原作,再加上近年有一些唐代绘画在新疆出土,我们对照这些图像,才可以说,我们逐渐明白了《历代名画记》在说什么。宋代文献则好很多,不是因为宋代文献记载清晰,而是因为我们有很多宋画真迹可以依靠。如果没有图像,单纯的文献,在记载、传播艺术史的过程中,力量薄弱。
     

        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宋代绘画,其实是没有文献记载的,只有少部分名作有记载。我们根据这些名作,比较准确的判断出其他宋代绘画,这就是依靠图像关系,而不是文献记载。
   

          也有人说,图像这个东西不可靠,因为很容易临摹。这个说法已经有点流行了,必须给予回应。从历史上看,宋代名作,哪一件可以临摹得很接近?我们面对《溪山行旅图》,《五马图》这样的作品,难道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可以临摹得很接近?面对二王法书,难道我们会认为谁会写得很接近?如果是这样,那么艺术史随时可以推翻重写。这样的认知,其实丧失了艺术史基本特征的认知,那就是艺术品由于存在高水准、存在原创,事实上是不可能被完全复制的。我们即便看一下仇英临摹的宋代绘画,或者民国时期临摹的宋元绘画,与真迹比较,差异依然非常明显。只有不研究图像的人,才会认为这种临摹会很接近。这类似于味觉失灵的人,再好的馆子,对他来说其实是浪费;或者说,缺乏品味的人,觉得各种衣服都差不多。
     

         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1960年代开始,张珩、谢稚柳、徐邦达等人,分别写文章指出,图像与风格才是鉴定的核心因素。这标志着学科迈上了一个台阶,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如何在他们的基础上,提出更先进的办法。但是放弃、漠视图像能力的人,其实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他们甚至连50年前的学术水准都没有,这是令人感到可悲的事情。
   

          即便从艺术史这门学科来看,源自德国的现代艺术史,其核心研究工具就是图像,而非文献。西方所有艺术史学者接受的基础训练,就是从图像中寻找逻辑。所以我前一阵子反复阐述“图像逻辑”才是艺术史的学科壁垒,艺术史学科训练出来的人才,应该是看到图像关系,就欢喜赞叹。他们应该可以看到其他学科的人看不到的图像关系。论文的图像阐述,也应该是属于艺术史学科独有的。没有任何人企望缺乏训练的情况下,读懂物理学论文,艺术史也应该如此。
   

            在真实的艺术史长河中,没有一位艺术家在创造文献,他们唯一的创造就是图像,在图像之外的东西,都不是本体,而是影子。你说,面对艺术史,你去研究影子,还是研究本体?最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史学者放弃图像训练,导致高居翰、石守谦、CaryLiu等学者,在不同场合强调图像的重要性,如果再不强调这一点,中国艺术史研究将面临“断崖”。
     

          有人说,难道文献毫无用处吗?这倒也不是,但是缺乏对应图像的话,文献就没有着力点,这个局面,导致文献在艺术史中只能是相对从属地位,是毫无疑问的。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7 23:05
奉橘 发表于 2013-9-17 23:02
放弃图像将面临“断崖”
刘九洲

五代“绢粗如布”细解

刘九洲

        北宋《图画见闻志》、米芾《画史》都说:“五代徐熙绢粗如布”。也就是说,五代大画家徐熙的绘画作品,都是画在一种很粗的绢上的。北宋人对五代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但是为什么五代绘画用粗绢?是那个时代无法生产细绢吗?显然不是,南唐地区就是中国丝绸最重要的产地,唐代的丝绸水准就已经很高,各种品种的丝绸产品层出不穷,最基本的细绢,一定可以生产出来,用粗绢的原因,只能是徐熙的故意选择,好像我们现在画家也有故意寻找粗糙材料作画的,但是不是今天没有细致的材料。
        最近连续获得机会,仔细观察五代绘画的原作,不仅徐熙,当时其他大名家作品,也是画在比较粗的绢上(如图)。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五代绘画风气,还是大面积设色,需要把颜色大面积敷在绢上,而且颜色要把整个绢纹基本覆盖的程度,那么绢的孔眼,不能太细,需要粗一点才能够迅速完成“设色”这个环节。如果绢太细,颜料很难迅速的与绢结合起来。不看大面积设色的五代绘画,难以理解这一点。
        北宋早期的赵昌,在五代这个艺术史背景下,创造性的把颜料的颗粒,研磨得很细,与细绢结合,获得了空前的名声。赵昌主导的这个重要进步,导致了北宋晚期赵佶宣和画院的绘画风气成为可能。
        宣和画院采用赵昌的技巧的同时,绘画风气也发生了变化,以墨色为主的基调成为主流,这个时候,大量采用墨色,因此就不再受制于设色的难度,于是笔墨加细绢,就替代了设色加粗绢,一个大的历史转变就此完成。
        五代绘画用粗绢重设色的风气,再加上中国装裱的绘画,每一次都是卷起来保存,导致了五代名家杰作,非常容易在书卷中被损坏,尤其是颜色大面积脱落。一旦损坏,难以修复,因为颜色修补历来是最困难的事情。估计在北宋晚期,这批五代杰作就出现大面积损坏的现象,因此才有苏东坡记载,徐熙落墨的画法,用手去摸,手上不会沾上颜色。反过来说,除了徐熙,其他人的绘画,手一摸,就站上颜色。这样的绘画会迅速损坏。像《韩熙载夜宴图》这样的作品,出现高水平临摹品的原因,首先是原作开始损坏。
        在这个知识的启发下,我们可以发现,如大型唐代绘画宋代摹本《宫中图》,是准备画成设色绘画,还是就这样的成品。主要依据,就是看这个绢是否是粗绢,如果是粗绢,那就是准备设色,如果是细绢,那么就是到此为止的。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7 23:06
奉橘 发表于 2013-9-17 23:05
五代“绢粗如布”细解
刘九洲
        北宋《图画见闻志》、米芾《画史》都说:“五代徐熙绢粗如布”。 ...

文章、菜肴与书画品鉴

刘九洲

        文章自古就有非常好的品鉴,好的文章是什么风格,哪一种更高,各种文论讲的非常清晰,但是书画品鉴,历来比较不着边际。譬如说,以前的“神品、能品”,后来又加上一个逸品,讲得简单粗疏,与实际其实不符。现在回过头去看书画,如何才能做一个比较好的阶梯评论呢?
        有人说,为啥需要这阶梯评论?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不是挺好吗!这个问题类似于菜肴,每个人确实可以偏重自己的口味,但是饭店如果出现鲍鱼价格卖不过炒肉丝的情况,那么这是什么现象的体现?这是饮食业衰败的体现,不是好现象。最近一个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也犯了这个方向的错误,就是把很多相差很大的食品,放在一起来讨论,使得观众可以感觉到这个片子对于“美食”,其实鉴赏不到位。书画领域,确实出现了一些“炒肉丝”成为最昂贵菜肴的现象,真是礼崩乐坏。
        那么书画品鉴的基本标准是什么?这与菜肴是一个道理,饥寒交迫的时候,当然是红烧肉加白馒头最好,但是达到一定水准之后,不可能每天都吃这个为终极目标。有人喜欢追求原料新鲜,越新鲜越好,这当然是一个不错的标准。有人觉得腊味好,有人觉得臭豆腐好,这些都是可以的。作为一个标准食客,把天下菜肴品尝之后,应该知道一个基本道理,就是中正平和最难,不动声色最难,浓油赤酱的没有品味。书画也一样,特殊风格当然是不错的,怪味豆也好吃,但是作为品鉴,在历史上夺冠的一定是中正平和的,这就是中国人说的“大雅”。所以书画才要强调中锋,绘画才要强调阴阳,都是一个道理。书法史上,强调自我创造、搞一些狂怪面目的,从来没有断绝过,但是1700年的书法史,恰恰是由那些坚持中锋道路的人书写的。
        在经历过不讨论书画之美的年代,大众在这个方向的审美能力是下降很多。当人们开始恢复对书画关注的时候,等于是饥寒交迫了很久,那些红烧肉白馒头,最先成为关注的焦点,哪些人是代表,我就不说了,说出来太得罪人。过了这个阶段,人们迅速富裕起来了,这个时候,应该是风格强烈的书画,得到人们的偏爱,譬如说,米芾、王铎的草书、傅抱石的绘画。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这些风格强烈的作品,确实可以呼唤起人们心中的快乐。当这种狂飙时代逐渐稳定下来,那么就应该是中正平和的市场了,书法的王羲之、绘画的赵佶、董其昌,可能逐渐被人们认可,现在还没有到这个审美阶段。
        选择审美的过程,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情,艺术家的作品,其实与这个一辈子的事情,是呼应的。有些艺术家一辈子都在做肉馒头,有的艺术家高一些,譬如说林散之,在30年前坚持那个风格,是不容易的。但是古今大名家,必然是站在历史高度,看待最厉害的鉴赏家的审美品味的,譬如说董其昌,他看尽古今书画,最后自己走上这个绘画风格,难道他是傻子吗?显然不是,他是一个有历史地位感觉的人,他不这么做,就什么都不是。你们想一下,延续吴门、接踵元四家,回复宋画传统,这三条道路,不论哪一条,对于董其昌来说都是死路一条。只有他后来选择才是一条活路。因此,人们一般审美进步,与大艺术家在与艺术史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是一个道理。不吃过红烧肉,不可能去品尝鲍鱼,但是一辈子支持红烧肉,那也是对自身味觉的绝大扼杀。


作者: haide    时间: 2013-9-17 23:10
字字珠玑的两篇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7 23:12
奉橘 发表于 2013-9-17 23:06
文章、菜肴与书画品鉴
刘九洲
        文章自古就有非常好的品鉴,好的文章是什么风格,哪一种更高,各 ...

旧金山观画记

刘九洲

        2月底去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访问,张子宁博士前年从弗瑞尔美术馆,转任于此,特前往拜访。
        最近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展览,也许是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的古代书法藏品展。杨致远大约花费了15年左右时间,收藏了250件左右古代书法藏品,这一次选择了大约50件举行展览,并且出版了展览目录《法迹》,但是我们没有赶上这个展览,只拿到了这本展览目录,展开一看,有好几件作品,以前见过,现在成为杨致远的珍藏。
        我们到博物馆,主要是因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出版项目,正在深入展开,而我是这个项目欧美部分的主要联系人,因此,与欧美博物馆的工作联系越来越多。张子宁先生在1980年代,就与国内鉴定界联系密切,他家中墙上的书画,多是谢稚柳、徐邦达赠送给他的,其中徐邦达为张子宁填词一首,然后书写赠送,尤为罕见。
        我们在博物馆交流一些工作信息,吃过午餐,进入库房看画。先是看了王铎《赠汤若望诗册》,这是最近20年王铎风靡之际,国内出版最多的一件王铎行书作品,各家出版社是依靠民国年间珂罗版翻印,而不太知道真迹在这里,此册是叶公超旧藏,数十年间一直存放在堪萨斯奈尔逊博物馆,怎奈该博物馆最后没有接受这批藏品,才转来旧金山,此等事件,现在人想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其后,陆续观看了沈周、陈道复、项圣谟、吴彬、王原祁、王翚的名作。最让我吃惊的,则是一件纸本山水立轴,此轴题跋装裱为单独一件,董其昌大书“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观款,画面技巧精妙且复杂,初看类似大阪市立美术馆的燕文贵名作,但是各处细节虽好,总体风格过于亢奋,阳有余而阴不足,与早期绘画范式,有明显差异。我素来关心古代书画拍卖市场上各种面貌不清的作品,专心于此10年之久,骤然于博物馆藏品中见到不明作品,很兴奋、也感到紧张,开始几分钟理不出头绪,仿佛撞到一堵墙,这种感觉,起码已经有78年没有遇到了。我发现遇到了对手,于是舒缓一下,不急于求成,再次细观,这个时候,画面有三个细节开始引起我的重视,一个是松树画法,另外一个是水墨烘染的技巧,第三个是过桥的老人,这三个细节,让我都想到:这会不会是戴进作品?这个疑问一旦产生,马上急速思考各种可能性,几分钟内,豁然开朗!这件作品,居然是画史不传的戴进早年作品。应该是被人割款,冒作宋代范宽,居然把董其昌也蒙混了。戴进有两件纸本立轴真迹传世,都在上海博物馆,虽然比这件作品简单,但是细微之处则是一样的。11年前,我买过一件明代绢本大手卷,接近戴进,当时对戴进认真研究了一番,这种印象深深地埋藏着,在此时发挥了作用。
        戴进作为明代早期浙派第一人,据说深受同行嫉妒,但是传世真迹,看起来与其他浙派画家相差不大,令人不解。看到这件山水,才明白戴进可以神妙至此,这一类最好的戴进作品,应该在明代,大多数被改称宋代山水。再想到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戴进山水真迹,上有董其昌题跋,劈头就是一句:“戴文进为国朝大家”,何以成大家?就是这样技巧精湛、几乎可以混入北宋山水的作品,才能让他成为“大家”,也才能让他成为同行嫉妒的对象。此作的发现,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浙派的源头。
        张子宁先生显然也被我提出的假说吸引,放下其它画卷,在这个立轴边观看良久,他说,很多学者以为这是金代绘画,但是如果是金代,那么山头画法应该有差异。
        我估计,世界各博物馆库房,应该还会有类似的作品,被改称宋画,但是现在大家认识到这不是宋画,就被放弃研究,其实,大有挖掘余地。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7 23:15
奉橘 发表于 2013-9-17 23:12
旧金山观画记
刘九洲
        2月底去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访问,张子宁博士前年从弗瑞尔美术馆,转任于 ...

   高居翰白描

刘九洲

    应该是22年前,我还在淮阴读中学的时候,就知道高居翰的名字,知道他是一个中国艺术史方面的外国学者,当时我对学术毫无认识,自然对他学术也毫无认识。14年前,关于《溪岸图》的争论展开的时候,我已经在文汇报当记者,当时只是觉得高居翰有点离奇,《溪岸图》那样的绘画,怎么可能是张大千画的?这就是我当时的水平。

  2002年12月在安娜堡第一次见到他,那一次是他的藏品展加系列演讲,我去看了5次展览,听了两次讲座。大约在2004年,我对于宋代绘画有了比较真切的认识,才知道高居翰在一些关键环节,应该是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以前认识有误差。从那时开始,我陆续与他通过电子邮件说一些事情,他的电子邮件针对性很强,比他的著作更有分量。在鉴定我最初的一些藏品之后,他推荐我们去找一些博物馆东方部负责人,认为我收藏的一些古代绘画,是一个全新的发现,完全值得博物馆作专门展览,那时我的藏品规模,还没有后来《重现》展示的一半。2006年左右,他在80岁的时候,因为心脏问题,动了两次手术。2009年,我的藏品出版于《重现》的时候,是班宗华教授写了序言,高居翰提供了一些罕见的原始图像资料。最近两年,从来往电子邮件中,我们觉得他身体恢复得还不错,这可能也与他旧日藏品获得了市场追捧有关,喜事总是让人更加舒展一些。

  高居翰与我们的历年电子邮件大约有100封,由于他是密歇根大学毕业的,因此,对于一直居住在安娜堡的我们,他还是很友好的。我们通信涉及的问题也比较广泛,开始主要围绕我们的绘画藏品,给出一些具体的评论,后来则随时讨论一些我提出的问题,经常会涉及到一些其他的古代绘画与人物评价,现在看来,他的一些讨论问题的方式,给我很大启发。不止一个人建议我把这些信件可以作为珍贵资料公开,但是我觉得这是私人邮件,不公开为好。

  今年2月,我们决定去加州旧金山亚洲博物馆拜访一下,这时高居翰也从加拿大搬回了伯克利,因此我们提前与他联系,他热情邀请我们到他家中。

  出乎意料,与他的见面,连基本寒暄也没有,直接坐下来说话。他似乎不是很在意别人说什么,大致说来,我们提5个问题,他可能听明白3个,也许是听力问题,也许他一直这么谈话,他就其中一两个问题,文图并茂,讲了很久,而且不断翻看他的电脑,找出证据来加强他的阐述。在找到证据之前,或者谈话的间隔,他非常夸张地“喔、喔、喔”地发音。与我们一问一答并非很多,主要是他在强化阐述。我提出一些古画的年代判断问题,对于特别复杂的问题,他就说:完全不知道。对于相对明确的问题,譬如说无锡华氏家族收藏的一件古画,他在50年前就看过,现在他就说,这是非常古老的一件绘画,但是他不愿意将此古画,确认到任何一个画家头上。在各种问题中,如果我们给出不一样的看法,他会认真听一下,但是绝不反驳。


对于五代绘画,我特别提出讨论,认为以往我们忽视了这个阶段的特殊作用。高居翰说,这个时间段太短,只有几十年,不太容易确认。这一点,我感觉他的思维比较平面地看待了艺术史的发展,艺术史是在特殊时间段快速发展,然后大多数时候沉寂。五代则是快速发展时期,如果平面看待,就容易忽视。

  他另外强调了好几点,让我印象深刻,他以为,这个领域有两种人,一种人看文献说话,另外一种人,看画说话,他只愿意与后面一种人对话。我问他,董其昌的问题在哪里?他的答案非常奇妙:董其昌没有照片!这是一个颇有深度,很有见识的答案。他评论到另外一个大学者的时候,他说,你注意到吗?他一点知识分子的“智力贡献”都没有!此话恶毒,让我喷饭。同时我也领悟到,除了我受到的学术训练,纯粹的“智力贡献”,也是很重要的,不可太僵化。

  他坚持与我们一起找了出租车,到伯克利街上吃了一顿饭,他吃得不算很慢,而且胃口似乎很不错。饭中我问他,还有任何研究计划吗?他说,没有了,没有任何计划。就在我们会面的接下来一周,他的图书、胶片将全部捐赠给中国美术学院,因此,他还花费一些时间,向我们介绍了他使用了数十年的藏书,这些书籍堆放在房间中,等待被运走,我还拍了几张照片。他的书籍马上全部捐赠,他的绘画藏品,也分给了他的四个孩子,高居翰只剩下两台巨大的电脑,他将继续做出一些“智力贡献”——也就是他博客上的“演讲集”。

  在整个谈话过程中,他只有8分力气的模样,仅在谈起他的几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精神似乎完全恢复,有一股难以言传的神采。在出门上出租车之后,他认真询问了出租车司机的电话号码、姓名,而且饭后特意找笔,认真记录下来,这让我非常吃惊,很显然,我们的来访,使得他与一个出租车司机联系上了。以后他可能会借助这个司机,在伯克利——这个他任教30多年的学校周围活动。更早的时候,1947年,他毕业于伯克利高中。

  在学术上,他显然是一个比较关注自身的学者,不太关注外界,但是无可否认,他做出了重大学术贡献。从数量上看,他写了220多篇文章;从影响上看,他做出了众多的、属于知识分子的“智力贡献”,尤其是关于《溪岸图》的争论,虽然他的说法也需要进一步推敲,但是这个问题,让全世界学者为之挠头,至今学者们还在不断地寻求新的解释,毫无疑问大幅度推进了学术发展。

  高居翰本人,就是一个扎扎实实的学者,并不靠所谓的天才吃饭,其辨认古代绘画的能力,来源于训练,这种训练最后已经变成本能。这个过程,对中国艺术史研究颇有启发。目前绝大多数学者,在什么是“美”这个问题上,都有误解,他们大多数时候是依靠“本能”在下判断,强调“天才”,强调“感觉”,就是不注意基本训练。事实上,什么才是古代的“美”这个问题,是需要严格训练,才能够发现、下判断的。徐邦达误判《柳公权兰亭诗》,批判其“庸俗”,显然是把“20世纪美”,强加到“唐代美”上了。而真实的古代的“美”,譬如说台北故宫的《江行初雪图》、《山鹧棘雀图》,北京故宫的《宫苑图》,南京大学的《勘书图》屏风画,都存在不符合当代美的要素,但确实是五代、北宋真迹。那种以为五代审美约束下形成的绘画,也应该是今天赞赏的艺术品的想法,是错误的。真实的五代绘画,与今天的一般审美倾向,一定不太合拍,所以这些真实的五代绘画,在20世纪被宣传的不多,一般观众可能还不能欣赏,这是艺术史家的过失。而艺术史家一旦不进行扎实训练,妄谈天才,就会逐渐迷失的复杂的艺术品中。

  在离开高居翰居所的出租车上,我看着海湾发呆:所有艺术史研究的努力,不就是让人知道,离开本能,还有其他判断吗?对着一枝盛开的桃花,大家都说很美,这需要艺术史来训练吗?当然不需要。





作者: 云中白鹤    时间: 2013-9-17 23:17
宾南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7 23:22
奉橘 发表于 2013-9-17 23:15
高居翰白描刘九洲
    应该是22年前,我还在淮阴读中学的时候,就知道高居翰的名字,知道他是一个中国 ...

高江村的书画小算盘

 一:《江村书画目》解密

  高士奇(1645-1703),号江村,是清代早期著名收藏家,他在康熙10年得遇康熙皇帝,此后十八年间为内臣,炙手可热。康熙27年,高士奇被人弹劾,返回乡里,5年之后,再次被召回大内,又三年,高士奇再次辞归。康熙下江南,高士奇多次接驾。康熙41年,任命高士奇为礼部侍郎,高士奇未赴任。康熙43年,高士奇去世,康熙亲撰悼词。高士奇不是两榜出生,却深得信任,康熙与他后来事实上存在私人交情,罗振玉说,“此千古之奇遇”。

  高士奇首先是康熙初年的政治参谋,这一点几乎没有人提及。高士奇晚年,第三次入住大内,康熙带着高士奇游畅春苑,问他,你还记得这个地方吗?高士奇答:“尚忆创造大略”。不参与康熙初年的政治事件,不能答出这样的话。弹劾高士奇的人,说他贪污,康熙却说他“忠孝节义”,这两个评价相差太大,其中原因,在于康熙看的是高士奇参与政治事件的大节,弹劾高士奇的人,是看到他收取贿赂的一面。从《江村书画目》中记载的那些古代书画昂贵的价格来看,高士奇一定是另外搞钱了。

  高士奇与康熙还有诗文交往的关系。康熙41年,康熙当众说,“得士奇,始知学问门径。初见士奇得古人诗文,一览即知其时代,心以为异,未几,朕亦能之。士奇无战阵功,而朕待之厚,以其裨朕学问者大也”。这事体现了高士奇有灵活的头脑,他把不入门的康熙,引导到诗词入门,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相比之下,乾隆的诗词就一塌糊涂,惹后人嘲笑。而康熙写诗给高士奇,也许不全是挂念他,应该也有向他展示一下“看我最近诗词有进步了”的意思。而这种得意,康熙除了向高士奇展示,别处无人可说。

  高士奇与康熙皇帝相处久了,自然深知康熙优点与缺点,因此,私心应该有点拿康熙皇帝当一般朋友了,也就有小算盘了。这个意思,就是通过《江村书画目》流露出来。《江村书画目》是在康熙44年编定的高士奇私人书画账本,记载了买进价格和真赝判断,从时间上看,这是高士奇死后,他家里人编的,但是依据高士奇手迹,应该无疑,因为口气和那种书画小心思、小算盘,是编造不出来的。全书分为9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进”,就是送给皇帝的,一共51件书画,其中注明赝品的有31件,注明真迹的只有4件,其余没有说明,编书的时候书画应该已经送进皇宫了。而这一类别的书画不仅赝品多,而且价格便宜,最贵一件是20两银子,与他“永藏”类书画,动辄几百两银子,完全不是一个价格级别。20世纪初,罗振玉发现这个账本,在题跋中愤愤不平,大骂高士奇,觉得高士奇这样做简直可杀。好东西自己留着,赝品都给皇帝,而且那皇帝是给了他特殊君臣关系——被罗振玉称作“千古奇遇”的皇帝,想来高士奇真是胆大——这里也可以看到他参与政治的胆识,绝对不是普通的文学侍臣。

  从高士奇对康熙的了解来看,他这样做,其实体现了爱书画人的小心思、小算盘,那就是皇帝反正也不懂,给他真迹与给他赝品,其实差不多,让他从赝品慢慢学起来吧!

  现今有些出巨资购买古代书画的人,其处境与康熙类似,就是内行看准了他其实不懂,好东西给他也可惜了,于是给他赝品。《江村书画目》中的那些赝品,其实也是高士奇自己学习鉴定的阶梯与范本。

  康熙的书画鉴赏眼光确实一般,他总说高士奇书法好,但是看看董其昌《金沙帖》后高士奇多处题跋,那书法完全说不上好。康熙这样的眼光和品位,给他古今真迹,其实也是无益的。想来高士奇和康熙谈书画,一定眉飞色舞的谈了很多次董其昌,康熙这个高士奇的文化粉丝,就盲从了,一生宣扬董其昌,按照康熙的眼光,他绝对不可能判断董其昌水平。这样看来,高士奇的真实价值,是康熙皇帝与汉文化之间的桥梁,从这一点上看,高士奇在康熙朝的特殊地位是可以理解的。

二:高士奇的滑铁卢

  任何鉴定家都会失误,考察这些具体的失误点,就可以探知鉴定家的知识结构缺陷。高士奇是清代早期最重要的收藏家,他在那个时代的古代书画鉴定领域,简直像军事上的拿破仑一样,战无不胜,而且创造了不少经典案例,总结了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但是,高士奇也有他的滑铁卢。他的滑铁卢,来源于他知识结构的局限性。

  他的滑铁卢是什么呢?有两个重要作品,他鉴定失误了,而且都是顶级作品。一件是目前收藏在南京大学的五代王齐翰《勘书图》,这件作品,目前学术界公认是真迹,但是《江村书画目》中,记载此画买进价格仅8两白银,高士奇将此画放在上进皇帝那一类,我们知道,那一类书画绝大多数都是赝品,高士奇鉴定失误,导致他把这件顶级作品,阴差阳错送给了康熙皇帝。这是一件极其珍罕的五代绘画,其主要特征,就是屏风山水画面元素之间,有点各自为政、甚至有点互相冲突,这与北宋宣和画院之后那种唯美画面,不是一种绘画思路。五代真迹如赵干《江行初雪图》、黄居寀《山鹧棘雀图》,画面元素都是各自为政、互相有点冲突,而高士奇理解的绘画史,没有这种不和谐成分,他以为美的东西,就是彻底和谐、美妙的,没有一个发展过程,这就是不了解历史的真实过程,因此,在这里他失误了。

  与此失误类似的,是现藏北京故宫的唐代柳公权《兰亭诗》,这卷作品,《江村书画目》中放在了“永藏”类,但是却又说“可以割爱”,高士奇出现了鉴定上的摇摆。为什么呢?因为柳公权《兰亭诗》中有一些我们今天认为的“俗笔”,那就是用笔起伏太大,还有故意的战笔现象,这都是宋以后书法中不允许的细节,但是在唐代,书法还没有那么多忌讳,不仅柳公权这样写,如果《忠义堂法帖》中的颜真卿书法,都有墨迹传世,其中不知道有多少“俗笔”出现。由于高士奇缺乏完备的历史信息,以为历史是如此的干净,不相信历史上会出现这种与清初观念不符的“俗笔”,于是他出现了摇摆。

  这种对书法史不清晰的思维,高江村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就有,而且他还影响了清代一批鉴定家,到了民国,吴湖帆也是高江村鉴定思想的忠实传人,这个思想到了徐邦达那里集大成。所以徐邦达写文章真诚反对《兰亭诗》,认为那是完全不对的,虽然上面宣和印章俱全、虽然董其昌强烈称赞此作,将其刻在《戏鸿堂法帖》中,但是徐邦达与他们思想无法无法接轨,当这个情况出现的时候,徐邦达认为他是对的,赵佶、董其昌的意见都是不被考虑的。20世纪《兰亭诗》真是运气不好,直到2011年的《兰亭大展》,《兰亭诗》才开始公开展览,柳公权真迹始绽光华。

  如果我们再考察高江村一次杰出的鉴定,更加可以理解他的这两次重大失误的原因。在《江村书画目》中,有《盥手观花图》册页,目前收藏在天津博物馆。这件册页在清代早期,没有任何鉴定印章和落款,但是高江村看了之后,敢于收藏,并且写了三页题跋,表示这才是古代顶级好画。这件确实是南宋早期册页,南宋时期,画家已经把画面美丽、和谐,是高江村熟悉的审美思潮,而不是唐代、五代带点原始真实气息的作品,在他熟悉的审美领域,高江村敢于相信他自己的眼睛,不要题跋也不依靠印章,他就收藏了,而且敢于长篇题跋作保证。但是五代绘画那种原始气息,让他缩手缩脚,犹豫再三。

  在古代绘画鉴定的最核心领域,经验、勇气、财力,都不是最关键因素,掌握一个与客观艺术史接近的模型,而不是狭隘的、自我的审美模型,才是这个领域最重要的武器。这就是高士奇的滑铁卢给鉴定学者最大的启发。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7 23:32
奉橘 发表于 2013-9-17 23:22
高江村的书画小算盘

 一:《江村书画目》解密  高士奇(1645-1703),号江村,是清代早期著名收藏家, ...

明代书圣董其昌面面观

董其昌(1555-1636)书法水平高,但是高到什么程度?现在人容易把他看成晚明几大书法家之一,其实,他是一代宗师,他的方法影响了那个时代,是晚明艺术的源头。王文治说,颜真卿之后,董其昌是第一人。袁宏道说,只有王维和苏轼,才能够与董其昌相比。这是两个古代人对董其昌的评价,他们都没有说“几大”,而认为董宗伯是唯一的。历代礼部尚书有很多,但是被后世一直以“宗伯”称之,只有董其昌一人,“董宗伯”的称呼是有深意的。

  董其昌年轻时候以“狂生”著称,考察他的个人经历,他居然是一个人际关系大师。在中进士之前,他就是莫如忠(莫是龙父亲)的学生,而且得观项子京藏品,还受到王世贞称赞,这些都是他交往能力的展示。进士之后,他的交游更加广泛,李慧闻的《董其昌政治交游考》指出董其昌一生,与激烈斗争各种政治派别都搞好关系,因此认为他是一个圆滑人物。但是政治交游仅是董其昌交游的一个部分,事实上,董其昌与各种领域的人物,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不独政治上如此。一些艺术风格与他截然相反的人物,他也能够放下身段去结交,譬如说画家丁云鹏,从艺术上看,他与董其昌是两个方向。董其昌的朋友很多,还体现在他参加的聚会多,各种题跋中提到的人物多,董其昌在很多地方跑来跑去,大都数情况有重要的朋友与之会面,而且都是当时重要人物。那么董其昌是如何保持这些广泛的社会关系的呢?传世董其昌大量手札,可能是这个秘密所在,董其昌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他长期赠送给朋友的“润”,其实就是亲笔信札,他不断的、不厌其烦的给他认识的所有人写信、写信、写信,估计他一生都在写信,就像今天在 BBS 灌水。而董其昌一生书法的主要内容,也是非常流行的主流文学题材,什么《赤壁赋》、《天马赋》、《乐志论》、《舞鹤赋》,都是他反复书写的内容,不嫌厌烦,但是他一般不去书写那些僻文,可知这个人的头脑是非常灵活的。

  董其昌从一个穷书生变成一个大地主,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他的第一桶金是如何获得的?仔细研究各种资料,可以发现,董其昌一定是一个书画商人,他收藏了很多古书画,只有购进的记录,没有卖出记录,在传世很多著名书画后面,都有他的题跋,很多还是一再题跋,可以想象,这种题跋其实就是他经营书画的手段之一。如果考虑到他毫无心理负担地为一些不太出名的山水手卷,都加上了“董元”的名字,可以推论,他不是一个呆头呆脑的书生,而是一个精明的社会化人才,这些题跋同时也是他获得经济、人事关系利益的一个主要手段。他收藏过米芾的《蜀素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样的顶级名作,但是这些名作在他手中时间都不长,可以断定,他把这些名作迅速转手获利了,他的第一桶金,一定来自古书画买卖。虽然他极少谈到钱,但是不妨碍他极其熟悉市场行情,他多次“易得名作”,也就是缺少现金的情况下,拿书画交换书画,这就是他熟悉书画市场行情的主要标志。如果我们发现他是一个手法灵活、手段多样、重视人际关系、重视书画利润的商人,那么他在政治上的八面玲珑,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事实上,董其昌是被低估的书法家,主要是因为他的书法,貌似平和、看似随意,但是有其内心的针对性,看起来好看的作品,不一定是真迹,那些初看古怪的,倒有可能是杰作。他的作品风格多,藏地分散,以往人们没有可能汇聚他的各种风格作品进行综合排比分析,更多时候是对着他的某几件作品,进行盲人摸象,误解在所难免。历史上只有极少数有灵感的、有历史眼光的收藏家、鉴定家,通过不太多的董其昌,认清其真实价值,对他表示了倾心之意。譬如我们熟悉的高士奇,在《江村消夏记》中说,董宗伯的书画,另外单独记录,在《江村书画目》这个账本中,记载了他收藏的80多件董其昌真迹与赝品,其中赝品大约10多件,赝品的价格与真迹差不多,这说明他把赝品当真迹买进了,后来自己发现是赝品,这显示高江村在真伪中,是摸爬滚打过的。如果想到他与康熙皇帝的特殊关系,可以想象,他一定在掌握了董其昌大量真迹之后,在康熙面前不断吹嘘,使得康熙相信董其昌是最好的书画家,因此康熙一辈子坚持学习。否则,不太容易理解康熙为何独爱董其昌,以康熙的字迹来看,他没有能力对董其昌书画下判断。20世纪一个重要的书画鉴赏家何惠鉴,是克里夫兰博物馆中国书画藏品的主要建设者,他的学术生涯的最后一个重大动作,就是把当时世界最主要博物馆董其昌作品,汇聚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留下了《董其昌的世纪》这两卷本的、最好的关于董其昌的书籍,他在看尽了古代书画之后,把目光投向了董其昌。启功也感慨过,说我们骂董其昌,但是落笔就是董其昌的书写方法,张嘴就说董其昌说过的话。八大山人就不要说了,直到80岁,还在向友人索看董其昌画册。现在我自己也有点这个感觉,20年前看博物馆,希望看到石涛、王铎,10年前看博物馆,最希望看到宋元书画,现在最希望看到董其昌的新作品。董其昌是一个深刻的家伙,只有深通书画者,才会转到此中来,而且往往是最后转到董宗伯这里来。


 从艺术上看,为什么说董其昌难以理解?与赵子昂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看赵子昂的字,大多数单字很美,但是整体其实还是平静的,与唐代楷书感觉差不多。看董其昌书法,则完全不同,董字大多数是起伏不定的,而且创造了很多特殊的办法,看完董字,往往是感觉自身观念受到了挑战,而不是欣赏,从这个角度看,董其昌的艺术观念非常现代。他的一些作品是直接针对艺术史上其他作品的,如果对艺术史没有深入了解,也不可能理解董其昌。2012年6月我与浙江大学代表团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参观,在他们库房,何慕文先生向我们展示了20多件顶级书画,在满墙宋元绘画的背景下,挂了一件董其昌山水,其光彩夺目之意,虽宋画不能掩也。董其昌的选择,是针对前人的选择,不是随意的选择,因此他的东西,与前人的作品是息息相关的——相反的或者是相呼应的,其出发点就不是给刚刚入门者看的。王羲之去世300年后才被唐太宗尊为书圣,董其昌可能也要到艺术史比较清晰的今天,才会被准确评价。董其昌其实就是明代书圣,也是最近350年的书画宗师。董其昌的格调与王羲之也有点接近,就是淡而有神,大多数人一开始不会太适应,因为入门者都是喜欢重口味的,但是沉浸其中很久之后,最后一定会感觉到这种淡而有神的,才是顶级的。这与淡而无味,完全是两回事。

  为什么说董其昌是明代书圣?因为他的方法影响了好几代人。在董其昌之前,吴门书家的书写神经过于紧张,用笔过于尖俏,取法比较单一,所以路子越走越窄,我估计明末写字的人可能感觉到无路可走了。董其昌出来之后,笔法坚守唐宋那种复杂的传统招数,与吴门书家简化笔法的办法完全不同,在姿态上取法晋唐,比较随意放松,断续之间无定规,写出问题了也不在意,接下来补救,这个办法使得时代书风为之一变,晚明很多书法家看了董其昌书法才有所领悟,不是字字求好,整体好就可以了,因此,晚明书家辈出,都是得到了董其昌的恩惠。董其昌一个最重大的改进,就是对书法史采取了“六经注我”的态度,他毫无心理负担的宣称写米芾、颜真卿、李北海、怀素、褚遂良、徐浩,写得像与不像,到位不到位,他都不太在意,而且随意变化笔法,于是不断出现新内容,而这种变化多端的书写,五代杨凝式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董其昌书法存世特别多,大约在2000件到3000件之间,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大约相当于王铎、黄道周、倪元璐、张瑞图、傅山的总和,很多20世纪大画家,譬如傅抱石、潘天寿,都没有那么多作品。在历史的自然淘汰中,保存下来这么多作品,一来说明董其昌写得多,二来说明在自然淘汰中,董其昌的艺术存在明显优势。但是目前出版的董其昌真迹并不算很多,如果不算拍卖册,大约只有300件上下,也就是整体10%多一点的样子,这个数据无法探知变化多端的董其昌书法全貌。

  初次接触董其昌书法的人,可能感到无法捉摸,因为董其昌风格跨越太大,哪怕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这样的大书法家,他们的风格是稳定、清晰的,但是董其昌的风格似乎是随意变化的,而且似乎每年都在变化,有时候同一个时间段的书法,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意味,这导致他的代表作也是不确定的,而这个特征,有点像王羲之、颜真卿。王羲之众多手札,风格跨越很大,很难说哪一个更好,《忠义堂帖》中的颜真卿书法,也是让人感到难以捉摸,他们几个人这种特征,与历史上其他书家有明显差异。某一件董其昌书画往往不是收藏家的目标,纷呈各异的董其昌书画才是目标。

“南北宗”是董其昌在20世纪受到攻击最多的环节,批判文章汇多得不得了,不用详述了。根据最新的学术标准来判断,董其昌恰恰在“南北宗”这个地方,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而一些批评者,恰恰是吹毛求疵。因为面对大量的历史遗存,董其昌提出了一个重大假说,就是“画分南北”,而且提出了区分的标准。也许这是粗疏的、不完备的,但是任何学术的前进,都是从不完备开始的,而推进学术前进的最重大的标志,就是新的理论的提出。在众多吹毛求疵中,我们看不到任何新的、等量齐观的假说,仅仅指责南北宗,这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任何理论。一定存在问题,重要的是新理论是否让大家的思考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这一点上看,“南北宗”理论获得了重大成功,“南北宗”是最近300年来影响最大的、处于统治地位的学说。西方人库恩(1963)在《科学革命的路径》中,把这个问题说的非常清晰,我们的可悲之处在于,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新理论,去取代“南北宗”,也没有人去学习库恩。

  赝品一说,也是攻击董其昌的明显题材,董其昌生前存在代笔人,这个问题是比较肯定的,写字其实很累人,而董其昌自己也是自负高妙,对于一部分注定无法理解他书法的索字者来说,找一个代笔人也许是唯一应对之道,虽然现代人觉得这样做有些不道德,但是对于董其昌来说,他不能为了现代道德,把他自己累死,或者把他的外围朋友得罪光,所以,这个问题是需要考虑到董其昌的具体历史环境的。而且,我们发现这个代笔人特别聪明,他“创造”了一种董其昌的风格,写得还不错,有点类似2012年伦敦奥运会入场式中,印度代表团中混入的那个红衣人。这个人也认识到董其昌千变万化,不可捉摸,他估计后人难以判断董其昌是否这么写过,所以放手书写。

  清代也有几个人模仿过董其昌,王文治并不是最接近的,沈筌可能更加接近一些,徐邦达在1992年《董其昌的世纪》中也讨论过董字赝品的问题。但是模仿的人,都是比较接近董其昌某一两种风格,没有人可以临摹董其昌的所有风格,特别是董其昌书法中最要紧的地方,《画禅室随笔》中说的“转束”——也就是潘良桢先生一直强调的“收紧笔道”这个环节,没有人可以做好。目前出版业发达,所有董其昌作品被逐渐汇聚在一起,仔细比较,赝品与真迹之间的差别依然是重大的,董其昌用笔重则姿态轻松,用笔灵活则姿态沉稳,绝不会出现浊重或者轻浮的状态,贯穿其中随意高妙的意思,更是无人可敌。

  由于董其昌水平高、变化大、数据不完备,如何应对呢?这迫使我们除了尽量多搜集资料,还需要采取一个理论推进的办法,也就是加深对董其昌思想的理解,主要办法就是灵活学习《画禅室随笔》,死看这本书当然没有用处,拿这本书与董其昌作品对照阅读,互相印证,就会发现,董其昌的手底下确实会出现技术问题,但是董其昌的头脑不会出现问题。他是明代书圣,所以他一定会在书法中提供新内容,如果一件书法显得平庸了、重复了、熟悉了,那就非常可能不对了。

  因此,目前鉴定中,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看风格,也不是看破绽(董其昌真迹经常出现初看一塌糊涂的情况,赝品倒是四平八稳的),而是在考虑,董其昌是否会如此尝试书写?是否在与书法史上某种风格对话?如果完全一个字一个字比较,那么有时候可能会被赝品迷惑的,因为有些赝品确实接近真迹。特别是在同样内容出现的时候,譬如说,董其昌写过很多本《天马赋》,写过很多《乐志论》,也临过很多《宋四家》,写过好几本《裴将军诗》,如果一字一字死对,那就完全失误了。你得看这些书写是否符合董其昌自己的发展轨迹,这才是最重要的。

  董其昌是在中国书画看起来没有道路的情况下,开辟了新道路,而且这个道路很宽广,导致后来追随者都可以从中获取成就。从这一点上看,董其昌同时代的人很有眼光,很多人当时赞扬他就比较到位,后来人对这个董宗伯也是赞誉有加,董其昌是为最高层次的那些书画探险者服务的。只是到了20世纪,董其昌有一个阶段比较倒霉,被人反复攻击,今天看来,攻击者首先没有搞明白董其昌的服务对象,所以,所有的攻击,也就是驴头不对马嘴了。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7 23:40
奉橘 发表于 2013-9-17 23:32
明代书圣董其昌面面观

董其昌(1555-1636)书法水平高,但是高到什么程度?现在人容易把他看成晚明几大书 ...

古书画关键不在“到代”
刘九洲


       什么人是保守派?其实很容易辨认,就是看什么都是假货。这中间大多数人,是不买书画的,很多有市场经验的人,其实已经可以辨认出来他们,譬如说,张五常就说,以他的经验来看,真懂的人,倒是时常作出“真迹”的判断,刚入门的人,容易把什么都看成假的。
        但是激进派不太容易辨认,其实,只要与上述情况相对立,就可以知道激进派的特征:那就是利用目前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把很多赝品当作真迹来卖,其中尖端人物,经常挂在嘴边的论调是:古书画的真伪,不要太当真,到代就好。
        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态度上,不要太当真。这个话反驳起来比较容易,你玩古董,对真伪不太当真,那你干什么?这类似玩射击,说对那个靶子不要太当真。这个说法有点离谱,所以大家略加思考,就会明白其荒唐程度。第二点,“到代就好”,倒是有点迷惑性,需要仔细说说。
        过去玩书画,没有“到代”这个说法,这个说法来自瓷器。在古代瓷器市场中,风格比较容易判断,龙泉就是龙泉,越窑就是越窑,耀州就是耀州,其中含混的地方很少,鉴定的时候,关键是这个东西是否是宋代的瓷器,只要是宋代的瓷器,是哪一个窑,是什么品级的产品,倒是非常容易判断。对于广大的作伪专家来说,主要的攻击点,不是模仿釉面、色彩、纹饰、底足,这些都容易,难点在于,如何做上“时间的痕迹”,也就是让鉴定者看到“到代”。对于赝品制造者来说,只要让人们看到“到代”了,95%的难点就解决了。因此,目前作伪过程中,埋在土里的、拿弱酸泡的、用米汤震荡的、拿皮毛摩擦的、在真实环境中的反复使用的,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鉴于最近作伪手段进步太快,很多鉴定者的思路就是:如果有人可以保证30年,那么他就可以保证1000年!这就是断代的难题。
        对于书画来说,“到代”这个概念不太适用。书画主要的价值,不在于时代久远,而在于是否是某个人的真迹,这与瓷器完全不一样。瓷器只要是那个窑口的,都是对的,都是真品,但是真品数量太大,当时一窑就可以烧上万件。对于书画来说,人们在意的,就是历史上的大书画家,他们创作的精品,那是达到了人类艺术上的最高级产品,无可替代。他的代笔,他的学生的作品,与他本人真迹,真实价值不是相差10倍,而可能是相差1000倍。因此,对于书画来说,除了大名家的真迹,其他都没有价值。整个20世纪,中国绘画有价值的也就是那么不到30个画家,其他人画得再多,在历史上也是等于零。在这个背景下,到代可能只能够解决很小的问题,绝大多数权重,依然是追究是否真迹,这与瓷器的局面完全不同。
        书画方面的第二个问题在于,书画中能够断代的信息,不是很多。明代晚期的绫本,明末清初的红金扇面,元代之前的水印泥,这些确实可以断代。但是绝大多数纸张、墨色,是无法准确断代的。虽然很多人说起来口沫横飞,其实只要给他几件真品夹杂赝品的照片,他们绝对不可能依靠材料,分辨出来真伪与新旧。他们的胆气,来源于,做这样的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博物馆敢于如此摆弄真迹。这样一来,骗子就比较讨便宜,因为很多人希望能够简单判断真伪,不喜欢走正道,因为走正道代价高,听的人也要有水平。歪门邪道也可以赚钱,那么正道就寥落了。
        所以,我在书画市场观察人,看到有人说真伪不重要,或者说到代就好,我就会逃跑,这就是道不同,不相与谋的道理。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09:14
奉橘 发表于 2013-9-17 23:40
古书画关键不在“到代”刘九洲

        什么人是保守派?其实很容易辨认,就是看什么都是假货。这中间 ...

编者按:这是三年前《都市风》杂志对刘九洲先生的一篇访谈录,我们发现文中有关学术、鉴定、收藏的一些问题,与我们听到的这个方面的常识,有较大差异,但是刘九洲先生已经用他的收藏、学术实践,获得了各方面承认,因此,我们请刘先生将此访谈,补充一些新材料,再次刊出。


记者:刘先生您好!2008年底,您参与编辑的《宋画全集·欧美卷》出版,2009年底,您的专著《重现》出版,2011年底,您在匡时推出的《千载》拍卖专场,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您作为学者、鉴定家、收藏家的身份,被很多人认为是跨领域的,很少有人在您这个年纪做到这一点,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能否介绍一下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书画研究的?
刘:我先回答后面一个问题,在1991年考上大学之前,我一直在淮阴读书,1996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进入上海文汇报当记者,五年以后,去美国,从那时开始,算是专职从事中国古代绘画的收藏与研究。我接触书画还是很早的,9岁时候在爷爷的引导下开始学书,13岁时候,自己开始感兴趣,18岁读大学之前,我的书画类图书已经有11箱了。
关于跨界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我是为了鉴定,才去搞学术研究。而学术进步,就是发现了新知识,自然带动了鉴定进步,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或者比别人领先两三年,看到机会,自然可以把收藏做好。鉴定水平提高了,收藏才会提高,如果鉴定不领先,那么收藏的优势也就没有了——在收藏领域,要么拼资金,要么拼知识,没有第三条道路。从实践过程来看,打个比方,学术是结网,鉴定是寻找目标,收藏的过程是撒网。这个过程,是很自然的连续动作。


记者:您毕业于几乎是中国最好的新闻学院,毕业后进入最重要的新闻媒体之一,但是您却放弃新闻行业,转向书画,一般人可能觉得“书画”与“玩物”很接近,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刘:2006年秋天,我在浙江大学编辑《宋画全集》的时候,一个中国美院的鉴藏专业的同学来实习,问了一个很出乎意料的问题:“我们搞这些书画研究是在为啥”?我想了一下,回答说:“任何一个民族兴起,都会重新评价自身的历史,中国艺术史研究就是中国文明史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好中国艺术史,就会在文明传播、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仔细想来,书画在离开古代历史以后,就不再是“玩物”,也不仅仅是“自娱”,更加重要的在于,这是国家力量的一个部分,和钢铁、汽车的生产一样,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当我多次出入密歇根大学艺术史系图书馆内,看到西方艺术史图书数量,至少20倍于中国艺术图书的时候,当我看到西方重要博物馆的规模和运作模式的时候,当我看到西方艺术品一次又一次出现高价的时候,我感受到这种“文明力量展示”,是激烈的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艺术史研究,完全不是“玩物”。



记者:艺术史这个词汇似乎很少用,中国多用“美术史”。
刘:美术史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概念,更加强调平面化,不少院校采用“史论系”这个说法,似乎还强调“史论结合”,这个说法让人感到有些困惑,因为艺术史是学术,“论”如果指的是“艺术评论”,那就不是学术了,评论更加接近新闻行业。所以,我倾向采用艺术史的说法。



记者:您在美国学习中国艺术史,但是,很多人以为学中国艺术史当然应该在中国,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刘:这个问题我其实碰到过很多次,大约是说,中国人强调笔墨,外国人不懂,能学到啥?一些外国学者研究中国艺术,受到这一类的质疑更多一些。其实,中国人互相之间,很多时候也互相指责“不懂笔墨”,这就把“笔墨”变成为一笔糊涂账。要论证外国学者“不懂笔墨”,首先不能认为中国学者“全部懂笔墨”,应该建立一个检测模型,通过这个模型的考试,把中国人中间不懂笔墨的找出来,这样,再把这个模型用在外国学者身上,看看他们是否懂笔墨,这样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过程。世界各地都有滥竽充数的专家。
对于绘画来说,尤其是早期绘画,体现了一种绘画艺术走向成熟期的过程,采用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非常合适。相反,采用“笔墨”去研究早期绘画,倒未必适合,已经有著名的《溪岸图》的例子,反向证明了这一点。从总体上看,西方学术界一直强调学术标准,强调“可检验的研究”,强调论文的严格标准,这些措施,恰恰可以把“艺术心学”,以及滥竽充数的研究者剔除——西方科学哲学指出“心学”类似于神学,不是学术。



记者:您个人的学习过程是什么?
刘:主要是尽可能掌握全部资料,多看论文,看看学者互相之间如何讨论问题。再一个就是把学来的知识不断运用,主要就是在拍卖行看到一些不懂的作品,就去想方设法研究,积累很多次“案例研究”以后,研究就变得很轻快了。一开始我采用的方法、材料也很笨拙,后来就越来越快了,也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不断研究新材料,是进步的最快通道。


记者:学好艺术史,就可以到市场上买东西吗?
刘:您事实上在询问艺术史与鉴定的关系。艺术史目前有三个主要方向,一个是研究图像关系的,这是传统的主流方向;第二个是以文献研究为主体的,这是中国宋以后经常使用的办法,唐宋艺术史学者并不这样做学问;第三个方向,是做艺术品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这个方向也有数十年积累了。与鉴定最接近的是研究图像关系的艺术史,艺术史与鉴定的关系,大约是一种练拳与打架的关系,不练拳,打架肯定不成。但是不是说,你在家里练拳十年,出江湖就一定能打赢人家。因为打架遇到的复杂情况,远不是练拳时候可以准备的。有一些专家,完全是从书本上,看前人打架记录,就以为自己会打架,这是很危险的。


记者:那么除了艺术史方面的训练,还需要什么方向的训练呢?
刘:艺术史告诉你一个综合概念,告诉你常规是什么样子,也就是“中庸”是什么样子,中庸不是捣浆糊,而是天平中间那根杆子,你上来就抓不住中间,抓不住常规,那一定要吃苦头的,但是,日常鉴定,则主要是面对异常。
譬如说,董其昌一般是啥样子?艺术史可以举出一些代表作来,让你知道这些基础知识。但是董其昌异常在哪里?异常在于,他大约具备很多种书法倾向。这是一般书法家不具备的,也是任何艺术史都没有谈到的。这种异常状况,导致你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超乎寻常的资料积累。王铎的例子呢?王铎常规研究目前做得很好,异常在哪里?王铎在54岁以后,出现了几个很好的代笔人,使用真印章。这就导致王铎晚年书法的印章比对方法几乎无效,这就是王铎鉴定中需要注意的“异常”。很多人会感兴趣问:“宋画中的异常”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宋代绘画走向成熟时期(北宋前期)的多种特征,这恰恰是宋代绘画中最珍贵的部分。历史感不强的人,往往被南宋大量绘画淹没了。这就是宋画研究中的异常。


记者:如何学习才能面对这些“异常”呢?
刘:还是谢稚柳先生说过的,先认真研究一家。把一家研究透了,注意到各方面问题了,在其他研究中,才能有警惕感,才能发现异常状况。从1990年开始,我大约花费了10年时间,研究林散之书法,现在想来,作为入门研究,这是一个很好的经历。因为林散之的作品很多,水平也高,变化也很多,后来作伪的东西也很多,市场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林散之书法这个领域内,或多或少都发生过。这样就会触类旁通。
在研究一家之后,还需要对新问题存在敏感度,出现异常作品的时候,要比较周密地考虑有哪些可能性,对一般人认为反常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要保持警惕,这样不断训练,就进步了。


记者:您参与编辑了《宋画全集·欧美卷》,您认为这部书籍意义何在?
刘:这是一个选题、出版时机、印刷技术结合得非常好的重大项目。如果选题不好,那么做出来意义也不大。如果学术条件、社会条件不具备,好的选题也无法落实。如果条件具备了,项目还不启动,那就是耽误时间。从这个意义上看,《宋画全集》是一部非常及时推出的一个项目,早一点的话,条件可能还不具备,晚一点的话,就耽误时间了。能在2008年底推出《宋画全集》,主要依靠总主编张曦先生的胆识和落实想法的能力,如果没有张曦先生的努力,《宋画全集》的出版可能要晚一代人。这本书籍也开启了中国艺术史研究中,国内外学术界、出版界、博物馆界,广泛全面合作的开始。2013年正在加紧编辑《元画全集》,我依然负责联系欧美卷。

记者:您2009年底出版的专著《重现》,与《宋画全集》有关系吗?
刘:当然是有联系的。《重现》汇集了我2001年到2009年间的研究成果,当《宋画全集》2005年启动之前,总主编与我会面的时候,《重现》中的研究,已经开始数年了,我后来全力投入《宋画全集》编辑,其中所遇到的问题,对《重现》启发很大,如果没有《宋画全集》编辑的经历,《重现》的各个方面都做不到今天的地步。《重现》稍微有点惊世骇俗,其中展示了20件新发现的宋元绘画,发现多位重要画家真迹,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非常可观的,其中研究方法,又是以往传统学术中不常见的,因此也希望同行指正。我花费8年时间才成此书,其间不仅有发现的快乐,在知识与见识上也有进步,自己感觉,就是以前不懂的时候,看到一张画就像撞到一堵墙,摸不着头脑,后来越来越熟悉,这个撞墙感觉逐渐消失,令人非常愉快。2009年之后我继续研究,在五代绘画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发现。


记者:学术界似乎比较忌讳自己研究自己的藏品。
刘:确实如此,学术界似乎以为只有研究其他人藏品才是“公正”的。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个更加有趣的现象,就是中国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著作,都是以讨论自己藏品为重要基础的,《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录》都是如此。现代谢稚柳、徐邦达、高居翰的著作,其真实认知基础也是他们自己的藏品,或者是他们过手的藏品。所以,研究的关键,还是在于,研究是否能够经得起检验,不在于藏品出自哪里。在如何检验这个环节,西方学术界有完备的阐述。

记者:您的藏品主要得自哪里?
刘:80%来自各种拍卖会,20%来自私人收藏。


记者:您的收藏途径是什么?最激动的购买是哪一次?
刘:我的办法,其实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所有拍卖行的所有拍品,全部检查一遍,一个不漏,每年大约看画数万张。当然,图片不能上网的拍卖行我就看不到了,最近两年拍卖的东西太多了,有时候也看不过来,前几年真是一个不漏的看,只寻找早期绘画,开始平均每年可以买到2次。2006年以后,买市场交易量大增,我能买到的更多一些。最激动的购买,当然是《秋千仕女图》,拍卖之前紧张了大约15天,最后以底价20倍左右买到了。虽然后来有花费更多的钱,以更多的底价倍数购买到的绘画,但是都不如当时《秋千仕女图》购买时候让我感到紧张。

记者:听说,很多情况下您是仅靠看图片鉴定,买画?
刘:是这样的,据说这是很犯忌讳的事情,所有的鉴定家,所有的鉴定书籍,都一再强调要看原作才能鉴定,我并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在没有看原作的情况下,我也买到很多重要艺术品——包括早期绘画与大量明清书法作品。
也许,是因为我更加重视对画面多重信息的综合分析,不重视对单个细节的研究。2012年底,我参加上海博物馆《翰墨荟萃》研讨会,提交的论文,就讨论了这个问题的根源——“范式”问题。与我研究方法类似的人,与我一样,不看原作也能鉴定。这么多年来,经常会发生我在美国看图片,与我一些朋友在北京看现场,找到的东西是重合的——我们不得不在拍卖之前协调——这是很多人知道的事实。
当然,如果有条件看原作,最好看原作。特别是书法作品,以及特殊尺寸的作品,看原作下判断,要可靠、准确得多。
看网络图片的优势在于,你可以看得宽泛一点,否则亲自前往,很多地方都赶不过来,一定会错失很多东西。


记者:您认为您个人的鉴定“秘密”何在?
刘:以我个人体会,追求小窍门的方法肯定不行,总体来说,要靠自身研究能力的提高。
在学术研究中,也不是所有办法都能够迅速提高“鉴定能力”。我主要采取断代研究方法,多个画家一起研究。其缺点就是在开始研究数年中,一篇论文也写不出来,随着多方面知识的掌握,就比较容易出成果。只有掌握的全局知识,才不容易被具体的绘画的具体“疑问”迷惑。
另外就是要学会自己总结细节,同时,还要不完全依赖细节下判断,而是要依靠整体信息的逻辑,去下判断,这是前人不太注意的地方。


记者:很多读者一定想知道,为什么您可以在市场上辨认出这些作品,而其他人却没有您那么快速判断?
刘:从学术思想来源上说,现在一些学者的知识,来源于艺术史内部,也就是来源于老一辈鉴定家。老一辈鉴定家在他们的书籍中,多次讨论“辨伪”这个问题,这使得受他们影响的新一代,都喜欢“辨伪”,但没有老一辈鉴定家经验丰富,因此,往往在“辨伪”的时候,把目前大家还不清楚东西(也就是一些边缘知识),当成“伪”了,这是一个思想上的原因。从学术逻辑上看,一个“怀疑点”并不是“伪”,那仅仅是“假说”,要把假说变成“结论”,是需要论证的。这一类论证的结果应该是,整卷作品没有一处是真的,那才是“赝品”。我们很少看到“辨伪”的文章研究到这一步的。
从思想上看,绝大多数参与市场的人,会相信市场上没有意外,这种论调很多,经常在新闻上看到不同的人在说同一句话:现在没有漏可捡!其实嘉德四季每次都有机会,主要看你的学术水准高下。我原来做过好几年的记者,也学习过统计学,知道意外是太多了,所以我就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有意识寻找东西,电影《一代宗师》上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真是这样的。


记者:那么您认为,现在开始收藏是否晚了?
刘:收藏任何时候都没有晚,每个时代都有机会,就好像任何时候进入股票市场,都可能赚钱,也都可能赔钱,看你自己怎么做。从客观上说,现在毫无疑问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收藏时机,收藏品来源丰富,拍卖行比较规范,拍卖带来的信息也很多,信息传播成本几乎是没有的。最重要的是,社会偏见少了,一些高学历的人,才会更多进入这个领域,才会更好地阐述书画。只要您开始收藏,就会逐渐体会到这是一个从事收藏的黄金时代。


记者:不少人以为,捡漏行为充满了《重现》。是否会带来人们投机心理?
刘: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重现》中绝大多数藏品来自拍卖行,拍卖的时候,相当大范围内,应该到的资金,应该到的人,都到了,所有买家在场的情况下我买到了,这就不是捡漏了,而是我的知识和判断存在优势。只有一对一的买卖,才有存在捡漏的行为。


记者:您在艺术类网站上也是活跃人物,您如何看待网络对艺术史研究的影响?
刘:网络的优势是信息量大,很多人都发言,互相启发很大,我是其中的受益者。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说,有一些知识水准不一致的人,在一起“讨论”艺术史,因为认识差距大,最后就成了吵架,这很不利于发展,这也可能是艺术类网站的讨论,没有能够进一步扩展的原因。还有就是老专家基本不来网站,这是什么原因,我也不清楚。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09:23
刘九洲


艺术本来是有层次的,
譬如说,
王羲之在20楼,
颜真卿在19楼,
赵子昂大约在12楼,
诸如此类。

绘画也一样的,
董其昌大约在20楼,
四王在15楼。
石涛大约是10楼,
张大千是5楼。

现在买家刚能够领略5楼,
所以聚集在一起,买贵了张大千。

大约这就是价格。

你要是想赚钱,
现在就买6楼的东西囤积,
估计马上发财。

如果囤积20楼的东西,
未免等得太久,而且也没有几个人能爬上来。

作者: 问学    时间: 2013-9-18 09:34
深奥,但实话。
作者: 雅俗共赏    时间: 2013-9-18 09:47
学习了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09:51
问学 发表于 2013-9-18 09:34
深奥,但实话。

刘九洲:闲谈“墨法”

笔法与墨法,是书法中一直强调的两个因素,但是历来笔法谈得多,墨法却说得少。白蕉在《书法十讲》的第五讲《运笔问题》中,以为墨法是关乎肥瘦,这是静态的看法;一般书籍上,说墨分为浓墨、淡墨、宿墨等几种,斯言近乎废话,比笔法中“屋漏痕”等比喻,还要让人糊涂。

  我从1982年就开始写字,那时候用墨汁,味道很差,家里有砚台,但是磨墨是体力活,小孩哪里磨得动墨?所以一直用墨汁。1990年代才看到南京、上海开始有“一得阁”墨汁卖,那个味道不是那么难闻了。2004年前后,书法江湖等网站突然卷起一股讨论墨锭的热潮,仿佛写字的人从此不能用墨汁了,只能磨墨了,在这热潮中,我随大流,买了一些上海墨厂的墨,还尝试磨了大约半年,但是后来觉得实在太费时,就逐渐放弃了。

  前一阵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把收藏的潘良桢先生不同时期的几件书法,合装裱为一个手卷,期望展观比较方便,没有想到产生了一个副产品,那就是,一卷之内,不同时期几件作品摆在一起,墨色差异明显,以至于可以影响作品效果。潘先生用墨的习惯我略微知道一些,由此开始,结合以前看过的古代名家法书,开始对墨法有了一点认识。

  先说墨磨得浓淡问题,欧阳询说“墨淡即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说得真是很好。如果墨太浓,就是胶太多,毛笔运转的时候,就会涩笔,无法施展。相反,如果墨太淡,那就像水一样,没有足够的胶,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涩笔,很多笔画就会滑过去,也不好写。很显然,磨墨的难度,在于浓淡适中,但是也要看具体情况,如果面对装裱好的金笺,那么墨应该浓一点好,情愿涩笔,否则全部浮在表面,没有办法看。

  墨的核心问题,似乎就是黑的问题。一般人以为,墨哪有不黑的?这可能是看印刷的字帖看多了带来的误解,你去看看赵子昂、文征明、董其昌、王铎诸大家书法原作,大多数是一种接近黑色的灰色,并非黑色。苏东坡抱怨过墨不够黑,文人就以为墨应该越黑越好,未必未必。2004年书法网络讨论墨的时候,就是过分强调“墨要黑”,导致整个产业,进入误区。一味求黑,在现代工业条件,是容易做到的,但是就此损失了墨的其他要素,则是灾难性的。古代好墨的细微变化,在现代工业墨的死黑中,被淹没掉了。打个比方,类似于吃饭的时候,对厨子说:牛排要烤熟!厨子一味追求熟,不顾其他,结果烤成了焦糊,没法吃了。这也类似于做奶粉,你如果用正常程序,最后指标一定是正常的,你如果不使用足够的鲜奶,那么你哪怕用尽手段,即便达到“指标”,也是不合格的奶粉。这些案例,与墨,是一个问题。现代产品出现问题,无一不是贪图“个别指标”,忘记了本体。现在有“毒奶粉”,我要说,现在还有“毒墨”。

  当然,也不能用总是磨不黑的墨锭,那就像人没有吃饱饭,没有精神、没有力量,那是很差的墨。并不是现代人才会做很差的墨,最近看到一些明代周天球的一卷墨迹,墨色也是一片灰乎乎的,毫无精神,令人几乎要怀疑真伪,显然,明代墨也有很差的。

最差的墨,是可以害死高手的,譬如说,有一种新做的墨,不仅一片死黑,而且还有特异之处,就是写起来,几个字之间,就迅速地从最黑的层次,掉到没有墨的枯笔,没有过渡带,使得整个作品的基调拿不住,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气不接下气,非常不舒服,好比一桌子菜,要么烫得很,要么冷得很,没有正常温度的菜,你说能好吃吗?而这种质量奇差的墨,就是追求单项指标,导致其他指标完全丧失,有点像大量钢铁的时代,片面追求钢产量,其他指标都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从纯粹技术上看,古人墨再差,基调还是稳定的,差墨无非灰淡一点,灰淡也可以写出好作品,但是基调不稳定的墨,就是书法家的毒药。

  有人说,这个基调不稳定,是宣纸的原因,宣纸容易吸墨,所以很搞成那个样子,其实未必然。董其昌名作《西湖泛舟诗》就是宣纸,墨并不算特别黑,但是浓淡之间变化能够看得很清晰,《吴越所见书画录》卷五中就说这件作品“墨光纸彩,奕奕动人”,可见专家的评判,绝对不是看死黑。好的墨彩,是在变化中体现出层次,看起来很丰富,这才是“墨黑”,而不是“死黑”。纸墨调和,确实可以达到墨色如漆的效果, 2009年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看到黄庭坚《张大同诗卷》,那个墨色,简直像是油漆刷上去的,不可思议,看来这件作品,不仅墨好,而且纸张也好,如果纸张不好,墨色依附不强,墨的光彩很快就会损失掉。什么是好纸?其实和墨、砚也是差不多道理,太生的纸与太熟的纸,都不会好用,应该恰到好处。

  墨法的最高层次,是对人的要求。要求书写的人,根据实际遇到的纸张与墨,灵活处理。如果写细腻的作品,譬如说,类似赵子昂风格的,那就非好墨不可。如果写大草书,那么差一点的墨也没有关系,掌握基调,就可以不为墨所害。

  墨色基调完全是个人爱好,譬如说,林散之在1965年到1973年,字写得非常枯淡,远远望去,简直找不到什么深重的笔迹,清代早期的大画家戴本孝,绘画中也存在类似的倾向。这种远离正常用墨方法的作品,偶然为之当然很好,用林散之自己的话说,那是“一片神旺”,但是重复太多了,基调就歪了,效果就差了。林散之自己似乎也意识到了,所以1974年开始,用墨就润了很多。黄宾虹林散之,都是在最好的生宣纸上,用最好的安徽墨,这种墨的层次非常丰富,但是有点不够黑,所以黄宾虹绘画喜欢积墨。王铎的涨墨也是一个道理,只是方向正好相反,偶然为之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总是如此,如果王铎300件立轴,都是涨墨,那就完全失败了。譬如说王铎《赠汤若望诗册》,就是墨不好,伤了神采。

  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用常理,去感觉墨色的细微差异。譬如说,普林斯顿大学收藏的米芾《三帖》,三件作品墨色完全不一样,特别黑的那件,颇有精光四射的感觉,米芾遇到这样的好墨,就把字写得很沉稳,运笔速度不快,作品看上去有点难以超越的意思。另外两件,墨色稍微淡一点,米芾就写那种风格强烈的行草,看起来也很有意思,但是没有了难以超越的感觉。

  大名家一般不在墨法上做过多纠缠,略加注意即可,譬如说赵子昂、董其昌、何绍基都是如此,笔法好,自然可以墨彩斑斓,如果本身不具备笔法素养,不知道要表达什么,那也就无所谓细微的地方是否展示出来,涩笔不涩笔,更加无所谓了,没有笔法需求,自然也就无所谓墨法。

  没有离开笔法而独立存在的墨法,譬如说, 明晚期董其昌、王铎绫本(不是宣纸)真迹中的接笔,都是因为笔中墨没有了,他们就断然停下,重新接笔,这就是墨法需要笔法接应。王铎抱怨过绫不好的时候,“不能发墨”,由于我们今天很少用绫写大草书,已经不能体会到他抱怨的具体因素。但是宣纸上如果可以控制好,就不需要这样的突然断笔。

  在书法史上,像林散之、王铎那样在墨法上做出大胆探索的人,古今毕竟不多,探索成功自然可以增色,但是失败的可能性更大,数百年来,也只有这两个人的探索成功了。当代一些书法从业者,写字时候,淡墨像羽翼一般,或者黑得如碳团,或者忽浓忽淡,调门奇怪,这些都是野道,古人避之唯恐不及。

  总体来看,墨给书法提供的生存空间很小,大名家都不容易掌握墨法,“何况浅浅吾辈人”,古今书法家很少,也有墨的原因。与笔法一样,墨法也是对人提出的要求。挥笔之际,写几个字,就知道这是什么笔墨环境,然后扬长避短,完成这个作品,这就是墨法。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0:01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09:51
刘九洲:闲谈“墨法”

笔法与墨法,是书法中一直强调的两个因素,但是历来笔法谈得多,墨法却说得少。 ...

刘九洲

我开了12年的网络拳馆,有一件事非常困惑我。

说起来,12年前,我水平确实也不高,
但是当时只会一招,
当时已经练了8年的一招,
南京林家拳。

当时我睡梦中都是这一招,
没有其他招数。
看天下到处摆摊子,
我只看这里是否有林家拳,有的话,我就学习一下,
没有,我立即走人。

因为别的我啥也不懂。

2001年,我偶然看到一卷《师古拳经》,看了之后,
目瞪口呆,于是决定学习宋家拳套路。

这个时候,
我在网上开始开拳馆,
来人我就打,
管他是谁。  

我是一边打拳,一边学习,
但是我很快就发现,
有一个惊人的问题出现了。

12年来,所有来参与打拳的人,
只有3,5个,
是准备学习,如何把别人打倒在地的。

其他1000人,
主要目的,
似乎在学习”如何被人打倒在地“。

还没有打拳,他们就引经据典,论证他们应该被人打倒在地,而且是绝对相信。

12年来,
这个事情一直困扰着我。

打拳,绝大多数人,居然是学习被打倒。
一听到准备把别人打倒的思维、想法、拳招,他们就视之如寇仇。

这个事情怎么理解?请高手教我。

绝大多数人,
就是学习一种,
把自己捆成一个粽子,再去上场,
然后被人打倒,
然后论证:拳法主要目的,就是被别人打倒。。。。。。。

你让他放开绳子,
随便打,
他说不对,书上说,要把自己捆成粽子,再上场。



诸位,
是不是这回事?


我记得,我党曾经有一次,说我们要”敢于胜利“。

这个说法很好。

目前绝大多数人,就是敢于失败,不敢胜利。

哈哈。

这就是我奇怪的地方。

你都练拳了,
还不准备把人打翻在地?

就好象你都装备武器了,
难道是准备让别人来侵略?

天下有这样的思维吗?




还真有!

你说,
奇怪不奇怪?

12年前我就放弃,基本不玩的林家拳,
现在基本上20倍声誉于当时。

纯粹做生意角度,
我要是一直玩林家拳,似乎也会获益。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0:49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0:01
刘九洲

我开了12年的网络拳馆,有一件事非常困惑我。

山水手卷与立轴的前后关系

刘九洲




       现在人们看绘画,更多的时候,看到的是挂在墙上的立轴,这个形式,至少在北宋的时候,就很流行了,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都是立轴的格局,看起来雄伟壮观。而手卷这个格局,最早来源于书法的横向书写,人物绘画中的《女史箴图》是比较早期的珍贵遗存,山水画的手卷,多是平远格局展开,似乎与立轴的雄伟山水完全不是一个道路。
        但是最近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就是在图片上,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宋代佚名《别院春山图》手卷中一个片段裁切下来(图1),我们立即看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宋代立轴山水格局。中间是主峰,右边的流泉转化为左下的水流,左边的宫殿与村庄,以及小人物,与山水共同构成了我们熟悉的宋代山水立轴格局。但是,如果在更晚期的山水画,譬如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则无法找到这样的局部,可以裁切出一个元素完备的立轴绘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宋代山水画手卷发展,可能早于立轴,山水手卷的成熟导致了山水立轴的成熟。这是山水画与花鸟、人物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在《别院春山图》之前,很少有山水画手卷真迹传世,五代《江行初雪图》明显不可能裁切出一个完整的山水立轴;董元的《夏景山口待渡图》也明显是横向展开的,如果纵向裁切,就会显得元素缺乏。最近我们发现了一个珍贵的唐代的、非常重要的山水手卷,从中我们也尽可能裁切了一段来,这个局部,也有山峰、建筑与人物,看起来绘画元素也是比较完备的(图2),但是很明显,山峰的转折变化,不是很丰富,作为立轴显得比较单调,与《别院春山图》的裁切效果完全不一样。唐代山水画手卷不复杂,导致立轴不可能高明。
        山水画立轴的成熟,不仅有赖于山水手卷的成熟,而且有赖于画家对山石本身的曲折描绘相对完备,如果不够曲折,那么就会出现叶茂台出土的11世纪山水画那样,看起来是完备的,但是缺乏应有的韵味。而山水画立轴晚于手卷这个事实,类似于书法中,楷书晚于草书这个事实一样,看起来有点不合常理,但却是史实。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0:55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0:49
山水手卷与立轴的前后关系
刘九洲

画中肥马与瘦马

刘九洲

        唐代绘画中,人物与马匹是绘画的主要题材,山水画与花鸟画在唐代还不够发达,不是主流。从出土的唐代壁画、绢画来看,唐代人物、马匹画得多是很胖,而传世宋代人物,多是画得很瘦,马匹画得也很瘦。以往人们认为,这是宫廷审美倾向和时代审美变化,导致产生肥瘦差异。但是从艺术角度看,唐宋之间,人物和马匹不可能进行了一次减肥,除了审美要求,唐宋之间绘画习惯、风格的变化,也会加大这种变化的程度。
        宋代最著名的马匹绘画,当然是北宋晚期的李公麟《五马图》(图1),这件作品目前被看作宋代绘画以及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准的作品。这种完全依靠线条的绘画,自然是把马画得比较瘦,才显得有笔力,《五马图》中那匹显得有些胖的马匹,就感觉画家笔力有点没有发挥出来。
        唐代李邕墓室壁画,曾经在首都博物馆展览,我们看到其中打马球的那个人的马匹(图2),是类似于白描的画法,这导致这匹马看起来,不像唐代其他墓室壁画中马匹那样比较肥,这可能就是采用了类似白描手段的缘故。艺术品的差异,时代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具体的艺术手段也会发生很大的作用。
        最近发现的五代《会棋图》中,马匹的绘画(图3),则是显示了另外一个绘画技巧带来的绘画效果的变化,那就是延续唐代的、完全采用色彩绘画,由于不注重画面中线条的作用,而是倾心展示色彩的变化,这就导致了整个马匹显得比较胖乎乎的,而不是白描画法显示出来的瘦。从画面上,如果采用颜色来描绘,那么边缘就会倾向于向外扩展一点,这样看起来就肥胖一些。线条则是恰恰相反,边缘线条更多时候会画出一个向内弧度,这样就会显得马匹瘦。
        不仅马匹如此,我们看5卷《西域美术》中那些敦煌藏经洞发现的绘画,凡是完全用色彩描绘的佛像,就会胖乎乎的,其中仅有的几例线条绘画,画中的佛像就会显得瘦。其中道理是一样的。因此,在讨论艺术史一些审美变迁的时候,需要更加注意艺术本身带来的变化,而不要把一切都向时代审美变迁上靠,时代审美变迁如果解释了太多的问题,艺术反而变得无所作为。


图一:北宋李公麟《五马图》中的一匹。
图二:唐代李邕墓室壁画《马球图》,在首都博物馆展览。
图三:五代宫廷绘画《会棋图》中的马匹局部。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0:58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0:55
画中肥马与瘦马
刘九洲
        唐代绘画中,人物与马匹是绘画的主要题材,山水画与花鸟画在唐代还不够 ...

怀素《自叙帖》的前世今生            

刘九洲

        说到中国书法,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草书,尤其是“狂草”,临纸之际,不用苦心经营,“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苏轼称赞吴道子绘画用语),写出来还有这么多人说好,真是了不起。不少西方人也试图喜欢草书,他们大多数不懂汉语,于是试图通过比较抽象的草书,来了解中国书法。但是这条道路看起来没有人走通,目前没有任何西方人在中国书法上的造诣,达到西方人在中国绘画史上的研究水准的一半程度。
        这不仅是西方人的尴尬,即便是中国学者,很多也不懂“狂草”,典型事例,就是关于古今最出名的狂草作品——唐代怀素《自叙帖》的争论过程。
        《自叙帖》从文意上看,是唐代草书名家怀素,把当时人对他的各种称赞,集中起来,用草书写成了一个大手卷,类似于今天出一本别人夸奖自己的文集。以往人们认为台北故宫收藏的《自叙帖》墨迹本,就是怀素真迹,因为看起来太激动人心了!特别在书写速度这个环节,超越我们看到的任何书法作品。但是学术界陆续有人指出《自叙帖》不是真迹,朱家济最早提出这个问题,启功、徐邦达等人接着也发表文章指出《自叙帖》不是真迹。
        2000年以后,台湾李郁周、王裕民出版专著详细指出《自叙帖》存在的具体问题,这引发了200410月,台北举行了一个以《自叙帖》真伪问题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出版了《怀素自叙与唐代草书学术讨论论文集》。在这一次讨论中,傅申的文章以为《自叙帖》不可能晚于北宋,不仅是傅申,其他与会者的主要观点,差不多都是这个意思,他们的主要信心在于,《自叙帖》书写的速度感非常明确,不可能是“摹”出来的。
        据说是在此次会议之后不久,香港佳士得专家马成名出示了一个民国时期日本的珂罗版印刷本,这个珂罗版,展示了一卷类似于台北故宫《自叙帖》的、另外一个《自叙帖》墨迹本片段,这个图片,显示了完全可能“摹”出这样有速度感的书法。看到这个珂罗版之后,傅申立即写文章,公开表示他改变了观点,他不再认为《自叙帖》这卷书法无法摹。傅申是唯一公开表示改变观点的人。
        到了2012年,北京刘正成邀请有关学者再次开一个小型会议的时候,依然有学者坚持认为,《自叙帖》是怀素真迹。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这种分歧是可以理解的。在1980年代,我对书法刚刚感兴趣,看到怀素《自叙帖》印刷品,感觉这就是神品。当时也阅读了启功的文章,那个诧异的感觉,现在还记得,觉得启功一定错了。以后很多年再也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2004年,我在安娜堡看到了王裕民的书籍,后来又承台湾康益源先生好意,寄赠李郁周的两本有关书籍,于是再细看一次《自叙帖》,发现《自叙帖》字迹的模式是正确的,但是细节没有一处符合书写规律,也就是说,这个《自叙帖》不是“写“出来的,应该是高手摹本。当时就此写了一篇小文章,寄给了康益源先生,后来因为马成名发布了珂罗版材料,我那篇小文章没有这个珂罗版更加有直接证据的价值,就没有发表。任何人看到台北故宫《自叙帖》都应该激动,但是你如果积累了足够的真实经验,应该会改变看法,至少我个人是这样体会的。
        从这个事件来看,古代书画鉴定大约有几个层次,一个就是朱家济、启功、徐邦达他们,他们没有直接证据,但是通过其他书画的类似特征,指出《自叙帖》有问题,这说明他们是“触类旁通”的。第二个层次,就是傅申这样的学者,当他们看到直接证据的时候,他们有能力辨认这个证据的信息含量和准确意义,他们愿意改变自己的观点。第三个层次,还有不少学者,他们看到了直接证据,但是他们完全不懂这个证据说明了什么,无力改变观点。
        事实上,从各种记载来看,大约在宋元之际,《自叙帖》真迹就失传了,宋代以后记载的《自叙帖》,就是几个临摹本,但是由于临摹的水平比较高,迷惑了没有实际鉴定经验的学者。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1:05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0:58
怀素《自叙帖》的前世今生            

刘九洲

艺术品市场PK股市房市

刘九洲

       说到艺术品市场的基本特征,那么就得有个比较,可以与股市、房市做一个基本比较,其特征就显示出来了。
        譬如说,股市跌了!那么大家都去捡便宜货,那么股市涨起来的时候,就可以获益!2002年的时候,新浪股票只有不到1美元,后来涨到了大约100美元,你要是当时有钱投进去,获益就非常可观了。但是同样情况,在艺术品市场上,就很麻烦。一件比较好的齐白石,哪怕跌的很厉害,无论如何也要100万人民币以上一张,这就导致可以参与的人不多,这个单价太贵。这个特征,就是艺术品的基本特征,投资的门槛比较高。
        股票市场,不管怎么跌,你要是兑现,那是一天就可以办到。但是艺术品的问题就比较大,你着急用钱,走正规拍卖渠道,大约6个月才可以拿到钱。这说明什么?就是投入艺术品市场的资金,对时间要求非常高,不是那种短线资金可以承受的。房子卖不掉,还可以出租,艺术品卖不掉,放在手里也不可能租出去,呵呵,是很麻烦的。
        至于赝品问题,大家说的太多了,也不需要强调了。股票没有赝品,房子也没有赝品,但是艺术品有赝品,这就需要有研究——就是需要知识。知识,就需要时间与教育的积累,这恰恰是很多人望而生畏的环节,看起来也不如股票市场那样,服务到家门口。艺术市场导致你要么需要冒高风险,要么需要你有高度的知识,这可不是一般的要求。
        相比房市来说,艺术品的实用功能几乎没有,这也是艺术品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很多人看来,艺术品这个东西,不能吃不能穿,有啥用呢?真的值钱吗?还不如房子保险。其实,这种思维也是受到了房市多年上涨的影响。在30年前,房子完全没有这么贵,纽约曼哈顿的公寓,也就是10万美元一套,那个时候,也许是价格因素,食品等消费品在人们收入中的比重比较高,同时,人们对房子的敏感程度也远不如今天。
        综合来看,艺术品市场,门槛高,流动性差,风险大,专业要求很高,看起来都是问题,似乎不是那么适合投资啊!那么它有什么优势呢?其实只有两点,第一,就是审美价值。买了股票,你看都看不到,哪里有什么审美可言?但是艺术品不一样,在富足之后,山水之间建一个别墅,读书看画交替进行,这种享受,可真不太容易描述。古代最高精神享受,就是文人“雅集”,其中压轴项目就是看书画、玩古董,与古人对话,让参与的人变得很“High”,这就导致了自古以来,人们对顶级书画素来是你争我抢,毫不相让,其中不全部是金钱、面子,可能其中确有无法替代的审美体验。如果不是现代拍卖业的发达,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事来。第二,如果投资成功,倍率都比较高。一般股票买卖,一年翻一倍就是非常厉害了。但是在艺术品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或者遇到特殊的艺术家、或者特殊作品,一年翻一倍两倍那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在艺术品市场上,愿意在拍卖之后几小时内,掏几十万要求买人家手里的拍卖合同单据的事情,也是常见,原因就是在于,艺术品市场上利润可能比较高,大家愿意增加资金,获得未来可能出现的机会。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艺术品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只有资金充裕且资金极其闲置的人,可以考虑投入这个市场,对流动性要求高的资金,最好不要涉足,否则很麻烦的。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1:07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05
艺术品市场PK股市房市

刘九洲

写经为啥不是书法


有赖1900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现在可以看到超过2万件从5世纪到11世纪的写经,如此多的数量,保存了当时经书生们各种各样的字迹。

  在这些写经被发现之前,这一类东西传世很少,流传下来的,都被视为唐代名家墨迹,非常珍贵,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赵子昂题跋的国诠《善见律》。

  现在敦煌藏经洞的写经,经常会出现在市场上,价格并不算昂贵。有人以为这完全是因为数量的因素,其实,他们忽视了这些写经与书法作品之间的重大差异。写经就是写经,虽然有很多字迹娟秀,但是,写经看起来比较乏味与重复,看多了头晕眼花,与看名家真迹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简单的说,写经不是书法。这些乏味与重复,正是写经艺术性不高的具体表现。

  说到写经是不是书法,这就涉及到什么是书法的问题,这个问题争议比较大,所以我们采取迂回的办法,还是从写经的艺术特征谈起。大约2万多件写经,主要特征是什么?从风格上来分析,很不合适,因为这些写经,风格涵盖面很广泛,粗粗看看,很容易被千变万化的表面现象忽悠了,容易认为这是艺术性的体现。如果我们从书法中的一个基本特征来观察,倒是可以看到写经的一个不太容易被发现的特征,那就是“笔画不避让”。

  王羲之的字,从传世摹本来看,避让是非常明显的,而在王羲之以前,紧挨着王羲之的章草,其实是不避让的。因此,王羲之的主要贡献,可能是在书法中,创造了“避让”这个基本法规。“避让”的基本手段,就是人们常说的“阴阳、动静、开合”,这些手段就是为了笔画可以避让。在艺术上,这种避让带来了整体效果比较和谐,不会出现互相争强的局面。元代以后,学习章草的书法家,依然延续了章草不互相避让的基本特征。

  也许你要问,伟大的王羲之就是这个贡献?是的,可能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如果拿书法史与绘画史比较,就会看到王羲之有多伟大。唐代绘画的整体格局还是很“满”的,而且画面之中,各个元素之间不知道避让,从很多唐代石刻,以及唐代皇家墓室壁画中可以看到这一点,直到五代,依然可以看到图案化很严重的作品。“图案化”就是填满每一个空间,不知道避让。直到北宋晚期,赵佶才把“绘画需要避让”这个原则基本确定下来,代表作品就是宣和画院的作品,以及我谈到过的、宣和时代对古代绘画的临摹品。就此,中国文人绘画与民间绘画分道扬镳,民间绘画依然不知道避让,南宋的墓室壁画,与明代大量寺庙壁画可以证实这一点。如果说,赵佶时代,绘画的避让原则才确定下来,那么,王羲之在书法这个艺术品类上,确定这一点,早于绘画大约700年,这个伟大,是毫无疑问的。

回头来看,写经与书法家的最大差异,恰恰在于,唐代书法家,绝大多数是王羲之的忠实门徒,他们血液中流淌着王羲之的因素,因此,他们下笔就有避让,只是避让的技巧,各自不同而已。但是唐代写经绝大多数是没有避让的,这些经书生,似乎也有自己的一套写字速成法,所以也就自然远离了王羲之的字字避让的办法,而是采取了一种直白的、不避让的办法,这就是“不是书法”的经书体。

  经书体虽然看起来可以看看,但是由于是不避让的,因此,为了避让而产生的技巧,“阴阳、开合、动静”,就显得不是内生的,而是随意采用的,所以,经书体的表面是好看的,但是内底是苍白的、无源的。其艺术生命力是很有限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书画艺术的核心,就是人们喜欢说的“虚”。这个概念,就是对于已经产生的“实”的避让。这个避让,使得各种避让手段层出不穷,一个完全不同于争强艺术的中国书画,在世界艺术史上,脱颖而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书画总体上是高于中国其他艺术品类的原因,因为书画是特别强调虚实的,因此看起来是比较舒展的,耐看。

  而其他很多艺术品类,放到中国艺术史上来看,不过就是晋以前书法、唐以前绘画的进一步发展,路子越走越死。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艺术,虽然很多艺术品类都一度登峰造极,如瓷器,但是最好的瓷器,恰恰还是提倡绘画避让的赵佶时代的作品,那就是汝窑,而不是乾隆时代的青花瓶子,满脸都是工,实在没有办法看,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话来说,就是“热闹到如此不堪的地步”。其他如漆器等品类,不是没有大师,而是没有吸取、或者不容易吸取“虚”的概念,最终没有走出唐代之前的概念,非常可惜。

  从这个角度来看,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当代书法,有点走回头路,很多人在作品中不讲巧妙、不谈避让,而且还故意宣扬一些早于王羲之的原始概念,放弃王羲之以来1700年的成果,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近日翻看《艺苑掇英》,看到翁万戈旧藏《灵飞经》唐代墨迹,反复看,也不觉得好,再结合日前所收五代绘画,忽有所悟,杂感如上。如果要写成论文,我没有这个本领,只好就以此小文面世了。

  还想到一个问题,像唐代写经这样,只是在一些具体环节出问题的字迹,都不算书法,现代那么完全不懂用笔,横拖竖拽的字,如何能成书法?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1:13
本帖最后由 奉橘 于 2013-9-18 11:24 编辑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07
写经为啥不是书法

糖果型书画与糖果型资金


刘九洲


        书画与人一样,是有性格、有特征的。有的人,你见一面就很熟悉,有些人,认识多年你也不喜欢,书画也一样,每个人喜欢的类型不一样。但是不经过引导,不太可能一开始喜欢董其昌、陈老莲、八大山人、四王的绘画,因为这些人的作品脱离了初级审美,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审美,不太容易为初学者理解,类似于小孩子很少喜欢吃苦瓜。
        鉴赏入门,首先需要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个类别,反复研究以求入门,可以事半功倍。这个阶段,不论喜欢近现代还是宋元,都可以,因为现在信息交流比较容易,你要看任何绘画,都有展览的。但是20世纪作品,并不因为切近而更加容易理解,因为这些大师的作品与艺术史联系更隐蔽、更抽象,譬如说,你如果不熟悉关仝、王蒙这一路的风格,那么就不太可能真实理解陆俨少;不熟悉日本20世纪初绘画,就不可能理解傅抱石。
        在入门之后,基本途径就是不断的把你特别喜欢的艺术家看得厌烦掉,同时发现以往熟视无睹的艺术品,成为新的最爱,如此不断进步。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发生对一个艺术家不同阶段产生喜好变化的情况,因为每个艺术家在不同年龄阶段,取向会有明显差异,有时候偏于经典,有时候偏于创新。对于鉴赏家来说,就是在不断地品尝这些变化,最终指出什么才是新的经典,这就是鉴赏家的基本历程。最精彩的艺术品的味道,大约是接近苦瓜、豆腐这样的,而不是接近糖果的。
        但是很多人说,最贵的东西好像不是你说的那样啊!
        是的,如果结合价格,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不是高档的艺术品,出现很贵的价格,为何如此呢?因为格调甜美的作品,目前阶段,容易获得刚入门资金的追捧,这些作品价格就会很高,具体例子我们身边很多,我就不列举了。这种层次,打个比方,相当于儿童食品中最受追捧的是糖果,小孩子都喜欢吃糖,但是成人肯定不会如此,这就是品味的差异。如果你的作品,类似于豆腐、苦瓜,带点层次,遇到这些“喜欢吃糖的儿童”,就会比较吃亏。
        还有人说,很多很贵的经典书画,看起来不美啊!是的,确实有可能。因为高水准的作品,由于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评价,虽然懂的人很少,但是超级富豪加上重要学者的评论,就会形成高价格。这就是那些最贵的作品,往往看了不觉得很美的原因。
        从目前来看,进入市场的资金背后,糖果型眼光很多,因此,糖果型的书画是目前最时髦的时候,放在历史上看,现在就是一个“糖果型”阶段,也就是初级阶段,比较甜的作品、获得了大力追捧。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1:23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13
糖果型书画与糖果型资金

刘九洲

解读《梦溪笔谈》的董元奇迹


刘九洲


        沈括《梦溪笔谈》中说:“江南中主时,有北苑副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晩景,远峰之顶,宛有返照之色,此妙处也”。
        首先要说一下,“董元”这个名字是准确的,不知何故《梦溪笔谈》写成了“董源”,这个错误延绵至今。
        这段文字虽然被反复引用,但是由于董元作品极少,可能只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是真迹,而此画中也看不到沈括津津乐道的画面效果,面对《梦溪笔谈》的记载,让人遐想不已。
        最近披露的杜琼1437年作品《临董元万木奇峰图》,则解除了这种遗憾。杜琼(1396-1472)是沈周、吴宽等人的老师,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南村别墅图》册是他的杰作。从杜琼《临董元万木奇峰图》上看,在明代早期,杜琼不仅看到董元《万木奇峰图》这个著录于《宣和画谱》的一代名作,而且忠实地临摹了一本,画面中很多精微的地方,展示了杜琼不输于职业画家的才能。
        更加有幸的是,董元这件真迹一直流传到清代早期,大画家王翚在1711年,也忠实的临摹了一本,而且有详细的画面题跋讲述源流,我们可以从王翚临本与杜琼临本的一致的画面内容,确定杜琼王翚的作品,都来自董元《万木奇峰图》。王翚虽然号称“画圣”,但是他的这件摹本,笔墨比较枯干,缺乏杜琼临摹本中多种复杂细微的变化,看来,王翚没有意识到需要表现“远峰之顶,宛有返照之色”这个重要环节。当然,这也可能是王翚看到的董元真迹,又晚于杜琼274年,五代真迹流传到清初,多次悬挂,品相也许已经很疲,无法窥得真相了。1727年,大画家黄鼎也看到了真迹,又临摹了一本,此后董元《万木奇峰图》就失传了。
        而杜琼的临摹作品,保存得很好,非常清晰地展示了董元原作中“远峰之顶,宛有返照之色”的技巧。仔细观察,这个环节是建立在全局技巧上的,而非局部技巧。在整个画面大多数地方只用水墨与淡色花青的情况下,在山峰的侧面,使用一些极其淡的红色,近看确实看不出什么,但是,退远一些看,这个“远峰之顶,宛有返照之色”的效果就出来了,山峰侧面淡淡的红色,宛如实景。这是第一次有图像与沈括的记载相印证,而且,在明清其他多件临摹董元的作品中,都没有展示这个技巧。
        其实古人很多东西并不神秘。譬如说,唐代越窑“秘色瓷”是什么样子?在扶**门寺地宫被发现之前,众说纷纭,差点吹到天上去。这个地宫发现之后,人们可以从账簿上发现有“秘色瓷”,核对物品,发现就是质量比较好的唐代越窑青绿色产品。如果不发现这个地宫,估计不少人还在讨论这个“秘密”是什么。其实哪里有什么秘密?很多古代记载,似可作如是观。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1:28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23
解读《梦溪笔谈》的董元奇迹

小学者与小画商其实是一样的

首先声明,
我没有贬低这两类人的意思,只是发现了其中的共同点。


小学者经常犯错误,
他们惯常的错误,
就是告诉大家,我发现这个印章的印泥味道,不太对,
所以,
东西是赝品。


他们其实并不关心东西本身,
他们其实要告诉大家,他们对印泥味道,有一种特殊爱好。也许有研究,也许没有。


但是文章要下结论,
他不能说他其实只是对印泥感兴趣,
所以他只好说,赝品。


非如此不足以称“小学者”。


小画商,他们希望市场上的东西,
不断重复他们自己知道的那些,
就像我10年前希望市场上全部是林散之,一样。


如果出现生货,
第一,他们不看;
第二,如果被迫去看,那么反正也看不懂,也不会掏钱,那么就说赝品吧。反正没有研究,不可能确认真迹,不如说赝品。


他们其实不过是想说,我不买。
但是没有办法说。
于是他们说:赝品。




大家看看,哈哈。。。。周末愉快!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1:31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28
小学者与小画商其实是一样的

首先声明,


逻辑失守,导致鉴定失常


刘九洲


        上一期说到,鉴定大多数时候靠比较,少数情况靠逻辑推理。很多人问,书画鉴定的逻辑是什么?
        书画鉴定的逻辑,不是纯粹逻辑,而是建立在艺术史环境中的逻辑。譬如说,山水画草创阶段是不知道利用阴暗,来表达立体感的,直到北宋范宽名作《溪山行旅图》,以及屈鼎《夏山图》,这一点依然没有做到。如果一件绘画,使用阴阳表达山石立体感技巧成熟,这还可能是五代绘画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只有那些今天看来显得笨拙的,才可能是五代绘画,譬如说《江行初雪图》。再譬如说,北宋开始,人物画开始重视衣纹本身画得如何,而唐代绘画不是这样的,如果你看到一些不重视衣纹的人物画,而色彩水平很高,那么显然要考虑这是否早于北宋。鉴定也可以反过来使用这个逻辑,譬如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仕女面貌雷同、设色淡薄,这就不太可能是五代真迹了。与之相反,上海博物馆藏的《宫乐图》中,仕女面貌变化大,画面器物与人物大小不成比例,这些看起来不正常的特征,却可以使得人们判断这可能是五代画,而不是南宋画,因为南宋时画面中人与物的比例已经很好了。这些都是鉴定中逻辑使用的例子,特别在早期绘画中,这种逻辑推理,是非常重要的。
        元代绘画开始,画面元素开始稳定下来,鉴定需要理顺元素之间的权重关系。书法元素重于绘画因素,是大多数鉴定家的共识,印章、纸张等因素,退居更加次要的地位,但是不是毫无用处。有一些艺术史家,可能忘记了元素之间的重要程度排序,会犯简单的错误,这也是逻辑出现问题。譬如说,徐小虎著《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中认为,元代吴镇只有四件书画是真迹,其他都是赝品。在这个案例中,徐小虎也许忽视了书法的作用,多件吴镇绘画中的书法,互相之间联系很紧密,显然出自一人之手,判断起来不算困难。如果书法方面不能够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在吴镇案例中,还有更简单、更直观的道路:印章判断。吴镇的大多数作品上的印章是一致的,这一点对于印鉴专家来说不是难题,仅此一点,《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整个推断就会不稳。
        画面元素之间重要程度的逻辑关系排列,正是鉴定家在实战中需要作出的判断,不参与实战者,本来就不会关心画面全局,往往就不知道元素排列在鉴定中的重要性。著名的黄庭坚《砥柱铭》真伪,前两年争论了一阵子,我在《书法》杂志上也撰文参与了讨论,现在想来,很多参与者没有注意到“元素的权重”问题,把一些可以不予考虑的环节,提到可以决定整件书法真伪的高度来讨论,这就是逻辑混乱,其他任何学科都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低级逻辑错误了,艺术史还在时常重复,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很多年前我就提出书画鉴定中的基本逻辑,叫“一点真即真”,也就是说,只要你确定画面某个环节一定是真,那么整个作品就是真迹。反之亦然,“一点伪即伪”,只要你确认一点是假的,全盘即被攻破。如果知识不全面,出现自相矛盾,那么就要分析权重,看看那个元素更加重要,就听从哪一个。现在想来,这个基本逻辑还是站得住的。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1:34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31
逻辑失守,导致鉴定失常

书画鉴定的思维流程


刘九洲


        鉴定其实没有什么神秘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图像比较。较少的情况下,是逻辑推理。
        图像比较就是把真迹,与需要鉴定的书画进行序列对比。这里就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掌握的真迹图像是否准确、清晰、全面。最好当然是拿真迹去比较,但是很多真迹在博物馆,那么利用清晰图像比较,也是可以的。第二,如何判断差异?不仅真迹与赝品之间,存在差异,真迹与真迹之间,也存在差异。哪些差异可以导致“赝品”的结论,哪些差异恰恰说明这是真迹,这才是关键所在。
        稍微学习过几天书画的人,都可以面对不同作品的差异,侃侃而谈,我以为他们中间绝大多数是“画坛右派”,就是高标自诩,其实持论过高、不切实际,水平其实不高。有点类似晚清的清流,谈起来很好听,不解决实际问题。
        有人看到差异就以为其中有一个必然是赝品,这就可笑了。你去看任何一本当代画家的画集,其中真迹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古代也是一样,如果你不能深入了解艺术史,不能深入掌握核心概念,不能深入了解艺术家的理念,就不知道什么样的差异,才是真迹的差异,什么样的差异,可以断为赝品。
        鉴定家在某种程度上,是最了解艺术家的人,他们需要掌握艺术家的“真迹范围”:到了什么程度,依然是比较差的真迹,到了什么程度,就是比较好的赝品,至于那些典型真迹,是不需要鉴定家的,爱好者也可以鉴定,那就是所谓的“大开门”。掌握边缘知识,是鉴定家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资料翔实的时候,鉴定并不困难,只要下“记问之学”的功夫,就可以达到一定水准。资料缺乏的时候,那就比较麻烦了,这个时候需要逻辑推理,“记问之学”可能就无效了,《溪岸图》就是使得“记问之学”完全失效的作品。
        书画鉴定的逻辑,以往没有建立起来。书画鉴定的根本逻辑,就是依托真迹去寻找真迹。那种以为熟悉赝品可以辨认真迹的想法,是荒唐的,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你没有见过波音767,那么,你知道再多的其它飞机,最终你依然不能辨认什么是波音767。鉴定必须依靠认知大量真迹,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全面的认知系统,才可以去鉴定。
        以前谈过的“先买一张真迹”,就是寻求全面认知的突破口。因为在面对一个艺术家的时候,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全面掌握其特征,必然是从局部认知,发展到全面认知。而其中的突破口,是需要自己寻找的,就好象军校教科书可以讨论如何攻打城池,但是面对真实的一个城池,你只能自己去寻找突破口。
        很多鉴定的人,喜欢找一些看起来简单的环节作为突破口,比如说,画家的签字、印章。这其实也是“敌人”重点加强的点,因此,如果选择这些点,往往会碰到石头上、撞到枪口上。对于鉴定来说,与作战有点类似,就是看起来最远的道路,往往是最近的道路,出其不意,才可能制胜。
        从实践上说,任何人都不具备完备的知识,因此,在鉴定中,不要存在“赌一把”的想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鉴定的基本态度与法则,也是鉴定思维流程的最后一步。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1:38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34
书画鉴定的思维流程

“对观”弗瑞尔美术馆藏画


刘九洲




5月31日下午,我与浙江大学《宋画全集》编委会一道,探访了美国华盛顿弗瑞尔美术馆,这是美国重要的公立博物馆,从地理位置上看,距离美国国会、白宫等政治机构很近。在美国所有博物馆中,弗瑞尔美术馆收藏中国古代绘画的数量和品质均名列前茅,因此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6年前,《宋画全集》在开始收集海外博物馆藏品版权图片的时候,我们就与这家博物馆始终保持联系,现在《宋画全集》大多数都已经出版,随后的出版项目即将启动,因此,浙江大学有关部门人员与我一起来到这个博物馆,进行工作访问,博物馆热情接待了我们。


博物馆东方部在他们库房,展示了核心藏品,7大幅八大山人书画立轴挂在墙上,作为观看的背景,然后从容展示了12件宋元名作:郭熙《溪山秋霁图》,李山《风雪松杉图》,张勘《人马图》,《中山出游》,《云起楼》,赵子昂《二羊》,钱选《栀子花》,王蒙《夏山隐居》,吴镇《墨竹》,邹复雷《春消息》,赵雍《临李公麟五马图》,元人《山水楼阁》,此后展示了八大山人《涉事》等著名册页,最后看了宋拓《淳化阁帖》国子监本。其间还有一些来自敦煌的北宋绘画在墙上。


这样阵容齐整、信息丰富的中国古代书画藏品,海外也只有大都会、波士顿、克里夫兰、纳尔逊这几家可以达到,海外私人藏家的宋元书画,则是汇聚在一起,才可以与之匹敌。在艺术史上,把重要藏品汇聚起来,进行比较观看,历来是值得关注的事件。


在这次“对观”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这是一种古代大师之间的残酷较量,每一个人的特征,都在其他人的辉映下,或者变得鲜艳夺目,或者变得黯然无光,任何画家无法逃过这种比较。如果经过足够的训练,古代大师的名作在这样的比较下,可以立分高下。我们对每一件作品都报以极大的热情,但是最后留在脑海中的只有一两件,那就是胜出者。对于任何一个收藏家,任何一个博物馆,任何一个文化来说,这些顶尖的艺术品,才是值得反复传播,才会使得艺术得到更多人的赞赏。这也是无数专家为了若干书画的真伪,反复研讨的主要背景,谁也不想把一件赝品,四处传播。


直到第二天我在华盛顿国家画廊里看西方绘画的时候,前一天的赞叹依然往来于胸。最近两年,西方艺术市场对于中国收藏家不买西方艺术品略有微词,我则是想,什么时候才会有大批西方观众,在各种博物馆里,反复观赏中国书画,如同在华盛顿国家画廊中的外国游客一般?这也许才是不辞劳苦出版《宋画全集》的传播意义所在吧?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1:44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38
“对观”弗瑞尔美术馆藏画

谢稚柳与徐邦达的一致性

最近数年,
很多人说,谢稚柳与徐邦达的差异。


差异容易说,
新闻记者也可以总结出来。


说这两个人的一致性,
就需要有点真水准了。


我帮助大家解题:这两个人的一致性,就是只有这两个人具备,具备排他性的“一致性”。



1,首先,他们是一个阵营里面的战友,他们的主要敌人,是比他们早一代的收藏家。


看他们的著作,那些书籍的针对对象,就是与张伯驹同时代的人。也就是那些看纸张,看印章,看著录鉴定的人。


这一点是他们的大定位。
他们是1960年代开始说话的“新一代鉴定家”。

2,谢稚柳,徐邦达,他们其实都认为真伪是可以最后确认的。这是共同点,很多人不这样认为。


但是徐邦达以为,这个时代,人们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水准。
谢稚柳以为,他们的想法,当代没有人能够理解。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2:10
西方艺术史场中,绝多多数都是19世纪以后的作品,在市场中转来转去。
明白吗?
你只要有钱,
随时可以安全进入市场,
19世纪以后的作品,
基本上每一天在哪里,都有记录。


中国艺术市场有点不一样,
虽然书画是主流,
先当代书画,占据书画市场65%左右,
但是,居然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市场,
在古代书画这里。


这就导致了一个心理问题,
在某个圈子里面,
你如果说你是收藏齐白石、徐悲鸿,
大家嘴巴不说什么,但是眼睛一定藏不住秘密!


眼睛在说:这也算收藏?


这就导致了收藏界发生了“身份”问题,
类似于你在上海,
你住在哪个区域,哪个楼盘,
大家嘴巴不说,
但是满肚子在掂量。


你要是去搞古代书画吧,
说实话,
钱当然需要,
但是还有眼光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困扰人很长时间。


反过来说,
古代书画的存在,
为中国艺术市场中,知识的价值,带来了真实的地位。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2:13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2:10
西方艺术史场中,绝多多数都是19世纪以后的作品,在市场中转来转去。
明白吗?
你只要有钱,

林散之的很多书法细节,
放大以后,
与齐白石的细节很相似(大家可以自己验证)。


真是奇怪的事情。


林散之那个时候,
他其实没有机会看到什么古代名家真迹,
倒是1950年代以后,
齐白石真迹很多,
他应该可以看到不少。


学习当代人书法,
看来是大家不二法门。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2:13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2:13
林散之的很多书法细节,
放大以后,
与齐白石的细节很相似(大家可以自己验证)。

“资金密集”还是“知识密集”?
——2012书画市场的四个变化与两大特征


        最近遇到几个朋友,聊天时候,他们几次问我,面对2011年秋天的市场动态,2012会有啥对应动作。我想了一个春节,才发现,原来收藏书画是没有秘密的。
        
  我们从市场变化中可以看到这一点。过去两年中,市场出现了四个方向的明显变化。
        
  第一,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逐渐整合成一个世界性的市场,参与这个市场的人不多,但是能力都比较强,一件书画,在东京拍卖还是在北京拍卖,在4年前,价格差异可能很大,现在这种差异逐渐被抹平。过去几年中,那些从日本买书画、从欧洲买瓷器,然后拿到北京获暴利的现象,正在逐渐消失。相反,在海外被中国买家直接争夺到高于北京交易价格的现象,正在经常发生。你想买艺术品,不论在哪里,实质上就是你必须比全世界买家出价更高才行。这导致参与的人,必须是专家,一般性的参与,风险已经不小了。
        
  其次,海外货源正在逐渐枯竭,过去几年大规模回流的现象,将会明显放缓。与此同时,古代书画很少多次露面,这样一来,古代艺术品“存量小”的特征,已经开始出现。货源减少,将影响市场供应量。
        
  第三,在2010年与2011年的艺术品市场中,艺术品价格大幅度提升,成交量迅猛增长,完全改变了以往的价格结构。以董其昌、王铎、傅山为例,根据雅昌网的记录,董其昌一共有222件100万以上成交作品,其中,121件,是最近两年成交的;王铎有166件100万以上成交作品,其中118件,是最近两年成交的;傅山有45件作品在100万以上,其中35件是最近两年的事情。从这个价格分布上看,2009年之前是一种价格体系,2010年开始,是另外一个价格体系。市场可能不再会回到2009年的价格,因此,所有的讨论,都需要建立在2010年之后的价格平台上来讨论。譬如说,王铎的作品,不太可能再出现50万的成交价格,150万将是一个新的底部,上面的一般空间将是500万到700万左右。2011年秋天开始的调整,也将会是在这个新平台上的调整。
        
  第四,大量新藏家正处于“建立藏品”时期,各自的私人藏品,都还没有完备,最多就是初具规模,因此,未来数年内,不断买入还将是他们的主要动作。过去两年中,艺术品主要流向,就是小藏家的优秀藏品,流到大藏家手中,一些经典作品,正在被雄心勃勃要建立私人博物馆的藏家购买。这些买家是价格新平台的接受者,如果没有更新的价格平台,他们短期内不太可能大幅度抛售藏品。
        
  在这个大背景下,未来的市场,“黄金700天”未必会迅速再来,但是“白银二十年”,还是可以预期的。
        
  从艺术品的特征来看,艺术品依然可以分成两个类型,一种可以称之为“资金密集型艺术品”,另外一种可以称之为“知识密集型艺术品”,这两种艺术品的特征不一样。
        
  “资金密集型艺术品”,就是要靠资金优势可以获得的艺术品,譬如说,过去几年中各种拍卖会上出现的玉玺,就是典型代表,真伪不需要讨论,关键是你有多少钱、你敢于使用多少钱。书画中,那个4亿多的齐白石作品,也是资金密集型的,就看你资金情况了,至于有人说这是赝品,这就搞笑了,这把“资金密集型”混淆到“知识密集型”中去了。2011年秋天开始的调整,主要是1000万元以上的资金密集型艺术品,开始调整,主要变化是成交的数量下降了,但是价格并没有明显变化。
        
  “知识密集型艺术品”,就是要靠知识去辨认的那些艺术品。知识的进步,一方面靠各种艺术史杂志公布的新研究成果;另外一个就是每个人私下研究的成果。知识的特征是“更新缓慢”,往往是一代人、一代人地更新,而不太容易是一个人,晚年对早年进行更新。过去两年中,嘉德四季的很多佚名绘画,价格上升非常猛烈,说明了市场中有一部分人,认识到其中包含着宋画,这个时候,判断是否准确就成为关键因素。以往一直不太涨价的董其昌书法,最近价格迅速抬升,这也说明,市场中一些藏家开始认识到董其昌书法,不是以前说的“都是赝品”,看多了就会产生纵横比较,比较以后就会发现,很多真迹,以往被当成赝品了。从专家研究层面上看,20世纪疑古思潮对艺术史的冲击还是很大的,出现了冤假错案,譬如说,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南宋梁楷《右军书扇图》,徐邦达在著作中说这是赝品。2011年12月,这件作品在《兰亭》大展中展出,根据我们对宋画的认识,以及多个学者对梁楷的研究,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这是梁楷真迹。如果市场上出现这种真伪结论大反转,将极大影响价格结构。从长期来看,艺术史知识可以决定性影响艺术品市场。
        
  “知识密集型艺术品”是我关注的主要方向,因为我的优势不是资金。由于知识更新很难,所以会继续沿着目前的道路走下去,最多做做升级版。我肯定不去尝试新的品种,好像以前不买齐白石,今年是否去买齐白石?肯定不会。就好像我一直在吃淮扬菜,突然要我改吃四川菜,我会有点不习惯的。我去吃一次四川菜,付出的成本,就是放弃了一次淮扬菜的机会,我不太愿意放弃。
        
  有人会问,你在一个方向上,走得太久,是否会觉得闷?我个人认为,收藏书画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收藏丰富了会带来集聚效应。这与瓷器收藏完全不一样,你如果收藏了3件崇祯莲子罐,你会觉得很快乐,但是如果你收藏了20件崇祯莲子罐,你肯定会受不了,因为过于重复了。书画则不然,你如果收藏一两件董其昌,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你如果收藏了20件董其昌,你会觉得非常丰富,会出现很多新的看法。


  2012年,如果说可能有点变化,那么就是可能会尝试更加边缘风格作品,而不是典型风格。说实在话,典型风格是编写教科书用的,主要是给爱好者看的。边缘风格才是具备文化品味的东西,因为那是难以重复的,如清风拂过,对于艺术家本人来说,也是只有一丝机会可以获得的作品。那些教科书式的作品,对于我来说,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只有一些非典型真迹,才能够激起购买欲望。
        
  那么如何区分这两类艺术品的“市场风险”问题呢?在我个人看来,“资金密集型艺术品”的投资者,主要风险来自于是否买贵了。如果买贵了,就需要更长时间来消化,这就要看资金承受能力了。“知识密集型艺术品”的购买者,主要风险来自于是否买假了。如果买假了,越长时间持有,越是危险,因为艺术史在发展,更多的人可以发现这是假货。如果发挥了优势,买到了好东西,那么随着时间推移,市场总会看明白的。
        
  在上述条件下,每个参与市场的人,他们的收藏行为,其实没有秘密可言。存在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你的个人知识是相对稳定的,金钱也是比较透明的,因此,你在做什么,其实大家可以猜想出来。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2:20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2:13
“资金密集”还是“知识密集”?
——2012书画市场的四个变化与两大特征

如果说董其昌带有开创性质,
有开山之功,
那么王铎显然是最聪明的继承者。


董其昌比王铎大37岁。


董其昌中进士之后三年,王铎出生。


董其昌去世的时候,
王铎44岁。


在王铎那个群体书法家中,
王铎成功在坚持走正道。


黄道周,倪元璐,张瑞图,都多少有点故作狂怪的成分,
王铎完全走正道,
并且相信正道就可以成功——如董其昌一样。




这个认识是不得了的思想上的进步。




2011年,我在让出了三张王铎,
手里还有三张,
为了引起某些人的继续关注,
我不说手里保存的是哪三张。哈哈。


所以,
就出示一张抛售的王铎图片吧。


好的王铎,
越放大越好看,这是毫无疑问的。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2:21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2:20
如果说董其昌带有开创性质,
有开山之功,
那么王铎显然是最聪明的继承者。

在艺术史领域,宋画就是核武器。


非常吓人的核武器。


在1950年代,
中国人也不是都认为自己可以搞核武器。


不少人,尤其是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
完全不相信自己的国家,
可以研究出核武器。


当然,
也有毛润芝这样的人,
相信自己国家的力量,
可以在充分研究与实验之后,
研究出核武器。


这就是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分野,这两条道路,无法调和。


宋画也是一样,
首先是你究竟是否相信,通过你的研究,你能够认识宋画。


很多人,
首先是不相信——被吓趴下了——就像看到广岛的核武器一样,被吓趴下了。
这就没有办法了,
既然你不相信,
你就不会组织研究人员,进行研究,那一切都不要谈了。


印度当年其实也是不相信自己的力量,
晚了30年,
印度才相信自己。所以,他们落后30年。


相信自己的力量,这是第一位的,
其余就不难了,
不过就是搜集图像,对比研究。


2011年,
并不是我宋画收藏收获很大的一年,
但是依然有一点收获,
现在披露的图像,
就是嘉德四季的收获。


忘记说了,
不要提到宋画,就想到钱、想到人民币——你得首先想到绘画。


不是所有的宋画,都能换成大把人民币,
但是你必须认识所有的宋画,才能够买到宋画。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2:26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2:21
在艺术史领域,宋画就是核武器。

 盲从的喜欢


  雅昌艺术网:您收藏的初衷是什么?


  W.Y.:1993年读本科的时候,因为个人爱好,开始关注书画收藏,那个时期,主要的学习、研究对象是林散之的书法。之所以对林散之书法感兴趣,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因为听到一些书画界重要人物高度评价了林散之书法,于是就盲从了一次。当时个人资金不多,外加出版物很少,只能找机会到南京各个画廊看林散之的书法原作,当时几家画廊日常销售的林散之作品在15件左右,看得次数多了,就积累了原始经验。2001年的时候,我觉得林散之书法的大部分的特点,我都非常熟悉了,这才转向其他方向的研究。


  2001年,我离开《文汇报》去美国,开始研究宋代绘画,主要原因,不仅是宋画艺术性高,而且这是一个可以实施的计划。当时为什么不研究明四家?因为明四家的作品收藏过于分散,作为研究的第一关——收集资料,就很困难。但是宋代绘画全世界就是1000多件,而且大多数都在博物馆,这个边界是很清晰的,收集资料没有很大困难。当我研究了四年之后,2005年,浙江大学出版社要做《宋画全集》,正好找到了我,因此合作愉快。《宋画全集》的海外部分,特别是欧美部分,我是具体执行者。从我个人收藏、研究的道路来看,这个过程是一个有计划的过程,出发点肯定是兴趣,但如果没有理性的思考,就得不到提升。


  雅昌艺术网:对宋画研究的过程中,您的收获?


  W.Y.:通过研究,首先是理解了历史上的一些行为的原因。譬如说,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收藏家很注重著录,因为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可以看到全世界所有博物馆收藏的宋代绘画,那个时候,宋代绘画刚刚从清宫流出来,每个人只能看到三、五件宋画,完全凭画面本身的判断,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去查找著录。而现在,至少90%的宋代绘画的影像是清晰并公开的,我们完全有能力通过图像本身的判断和分析,下结论是否是宋画,图像分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优势。其次,在学术领域,主要有两个方面收获,从研究方法来说,我结合社会科学的发展,对艺术史的研究方法,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并且发表了一篇文章:《作为社会科学的艺术史面临方法论和理论的挑战》,文章发表在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俞剑华先生学术研讨论文集》中。从实践上说,我开始尝试纠正一些宋代绘画的鉴定结论,而且新发现了一些宋代绘画,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我的专著《重现》中。


  研究林散之解决入门问题


  雅昌艺术网:分享您研究林散之的心得


  W.Y.:研究林散之解决了我的入门问题。不管是研究艺术史还是进行书画投资,入门是一个槛,谢稚柳曾说:首先要精通一家。对林散之的研究,我达到面对任何一件林散之作品,不看落款,可以判断创作年代,正负误差不超过1年的程度。这源于我经常研究林散之各种作品之间的细微变化和不正常真迹的特征,这种研究给我带来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后来,不论是研究宋画,还是研究其它书画,这种经验给我很大的帮助。


  我研究林散之的方法是图像比较方法,首先需要记住林散之的多件作品的具体特征,比较有利的情况是,林散之会把一首诗写很多遍,这种同题材不同时期的多件作品比较,使得研究起来轻松愉快。这个最简单的案例,帮助我掌握了基本研究方法,此后,研究其它的内容,就比较容易。现在回头来看,入门的办法,没有任何讨巧的方法,只有下功夫,记忆、比较大量的作品,得出精确的看法,才会逐渐入门。


  雅昌艺术网:对于作品的笔触及印章方面呢?


  W.Y.:印章我会注意,但是笔触这个说法,其实很抽象,我素来不赞成单纯讨论“用笔”或者“笔墨”。笔墨是构成一件作品的重要因素,但是除了笔墨之外,艺术画家的“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画家的情绪,甚至一些偶然因素,在作品中的反映,都不是“笔墨”能概括的。笔墨当然是很重要的,它像一个基调一样,需要准确掌握。但是对一件具体作品来讲,尤其是风格异常的作品,这个时候笔墨的作用是会下降的,如果是一件赝品,作假的人笔墨也可能不差,而一个不正常的真迹,笔墨往往会有些明显失误。笔墨是重要因素,但是要全面看待,千万不能指着一笔说这笔太好了一定真迹,这笔太差了一定不是真迹,没有那么简单。


  2011秋拍:精品化上升


  雅昌艺术网:你1997年就在拍卖场中买东西,应该算是接触拍卖会比较早的,当时的拍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W.Y.:一是当时的拍卖行业,与现在相比,一是规模小,二是拍卖行缺乏社会影响力。1990年代,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刚刚起步,拍卖行可能还找不到一些资深藏家。现在回头来看15年前的拍卖会,总体来看,拍品的分量不够重,绝不是大多数人所说的,过去拍卖会上全是好东西,现在没有好东西。其实是反过来的,现在的好东西才多,过去没有形成成熟的大规模市场,艺术品价格也不高,藏家不愿意把藏品拿出来,市场力量不足,社会影响力不够。当时想买东西,是一定能买到,因为需要的资金不算太多。而现在不同了,面对好东西,往往是真实的缺乏资金。


  雅昌艺术网:1997年涉足拍卖,对您来说,中国的拍卖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W.Y.:首先,拍卖行的规模变大了,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大,而是说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变大了,对文化的影响变大了,对喜欢书画的人的思想影响变大了。拍卖行的规模变大,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是我的视野变宽了,在选择拍品的时候,范围可以扩大到全球。十多年前,几家拍卖行每季拍卖的古代书画,加起来就是一千余件,现在每一家拍卖行的图录编号都到三、四千,这意味着什么?比如,15年前,想收藏一件何绍基的作品,每季拍卖只有几件,能有一件中意的就不错了,而现在不同,每季度至少50件,选择性和获得精品的机会远远大于15年前,收藏家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这就是拍卖行规模变大带来的好处。


  其次,拍卖行的自律能力在不断提高,由于市场的反映很直接,迫使拍卖行需要进行严格的自律,而且这个力量明显在加强。如果一家拍卖公司不把拍品选择好,只要发生一次,声誉就会受到很大损害,再大的拍卖行也一样。对拍卖行来说,其自律行为,不仅仅是真伪问题,即使是估价控制的不合理,也会带来明显的市场反应。目前艺术品市场太敏感,对拍卖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雅昌艺术网:您如何看待2011秋拍?


  W.Y.:目前来看,2011秋拍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精品化程度上升。按照市场规律,一个艺术家的普通作品与精品的价格应该有重大差别,而由于前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太火爆,价差一直没明显的表现出来,而这次,我的感觉是精品价格依然坚挺,并有上升,但是平庸的作品被淘汰得很严重。这就意味着,拍卖行不仅仅要注重拍品的数量,更应注重拍品的品质。这对买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看标签的买家和懂艺术的买家,终于可能要有差别了,必须懂艺术,才能买到精品。前几天香港佳士得拍卖的一张王铎的作品,没有任何的著录与出版,最终的成交价比有著录出版的还贵,这是令人吃惊的行为。买家的判断力在不断加强。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4:18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2:26
 盲从的喜欢

古今书画通则

这个题目很大,
看起来很吓人。


其实答案很简单。


书画这个事情,
和植物、植物园的关系,是一样的。


你说你家门口有一棵树,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草,
如何之珍贵,
如何之美丽。


是否珍贵,是否美丽,不是你说了算的,差不多是植物园说了算。


假如,
你坚持说,你家门口的草,和最贵的兰花,“看起来差不多”,
那么,
谁也拿你没有办法,
但是买兰花的人,估计不会去买你门前的草。


古今书画,
也就是这样的。


为什么一些人的作品,就是值钱?


因为他在谱系之中。就是植物园里面的系统,可以找到他。




为什么有人就是不成?
因为他连植物园的门,也没有摸到。


古今书画,无非如此。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4:19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4:18
古今书画通则

这个题目很大,

2000年的时候,嘉德入场押金,1万元。


2011年的时候,入场押金,50万元。


这就是差异。这种差异,已经迫使参与艺术品市场的人,发生明显分化。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4:20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4:19
2000年的时候,嘉德入场押金,1万元。

现在艺术品市场也是一个模型,
就是原来的80%的旧客户,
不能提供80%的资金。


新进来的20%的新客户,
提供了超过20%的资金。


这样的模型,
关键所在,极其明显。


一旦新资金力量不强,
整个市场数据会很差,
但是最好的东西,可能是岿然不动。因为即便不到80%的资金,也足以支持最重要的拍卖品。
我今天有新的想法。


一般来说,
到这里来玩书画,总是想收藏更好的书画,或者手底下功夫长进。


前者需要眼光和金钱,后者需要天才与功力。


但是我今天发现,
不少人,
是致力于做一个反方向的工作。


他们的主要工作,
就是反对知识。
就是要让人们不明白书画,当然,他们自己也不明白,
所以特别害怕明白的人。




如果有人赚钱了,
那更是出问题了,他们想这里最好所有人都比他们穷。武大郎!


如果有富人,而且比较愚蠢,他们欢迎。
否则就是他们的敌人。




至于天才,和金钱类似,
反正他们自己,已经肯定没有天才了,
所以,
如果这里有天才,
那么他们一定要消灭。


如果不能消灭,那么就诋毁。。。。。联合诋毁也无所谓。。。


至于功力,
我都不好意思说,哈哈,他们就是不用功。。。。写几个字,居然全是错字。。。。


所以说,
这里存在一些“反书画”的人,这是非常奇怪的社会现象。。。。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4:22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4:20
现在艺术品市场也是一个模型,
就是原来的80%的旧客户,
不能提供80%的资金。

古人说“节衣缩食”以购书画。


这是当时可以做到的。


但是现在不同,
你即便“节衣缩食”,与书画价格没有关系了。


这也就是说,
没有良好的资金运作能力,
已经不能玩书画了。


25年前,谁都没有钱,
你是干部,足够节约,可以到文物商店买书画。
这是“节衣缩食”还能买书画的最后案例。


25年过去了,
现在确实是资本时代,无需多说。


古代,资金运作方向上,最有本领的人,
似乎依然是董其昌。


项墨林,那是富豪,与资金运作似乎没有关系。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4:26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4:22
古人说“节衣缩食”以购书画。


现在拍卖行分成三种,
一种是嘉德,在卖概念、卖空气。这是最高境界。目前大陆只有这一家,与苏富比他们两个接近了。
第二种是卖书画,匡时是代表。
第三种,是忽悠场子,保利是代表。大小而已,不过是场子。


未来的前景是什么?

市场极端好,那么是第三种合算,不练习内功,一样赚钱。

市场不好,第二种抗跌,因为再差的市场,也有人要玩书画的。

富裕人士多,且无聊,那就是嘉德的天下。你得无聊,再加上有钱,才会去嘉德。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4:32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4:26
现在拍卖行分成三种,
一种是嘉德,在卖概念、卖空气。这是最高境界。目前大陆只有这一家,与苏富比他 ...


如何称呼“老”

1,譬如说,认识林散之的人,现在说“林老”如何,是可以的。他不能说“林散之”如何。


2,本来不认识林散之的人,深深的喜爱林散之艺术,有时候,为了与认识林散之的人,拉近关系,大胆的说“林老”,哈哈,也就罢了。


3,这类同于毛泽东身边的人,可以一生坚持说“主席”如何。现在小青年,如果张嘴说“主席”如何。估计大家要看他在干嘛。


4,已经去世很多年的人,我们谁也没有与他们喝过茶,就不要称“老”了。譬如说,您最好不要称呼王铎为“王老”。


5,何绍基也一样,对吧?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4:33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4:32
如何称呼“老”

1,譬如说,认识林散之的人,现在说“林老”如何,是可以的。他不能说“林散之”如何 ...

如何对待前辈鉴定家

谢、徐、启功等人,
固然做出很大贡献,
其实那个时代,
还有很多人,也做出了不输于他们的贡献,
要研究前人,
就不要看新闻,
而是要自己研究。


至于说我们这一代,超过他们,
那是一定的事情,
而且是依靠确定的论文或者实例,
去超过他们。


如果这一点也不明白,
就不要玩书画。


玩也玩不明白。白忙活。

当今鉴定家也是一个群体,
而不是个人。


这么简单的问题,
都搞不清楚,
还玩啥?


应该是人家问你,
你可以随口报出一大堆60岁以下名单,
就比较好了。


否则,
说明你陌生。

总之,
要赶在新闻媒体之前,
对吧?

你如果1990年整天讨论马未都,
那你是领先。

2010年整天说马未都,
你脑子有病啊?

对吧?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4:47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4:33
如何对待前辈鉴定家

谢、徐、启功等人,

日本的局限——在对待中国绘画问题上的局限

1,希望这个帖子不要火;
2,日本人对“传承”的讲究,超过中国人,没有传承的绘画,不被认可,而且历来如此;
3,日本人比中国人,在1900年以前,更加缺乏早期绘画的知识,1900年以后,他们甚至还缺乏类似于张、谢、徐的人物,他们整个学术界,没有能力挖掘他们的“没有传承”的东西。日本,数十年间,缺乏新任务,新判断,跟不上学术发展,不像张谢徐,可以在大陆大面积挖掘。所以,日本的“核心珍藏”,说起来就是“镰仓”,这不是好事情。这说明他们的珍藏,几百年来,其实没有增加;
4,李雪曼,席克门,甚至高居翰,1950年代开始,就可以在日本大面积、便宜的收取佳作,就此装备了好几个博物馆。高居翰在数年前的杂志上还很高兴的讨论这个问题。但是,他们那个时代,面对的日本收藏家,年纪和他们差不多,很多人是真喜欢绘画,所以不展示,不出售,他们也没有办法;
5,从本质上说,我们今天在日本“收回”中国早期绘画,其方法,与上述几个美国人其实是一样的道路;
6,对我们来说,有利条件在于,日本一代年轻人,整个不喜欢中国绘画!真是天助中华!
7,高居翰发现了这个苗头,但是他有点没有精力做这个事情了。收藏需要年轻;
8,1945年以来,日本的中国绘画,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剧烈减少。1945-1985,主要是流往美国。2005-2010,主要是流往中国;


作者: 鲲鹏    时间: 2013-9-18 17:23
宝库,感谢奉兄!!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7:43
本帖最后由 奉橘 于 2013-9-18 18:13 编辑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4:47
日本的局限——在对待中国绘画问题上的局限

1,希望这个帖子不要火;

说说这几年在雅昌的感受

1,到这里来之前,我是谁也不认识,大家都是在这个平台上开始接触的。现在是有朋友,有敌人,有的依然是网友。


2,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如果是靠学术吃饭的,那必须发表论文,不发表没有办法。对书画来说,各处发表的论文,其实就是免费的金钱,这个道理大家懂吧?如果不是追求学术,谁去把自己研究成果公布呢?


3,每个人的藏品,如果价值100万,你购买的时候,也花费了100万,那么说明你的知识等于零蛋。


4,如果你花了100万,目前藏品价值50万,说明你的知识,价值是负的50万。不要说你赔钱了,其实就是你的知识是负数。


5,如果你花了100万,目前藏品价值200万,说明你的知识,价值100万。


6,在这个情况下,谁愿意在这里说自己的知识呢?知识就是金钱。


7,在竞争的环境下,谁愿意说出自己的购买方向呢?方向就是金钱。


8,说实在话,在《重现》出版之前,我也不愿意公开的说,我在收藏哪一类绘画。出版之后,我同样没有想到,我说出来以后,似乎并不影响我继续大肆搜罗。


9,至于书法类收藏,我更加不敢说,说了就引起大家注意。


10,但是,既然在论坛玩,完全不说自己收藏什么,也不可能,所以还是会把自己的真实研究方向,收藏方向,在这里透露出来的。


11,如果我买了一堆“假货”,那么着急的,应该是我的朋友们,高兴的,应该是我的敌人们。。。。。。现在情况相反,我的敌人们,看到我买“假货”他们就生气。不解中。。。。。。我即便告诉他们,我准备收藏什么,他们依然在不解中。


12,每个人面对的市场是一样的,信息是透明的,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异?世界观是一方面,性格是一个方面,学习知识的能力,算是第三个方面。

13,所以书画论坛里面,交流还是很困难。即便是一些简单的以前的拍卖信息,一旦发现一些东西,也不太可能在这里完全公开交流。

14,综合以上情况,我发现,这个论坛,其实有点像一个“机关单位”。真是想不到的事情。

15,和股票市场其实完全不一样。我们这里看不到股评家。或者我,我来股评一下,《砥柱铭》真迹!然后就会出现一些人,不发言的说,确然!还有出现更多的人,发言说:那个赝品你也当真迹?双方观点,几乎到死之前不会变化的。

16,敌人是如何树立的呢?很简单,你问他,论文,藏品,创作,三者有啥?然后就此开始恼火,或者说恼羞成怒,就此开始成为敌人。当然啦,你如果再把他的图片揭穿了,再把他的“吾友”揭穿了,敌人就树立了。

17,不要对号入座。我说的情况,以事实为依据,不以推测为依据。

18,我几乎被迫成为书画职业人员,想说自己没有职业从事书画,也难说得过去。

19,pk 博物馆,应该是每一个藏家的最高愿望。

20,书画鉴定,分为几个大阶段,中国是这样的,美国也是这样的,虽然具体情况略微不同。目前是进入到与谢稚柳他们不一样的阶段。  



21,鉴定毕竟需要一些才能,这类似于任何学科。

22,如果你不知道教科书的说法,是怎么来的,是如何构成的,那么你肯定无法突破教科书的笼牢。

23,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从事收藏的,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进行学术研究的。譬如说,曹操墓,这个东西,不是我的专业,但是,我第一时间感觉这是真的,没有疑问。后来看到几个学者费劲考证“格虎”来自哪里,“常用”来自哪里,我更加明白那就是真的。信息本身可能会有不确定,但是展示这个信息的渠道,确定而且珍贵。我回想我的鉴定,应该不是通过直接信息判断的,而是通过信息各方面的“质量”判断的。有时候一丝信息就足够了。但是透过一丝信息鉴定能力(这需要一点点的本能),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这其实也是逻辑能力的体现。

24,我一般不说人家的藏品(林散之除外,这个我有公开声明的),
现在的情况,恰恰是其他人。在无知识情况下,横加干涉我的藏品。


也就是说,
是其他人在影响我的道路,不是我在指责其他人的道路。


对否?哈哈。。。。。。。。。。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8:15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7:43
说说这几年在雅昌的感受

1,到这里来之前,我是谁也不认识,大家都是在这个平台上开始接触的。现在是有 ...

前几年我看到任何扇面都不看,
因为扇面作品,
最早也就是明代中期。不是我主攻范围。


后来看到几个董其昌扇面,
买了,
才略微关注。
但是我指出的董其昌方向,我看对大家也没有帮助。


我不是广谱律师,
不是那种,
你来问啥,
我都能给你点药方子的人。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8:18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8:15
前几年我看到任何扇面都不看,
因为扇面作品,
最早也就是明代中期。不是我主攻范围。

我今天看到有专家说,
明代官窑也是需要传承有序。


我差点喷了一电脑水,
瓷器上没有办法盖印章,
如何传承有序?


只有没有出过故宫的东西,
才是真品?


脑子灌水了吧?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8 18:23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8:18
我今天看到有专家说,
明代官窑也是需要传承有序。

王原祁比黄宾虹强,这一点有人反对吗?

这两个人画画方法一样的。


完全可以比较。


我只是看到王原祁不被评价,感到不公平。。。。


徐邦达最喜欢的就是王原祁。


这一点不能忘记。。。。

林散之直到遇到王铎,才找到书法门道。


黄宾虹也差不多,差不多。。。。

差不多的意思是,黄宾虹靠王原祁,才知道如何画画。

1,1992年底的展览,是黄宾虹真迹第一次大规模展览。

2,1992年,那个时候我的想法与诸位差不多,恨不得像范曾一样,说古来画家,范宽与黄最好。

3,诸位一些说法,都是我在2000年以前的,2000年,我把这些想法体现在文汇报笔会的一篇文章中,那篇文章,我以为,诸位文雅人士,至今也不能超越。

4,你选择的道路,才是决定你一生成就的最关键点,与其他无关。
1992年时候,
我算是出了浙江省博物馆的人之外,
第一批看到这批真迹的人。


然后这批真迹在南京、杭州巡展,
我是粉丝嘛,
所以都看到了。


说实在话,
佩服是佩服的,但是疑问也有。


后来疑问解开了,
先是看到黄宾虹早年“行状”,
后是看了上海博物馆的王原祁展览的立轴,以及,2009年春天嘉德拍卖的王原祁也看了,
于是明白了。


你们慢慢哈黄吧。


顺便出个问题难一下你们,
你们说,黄宾虹晚年山水中,每一件具体作品,各个元素的必然性成分,大吗?





作者: 醉壶缘    时间: 2013-9-18 23:26
实在是好东西,深入、严重地看完!灰常灰常的感谢!!!!!!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3-9-19 08:00
又一刘迷产生了呵呵
支持!!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1:37
醉壶缘 发表于 2013-9-18 23:26
实在是好东西,深入、严重地看完!灰常灰常的感谢!!!!!!

昨天一个做生物的,
跑来聊天,
说把最近20年来,某个领域论文,都看了一下,发现全部是错的。


我们有些吃惊,
问此人,错在何处,
此人说,一切都不具体谈的话,即便他们的结论是对的,但是论证过程数据不够,因此,就是错的。


希望这个回答,
能够让一些人觉得好受一些。


自然科学已经如此了。

鉴定也要达到这个水准,
就是别人可以重复你的鉴定过程。

这个意思,
我已经多次文章中表达过了。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1:41

关于服饰,
我现在思考的清楚很多。

写了一篇小文章《鉴定就是阐述排他性》。最近印出来。


服饰问题,
就是无法阐述“排他性”。。。。这就是最大问题。。。。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1:56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1:41
关于服饰,
我现在思考的清楚很多。

春眠说过,没有正确的金钱观的人,不能与之交往。


这个话很正确。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1:56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1:56
春眠说过,没有正确的金钱观的人,不能与之交往。

学者和骗子有啥差别呢?


学者东西,看了没有用。。。。


骗子的东西,看了就把你骗住,然后你大胆的出去骗人。。。。


这就是差异。。。。。。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2:10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1:56
学者和骗子有啥差别呢?

一位称得上一代名师的人对我说过,
找好的老师固然很困难,
但是,找好的学生,那就难上加难。


因为老师在明处,学生在暗处。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2:23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2:10
一位称得上一代名师的人对我说过,
找好的老师固然很困难,
但是,找好的学生,那就难上加难。

我写书了,
这个你不知道?


我写的书籍,20年内应该没有人能超越。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2:24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2:23
我写书了,
这个你不知道?

当年大多数的论文,
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什么叫进步?


看出前人的论文,不完备,这就是进步。


一处铁证,当然可以枪毙全局,
但是,枪毙全局,就意味着全局无一处是对的,
这一点,
前人估计完全忘记了。


这就是我说的,前人逻辑上的完全疏忽。


他们应该在论文上有全面阐述的章节。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2:26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2:24
当年大多数的论文,
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你们是干啥的?


《八十七神仙卷》是什么玩意?宋以后的复制品。


《朝元仙仗图》是什么玩意?如果不是徐世平忙着原大复制,送到杭州展览过,你们谁能体会到这件绘画的优点与缺点?


那张漆器绘画是什么玩意?难道当时绘画艺术,就那个水准?


三件东西,混为一谈,还水平?


难道图像比较就没有学术约束吗?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2:26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2:26
你们是干啥的?

知识值钱,知道吗?


不交钱给我,我干嘛教你知识?


过去拜师,磕头加交钱,外加一辈子不背叛,你做得到吗?


做不到的话,干吗问我知识啥的?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2:27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2:26
知识值钱,知道吗?

我判断人很简单,
第一,看他是否有论文。
有水平的人一定有论文。全世界大学,用论文为难教授,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看他是否有藏品。
有藏品的人,可以从他的藏品,判断其眼光。
藏品比论文低一级,但是比没有藏品好很多。


除了这两点,其他判断,都不是很可靠。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2:48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2:27
我判断人很简单,
第一,看他是否有论文。
有水平的人一定有论文。全世界大学,用论文为难教授,不是没 ...

学术道德,
就是对没有学问的人,无情批判!
这就是最大的学术道德。


如果与诸位无原则互相吹捧,
那不仅是没有学术道德,而且可能是没有道德。

这是最大公无私的道德。


你以为我不会与各位互相吹捧?
我是记者出身,不要忘记这一点。


但是与你们互相吹捧,
就坏了一代学术风气!


我说了,
您有论文,有藏品,就贴上来,大家可以看一下。

如果都没有,
那么无法判断您的水平。

因为你们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你是谁。

我确实在做宋代绘画史研究,
有重要资料我不知道,
那就是我的错误,
但我担心,你说的,是否是重要资料。。。。。。

如此回复,满意否?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2:50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2:48
学术道德,
就是对没有学问的人,无情批判!
这就是最大的学术道德。

当然不会把所以信息都作为资料,
我主要还是做卷轴绘画,
《宋画全集》的编辑也是以这个为范围的,
绘画是主体当然是这个。


但是我还是因为研究方法的原因,
任何有关资料我至少感兴趣看一下。
譬如说岩山寺壁画,这就是一流画家的作品,我当然重视。


我每年看《文物》杂志一次,
就是年底的时候,
其他时候,
没有时间看。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2:54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2:50
当然不会把所以信息都作为资料,
我主要还是做卷轴绘画,
《宋画全集》的编辑也是以这个为范围的,

这些图片显示的信息,
不可能有人能懂。


艺术史就是这样的,
你有独特的资料,有时候就是很垄断的。。。。


这个垄断可以保证其他人不懂。。。。。


历史学研究有时候也是这样的,
新资料的威力相当于原子弹。。。。可以摧毁以前认为不可能摧毁的堡垒。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2:56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2:54
这些图片显示的信息,
不可能有人能懂。

苏东坡说,文章如黄金美玉,市有定价。


我贴文章出来,
从来不怕人家评论。


我要是画画,
你说我不成,我不多说。。。。


我要是写文章,
你说我不成,那你只能下来写一个了。


你看到学者在街边靠文章摆饭堂吗?你去吃饭?没有吧?




为啥学者开会不让外人进来?你不懂嘛!所以不让你进去。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3:10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2:56
苏东坡说,文章如黄金美玉,市有定价。

在我看来,
争斗是存在的,争论是不存在的。


这里搞来稿去,主要因为,这里有几个小人,
几年来,不仅不学知识,
还整天嫉妒别人买东西。


几个小人的根本逻辑是:
既然他们买不起东西,那么买得起东西的,当然就是买假货的。


这样他们几个就平衡了。


支持这个逻辑的基础逻辑是:
1,古往今来真迹很少,怎么可能还有呢?
2,市场是无比强大的,市场不可能有漏!
3,古书是一定要相信的。
4,目前的一手资料,完全可以视而不见,当资料不存在。
5,真迹与非真迹是搞不清楚地,所以,这几个人,可以把他任何看不懂的东西,说成是假货。


如果你几万买了一件好东西,那一定是假的(不说假的,他要痛死了);
如果你几百万买了一件好东西,他估量着他反正没有这钱,也就认命了。


本版很多争斗,
主要不是来源于对真理的向往,
而是来源于一些人对金钱思虑不得之后的捣乱。


因为通向真理的道路,是很明显的,
学术界早就讲清楚这个问题了。


通向金钱的道路,
哈哈,
是有些人永远不知道的。




争论的主要目标,
都不是这几个小人买了什么(他们什么也买不着)。这是很重要的现象。


而是这几个小人,
看到其他人买了好东西,无比嫉妒,
如果不嫉妒,
很简单,那他们应该很开心!因为他们的对立面,浪费金钱了嘛!


问题在于,
当这几个小人看到他们的对立面“一再浪费金钱”的时候,
他们表现出无比的剧痛!


看起来就是他们自己损失金钱那样剧痛!


这样的剧痛难以忍耐,
所以一定要说出来,
要公开骂娘,
他们才能缓解一点这样的剧痛!


这样的小人剧痛,
导致了本版存在争斗。不存在争论。


本版水平高的几位网友,
素来彼此很和气。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3:17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3:10
在我看来,
争斗是存在的,争论是不存在的。

只说“临场鉴定”,
在拍卖预展,
那个特殊气氛的场合,
如何鉴定,成为一个新话题。

很多人看到人家买回来的东西,
也有点恍然大悟的样子,
但是拍卖之前,
你能看得准吗?

为啥看不准?

那个预展现场,为啥这么影响鉴定?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你?


其实,预展现场就考较一样东西,
就是看你是真懂还是假懂。

你不是真懂,
就只能看那些“开门”的东西,其实就是人云亦云啦。


要么你买不到,
要么买下来,很贵。


随着市场发展,
很多人逐渐变懂,那些原来不“开门”的,后来由于认识的人多了,也“开门”了,
譬如说,《砥柱铭》就是这样的,
于是很多不开门的东西,
后来变得很昂贵,
与此同时,
一开始就“开门”的,不一定再次有很大空间。


这个符合投资原理,
当你没有知识,并且不冒险的时候,
那么投资回报很一般。

所以,
对我来说,
绝大多数人的开门,
对我来说,
除非绝对精彩,否则,我肯定不买。

如果我买那些东西,
就是以己之短,击人所长。

怎么能用资金追大开门的东西?

世界富豪才可以这么做。

终于把自己在拍卖场泡成了老油子,
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一笑。
拍卖场的牛人是什么?


那就是:
买到应该买到的,
绝对不能买到不应该买到的。。。。。。

现在回想起来,
大家似乎都没有说一个简单的道理,
就是拍卖场上,
大约只有30%左右的东西,
是当时就不会亏本的。

那你得等得到这帮傻人眼光,在你买进的那个点上进步。


也不容易。。。。


绝大多数人是如何看真假的呢?


我现在才明白,
就是看过一本中国书法史,
就会看所有中国书法的真假了。


我不仅仅是晕菜。


真是想不到啊,
想不到啊。。。。。。。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3:29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3:17
只说“临场鉴定”,
在拍卖预展,
那个特殊气氛的场合,

有人说嘉德四季都是“老仿”。


他们说的意思有三层,
1,老的,
2,仿的,也就是说,不是真迹,
3,“都是”老仿。




我经常去嘉德四季买东西,
我的看法是,
我不是鉴定委员会的,
我不管这个里面有多少仿,
我只要买真迹就可以了。


如果有人说,
“都是”老仿,
我只能笑一笑了,这个嘛,哈哈,你可以这样认为,甚至坚持你的观点,
但是在我看来,
这个看法,就是你完全看不懂的表现。




其实我坐在嘉德四季场子里面,
也是冷笑连连,
看有些人在瞎费钱,
不懂鉴定,来烧什么钱?


但是后来我改变了态度,
就是不去现场,
这样我不看那些人笨蛋要死的出价,
我就心平气和的买东西了。

也许有人说,
那些人也是这样看你的!


我当然知道他们是这样看我的,
但是我的理念与鉴定,已经有全面文字表述了,
我不想重复了。


那些人,却连一篇文章都写不出来。哈哈。。。。

我觉得有些人真是好笑,
一定原地踏步,
真是好笑。


古今不少寓言,
我本来以为是笑话,现在看来真有其人。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3:36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3:29
有人说嘉德四季都是“老仿”。

保利春拍的精品展览,
也是北京的亮点。


《砥柱铭》在轻松的展览中。。。。。。。


昨天在保利,仔细看了原作,
法度森严体现在整卷作品往复回旋的笔法,
而这种回旋,
不俗气,
相反,却让我感到有丝丝风气从字里行间透出,
真是一件真迹奇品。


每一个字都曲折婉转,让人看到黄山谷的匠心,这与他的诗词是一个路数。
这么长的大手卷,可以吸引人慢慢看完,还想再看。


新笔淡墨,写在比较好的竹纸上,
与绵纸上效果确实不同。

从纯粹价格来说,
我们看到启功了。


但是你让我掏一分钱买启功,
估计也是不可能的。


我相信一点,
就是我看不好的东西,
早晚要跌。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3:54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3:36
保利春拍的精品展览,
也是北京的亮点。

时代风尚?

董其昌于书法,
有韩昌黎对文章的贡献。

董其昌可谓“书起八代之衰”。


有重大贡献的。


八大山人,王铎,何绍基,都是学董其昌的,


张宗祥,徐邦达,启功,也都是学董其昌的。


任何人都可以否定我的意见,只要他有文章。


没有文章的人,再加上在这里一定要与我“讨论”的人,
我就比较头大了,


要说王铎学董其昌,你没有资料,请教我,这个我可以理解。
居然问我八大山人为啥学董其昌,
大家说,
遇到这种问题,
我还可以与之讨论吗?

我的资料值钱,
真的值钱。


八大?你看过八大学董的作品吗?你怎么敢说没有查士标像?我估计你没有看过。


你还处于基本出版物不熟悉阶段,还说啥呢?

就是想告诉大家:诸位距离认识董其昌,还很遥远。。。。。

现在我看到人家在鉴定中,说到“笔墨”两个字,
我就头大,
相当于听到党员开会,有人张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谈起。


董书法啥时候贵起来的?


去年。


为啥,
因为有几个聪明人,
在嘉德预展看了《神龙感应赋》,
抓在手上一看,
马上明白以前犯了多少错误,
马上回头,
于是价格就起来了。。。。。


我也是抓在手上一看,
心中那个打鼓啊。。。


《龙神感应记》,过于开门,
以至于很多人大惊失色。

那是真迹,
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样的东西居然是真迹,
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4:19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3:54
时代风尚?

董其昌于书法,

现在很多东西,
都还是第一次拍卖,
人们对他们的认识,都还处于“蓦然相遇”的境地,
知识好一点的,
就会发现“原生态”的拍品,运气好的,可以“获得之”。


知识差一点的,
就会在未来醒悟过来,后悔不迭。


知识更加差的,
就会一直以“艺术史界民主人士”自居,对所有的问题提出反面意见。


当所有东西,
都上过一次拍卖场的时候,
这个时候,
市场,知识就不再很需要“认识原生态”的能力,
而是更加喜欢那种雕虫注解式的人物。


我们大家拭目以待。。。。。


不仅仅是一些古画,
需要原生态认识,
就是董其昌、何绍基这种书法早就出了大名的,
其实也是需要“原生态认识能力”的。。。。

西方绘画的一些高价作品,
往往是第二次拍卖时候形成的,
譬如说,
1950年的毕加索,3万美元,很贵了,
2006年时候,就可以卖到1亿美元。


后面的信心,
来自于对前面的信心。

“生坑”,哈哈,也有点这个意思。


生坑总是出现一些让人大吃一惊的东西,
哈哈,
这个道理,
玩古董的人都懂,
搞书画的却很多人不明白。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4:26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4:19
现在很多东西,
都还是第一次拍卖,
人们对他们的认识,都还处于“蓦然相遇”的境地,

“当代艺术”的价格形成真相——推理

请问,
2000万人民币以上,
买一件当代艺术——譬如说,几个金刚的作品,

那么,
假如作为投资,
准备到什么价位再卖呢?

我是做古代艺术的,
我知道,
2000万的古画,
要下手的话,需要考虑的最基本问题就是资金流动问题,而不是是不是“涨价”的问题。

只要不是赝品,
2000万的古画,肯定会涨价的,
不是今年明年,
不知道是哪一年。

当代艺术,
购买者在想什么?

钱多到朝水里面扔?

然后我又想到一个更加有趣的问题,
那就是“谁在卖出这些作品”?

你卖的?不是,
反正也不是我。

明白了,可能,都是一些“西方”画廊在卖出来。

假如你手里有5件刘晓东,
香港嘉士德会一次=性=同意拍卖吗?

谁都知道,不会同意的。
我自己假如是西方画廊,
这样一思考,我马上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我花费2万美元,
买进三张刘晓东,
10年以后,成为4000万。

这个,哈哈,军=火=商和毒=品=交易也没有这样=暴=利。

可见这是不存在的行业,
不相信,
你们谁去试验一下。
一个简单的推理就是,
假如刘晓东可以涨这么多,
那么,
当初画廊为啥不买进100张?或者全部买断?

垄=断的市场是最高利润!

画廊为啥不敢于=垄=断?

哈哈,这样一询问,就知道,问题在于,
那几个价格,
只对应于某些画廊的那几张画。

为啥说,我明白这价格形成机制了呢?

因为,
哈哈,我马上要涉足当代艺术。

而且,异=常=恐=怖的在于,
这个“当代艺术”的市场,与“古代艺术”居然没有相关性!

也就是说,
当代艺术与钢铁的价格联系,
也许都要超过与古代艺术的价格相关性。

这说明了啥?

经济学理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不需要我来回答了。

水很浅的,
简单到什么程度呢?

简单到这程度:我买的东西,10年以后,一定是天价。没有任何风险。

这个话我说得明白吧?

但是,只有我买的,才会天价,
各位收藏家,
手中的,
可能还是原价。

我们家都是搞=金=融的,而且涉及=美=国=金=融,
所以我突然明白这些“价格”哪里来的。
我都说了,
答案就在上面我的文字中。

要有悟性。

请问,
在什么情况下,
我现在买的=屁=都不值,或者只值得一个屁的东西,
10年以后,成为天价呢?
而且,只有我买的东西,才是天价,你们买的一个人的作品,依然是原价。

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这个事情,
那就是那个事情,
在“当代艺术市场”中出现了。

当代艺术市场的真相就是,
你如果掏个几千万,,
当然可以买到真迹,市场等着你来呢。

你不参加,
不掏钱,
那些掏钱的人,也赚大钱。。。。

而且,
市场上有的是人跟他们=屁=股后面,
吹捧。

画家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是他们绝对不敢说出来,
于是他们装“=傻=”。

这就是当代艺术品市场。

任何一个大笔买进当代艺术,那种拿几千万,玩一张的人,
绝对愿意换成等价的,或者7折价格的,古代艺术品。。。。

6折,估计也没有问题。。。

你愿意把你的股票,
7折换成其它股票吗?你疯了吗?

但是,当代艺术品市场就有这个现象,哈哈哈哈哈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4:38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4:26
“当代艺术”的价格形成真相——推理

请问,

究竟什么是捡漏

如果一个人卖,
一个人买,
买到了超值的物品,这个物品是“比较开门”的,应该说这就算是捡漏了。


如果全球的大拍卖行,
举行拍卖会,
绝大多数买家都用各种方式参与了,
你买到了超值的东西,
这就不是捡漏了,这就是你完全胜过其他人。


因为在上述拍卖中,
应该出现的知识与资金都已经到场了。

大规模捡漏,
那就不是捡漏了,


就好比,
多次运气,反复发生,
那就不是运气可以解释的了。

不能把艺术市场上所有获利行为都定义为捡漏。


捡漏还是需要明确定义的。


我现在买一块地,
5年以后翻番,
这不是捡漏,这是正常市场获利行为。也有可能赔本的。


捡漏的概念,应该不包含赔本的可能。否则就是正常市场行为。。。

我以前买的林散之,
都涨10倍了,
去年买的林散之,也涨三倍了(这一次我自己都觉得奇怪),
但是这应该不是捡漏。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7:11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4:38
究竟什么是捡漏

如果一个人卖,

今天总算发现一个天下秘密,谢稚柳等人,与金庸是互相呼应的

《鹿鼎记》等书籍中说,
入了少林,
武功需要循序渐进,
1,少林长拳,
2,罗汉拳,
3,伏虎拳,
4,韦陀掌,
5,散花掌,
6,波罗密手,
7,金刚神掌,
8,拈花擒拿手,
9,般若掌,
10,易筋经。


好了,
这就是金庸说的“少林之路”,
哈哈,
估计这里的人,
谢稚柳书籍,未必阅读过,金大虾的书籍,一定阅读过,
哈哈哈。。。。。就此中毒!


金大虾还是文明的,
他的忽悠人的同时还告诉大家,
凡是第一主角,
都不是这样学出来的。


哈哈哈。。。。


确实,
如果从近现代,
民国,
晚清,
八怪,
四王,
金陵,
华亭,
明代四家,
这样一路搞上去,
摸到宋代,“略跪门闩”的时候,哈哈哈哈,,,,42年算是轻松的


用统一标准嘛,
用钱来衡量嘛!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7:30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7:11
今天总算发现一个天下秘密,谢稚柳等人,与金庸是互相呼应的

《鹿鼎记》等书籍中说,

其实,苏北,尤其是淮安一带,
在16-18世纪,
是中国最富裕的地方,
因为那是中国最富裕的人的聚居区,
淮安河下,
听说过这个地方吧?

相当于今天的纽约曼哈顿,
知道伐?

所以,
看问题要有历史眼光,
当然,
淮安河下那帮富人,当年一定也歧视外地人来者,哈哈。。

这张画,
其实首先一个问题就是,画面为啥这样拥挤?

这是问题,不是“疑问”,
问题解决了,
面貌就清晰了。

为啥???

第二,这个地方,出现了桌子与榻一起出现,
这是很容易一起出现的东西吗?
只要一起出现,
就说明了啥?这也是一个显然的问题吧?

第三,画面为啥地面那样竖立起来?
这个环节看起来很舒服?
不舒服吧?
为啥?
阳货应该能回答这个问题。

类似这样的问题,首先得提得出来,然后能够回答,这样,面貌就清晰了。。

凡是真迹中出现规范的桌榻组合,
那就非常好地给此画时间,大幅度所小范围了。

面对单个元素,
最好不要下判断,
所以我一口气先说了三个疑问。

其实此画中疑问很多。

所有疑问出现在一张画面上,也就是大量特征出现在一张画面上,
就是概率出现交集,
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概率。
这是一件没有疑问的宋代绘画,
但是其中的内容,
却非常复杂。

这张画,
大致上境界是,
第一层:满头雾水,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
第二层:觉得很清楚啊,可以看得很清楚;
第三层:觉得有疑问,到处都是疑问。这张画能看出几个疑问,也是水平的展示;
第四层:与现有作品找到联系点,依托点,感到不完全在云层中飘;
第五层:疑问全部消失。
书画鉴定当然可以表现为模型,变量。。。。。

题跋本来用处就不大。

只有极端的例子,题跋才有用,譬如说《清明上河图》。

其实,
现在即便没有题跋,《清明上河图》一样可以确认。。。。

这件绘画,
来源于五代,
所以,
地面是那个样子的(你帖过一篇台北故宫的文章,还记得么?),
桌榻组合,是那个样子的,
拥挤,是那个样子的,
等等。。。。

但是树叶是南宋的,
所以是南宋摹五代。

题材,就是上海博物馆那个杜堇四屏(ankan 已经指出了),
但未必是18学士。

吴湖帆他们,都被其中一些五代的元素搞糊涂了,
所以说来说去讲不清楚。

如果是龙泉荷叶盖罐,
那确实是南宋才有,
但是画中的荷叶边盖罐,
一个兰颜色,一个红颜色,
不是龙泉。

对吧?这个不算细节,非常明显的不是粉青釉的东西。
这个怎么解释呢?

于是,
让我们思考,
荷叶边?
类似装饰是什么时候?

很简单,
北宋早期定窑,就出现过器物的边缘,类似的装饰。

这个不需要我找图片了吧?
塔基出土的东西太出名了。不需要我来了。

如何?
我这个人哪,不懂瓷器的,随便说说
在家具历史中,
榻是一种逐渐被淘汰的家具,
高桌子是宋代才逐渐流行的家具,
而且从装饰上看,
高桌子也是有先后的,
所以,
不能简单的说,很流行。。。。。

你得有真迹证据,才能说很流行,
否则,
就是我说的,画中出现这种组合情况很少。

画面拥挤,
地面突然竖起(不是反透视),
这其实都是五代特征,
这个画家摹写的时候,
保留了这样的特征。

五代绘画普遍“厚重”,这张画设色轻薄(荷花、树叶等环节看得非常清晰),
因此还是南宋画,
但是底本在五代。
所以,
这件绘画,
不能说看上去“没有疑问”,
因为这和南宋画完全不一样。

非常的不一样。

但是如果你把不一样全部解读成“明代”,那真是完蛋了,
因为你在解读的时候丧失了基本立足点。

其实只要解读了画面中那些让吴湖帆等人感到不安的地方,
这张画确实价格不止600万。。。

从这件绘画中,
我学到最多的东西是,
如何准确地说出疑惑,如何想办法解读这些疑惑。

而且,
宋人学五代画家的东西应该不少,
可惜现在留存太少了。这是一件珍贵的留存。

我好像一直在说一个简单的道理,
就是这张画,
没有印章,一样可以鉴定。

但是如果没有地面的角度,没有桌榻结合,没有那么拥挤的格局,
那么这件绘画,倒不好鉴定了。


所以,
印章本来就与此画的“暗含内容”无关。

这是一张南宋画,
是异常简单的事情,
但是我如果问,一张南宋画,为啥那么拥挤?为啥地面角度如此奇怪?为啥发生这样的桌榻结合?
估计大多数人就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这也就是前辈鉴定家遇到的困境。

我们今天看到了更多资料,
所以才可以说,这是南宋摹五代画。

于是画中疑问就迎刃而解。。。。。。

我的理论模型出现以后,
自然会找到更多的宋画。

就好像,
《明式家具珍赏》出现以后,
全国都能找到紫檀、黄花梨家具,直到最后被淘光。
[attach]1338994[/attach]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7:34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7:30
其实,苏北,尤其是淮安一带,
在16-18世纪,
是中国最富裕的地方,

十五年拍卖心得

前一阵子与不少朋友说过,
现在与网友分享。


第一,真迹比原来想象的要多。王铎有将近1000件,这是原来想不到的。董其昌有多少?我不好意思说我的判断。不仅古代绘画,连林散之这样的书法家,真迹也比原来想象的多。
第二,真迹是复杂的。决不是原来看博物馆,看教科书那点知识能对付的。


所以,
如果你的知识,还停留在15年前,
那就要自己考虑了,是否已经被远远刷在时代后面了。


其实,
真买书画的人,
谁理别人说啥呀?买还买不到呢!

一个超级老手,
听说有人研究王铎,满脸诧异:王铎有啥好研究的,打开来就知道了嘛。


然后我说董其昌,
此人立即一脸苦恼,不好说啊。。。。反正他家的是真迹,别的他不管。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8:51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7:34
十五年拍卖心得

前一阵子与不少朋友说过,

画图内外皆有音


——《重现》自序




刘九洲




很多人对于我选择宋画作为收藏的主要方向,表示惊讶,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作为收藏者,首先要考虑的是藏品一定要足够的“动人”,不动人的艺术品,收藏作甚?
宋画在所有中国绘画中,甚至在所有中国艺术品中,具备无可比拟的“动人”。为什么宋画“动人”?有人会说,“宋画技巧登峰造极”,也有人说,“宋画完美的体现了自然界”,在我看来,这些是一些表面的现象,从本质上说,宋代画家,似乎更加懂得什么是“绘画”。
把宋画与“自然界”进行直接对比,就会发现,把真实山水的各种美丽元素,哪怕是通过电脑拼合起来,依然比不过“宋代山水画”,花鸟画也一样。但是照片完全可以拼合成一件西方的“风景画”。这个差异显示,宋代画家通过他们的头脑,把自然界的美,转化为绘画之美,“绘画”已经部分脱离了“物象”而独立存在。
宋画既不远离物象,又不完全依赖物象,每一张宋画,都是一个理想王国。
正因为如此,宋画才“动人”,宋画才“不朽”,宋画才“容易鉴定”——因为其特征明确,宋画才“值得收藏”。宋画作为10世纪晚期到12世纪人类的最高审美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后世对宋画极其重视。明清以来,文人、收藏家以宋画收藏为“正经”,以明清绘画为“诸子百家”。进入20世纪,世界各大博物馆在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方面,无一不将宋画作为首选;在收藏界,如果讨论收藏家的成就,往往以其宋画收藏作为首要指标。到20世纪晚期,绝大多数宋画已进入各大博物馆,新一代藏家,往往已经不再“梦想宋画”,因为从表面上看,宋画已经难以寻觅。
但是人们似乎忽视了一个新的机遇,在博物馆公布了宋画图像之后,人们第一次可以把世界上绝大多数宋画图片,汇聚一堂对比研究,这就为寻找未被记载的宋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2001年秋天,我意识到可能存在这个机遇,于是,开始追寻和研究宋画。密歇根大学图书馆与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图书馆,为我提供了堪称充裕的图片资料;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几乎免费的交易信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拍卖行大量出现,拍卖行在全世界范围内深入寻找拍卖品,众多的古画被抛向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依靠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依靠众多艺术史学者的鼓励,我花费8年时间,成此《重现》,这个书名,意为这些古画“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本《重现》既是献给读者的,也献给那些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们,我相信,《重现》是感谢他们的好礼物。


能够寻找到这些绘画,主要依靠鉴定的力量,鉴定,其实就是知识。
在鉴定中,又依靠“风格判断”,这是一个说来容易做来难的事情。有的人听到宋画,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是哪著录过的?如果没有著录,马上采取怀疑的态度。甚至一些学者都不自觉地说,当一幅宋画在流传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找不到收藏家,他们就会感到不安。其实,学者应该具备科学精神,把存世宋画统计一下就会发现,每一个时间段都可以找到收藏家的宋画,不到存世宋画总数的10%。
整个20世纪宋代绘画艺术史,就是一部发现真宋画的历史,就是一部摆脱著录、摆脱传说、摆脱谬误,走向以风格为主要依据构建艺术史的过程,这也就是本文题目所说“画图内外皆有音”的含义。鉴定不能只听到画面之外的声音,画面本身才是最可靠的声音发源地。
在20世纪初期,多数宋画收藏在清宫,学者看不到图像,依靠著录这种“画外之音”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自从清宫收藏逐步流出,学者、收藏家始看到宋画大致面貌,在这些宋代图像之间明显存在密切联系,这就是依靠图像可以鉴定的客观历史依据。1940年代以后,东西方新一代依靠风格鉴定的学者成长起来,张珩、谢稚柳、徐邦达、傅熹年等,从实践出发,参照西方艺术史学新观念,强调书画鉴定主要依靠风格判断,为各大博物馆建立了符合学术发展水准的藏品。西方新学者罗樾、席克门、李雪曼、高居翰、班宗华等或在学术领域,或在博物馆领域,依靠风格判断,获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这些重要学者强调的“风格鉴定”,至今还没有被普遍运用,依然有人不自觉地放弃图像比较,退回到“鉴画靠听音”的时代,令人困惑。


《重现》能够出现,在鉴定中,除了坚持“依靠风格鉴定”的道路,还强调对绘画本身“艺术水准”的判断。笔迹学之所以不能替代艺术品鉴定,就在于,艺术家存在“高超的艺术水准”这个异于常人的客观事实。在任何时期,艺术家不可能脱离艺术史的大背景、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高水准的艺术品一定是大艺术家的作品。
只有在高水准的基础上,才谈得上风格。譬如说,体育中的跳高项目,如果一个运动员跳过了235厘米的高度,那么,即便他蒙面跳高,根据其跳高动作,要辨认这个运动员是谁还是很容易的,因为全世界只有几个人可以跳过这个高度。相反,一个人如果只能跳过180厘米的高度,即便没有蒙面,也可能完全认不出这是谁——哪怕他的跳高很有“风格”——但是他的水准太低了。
强调“艺术水准”,就是强调依靠艺术品自身规律判断艺术品,就会在研究中,大幅度缩小候选范围,大幅度靠近真理。
如何判断艺术水准的高下,显然又成为新问题。这在我看来,没有任何讨巧的道路可走,入门的道路,就是谢稚柳说的,“首先要精通一家”;登堂入室的道路,就是要把存世所有相关绘画全部“背”出来——我是说把图像背出来,不是把著录背出来。“背”下全部相关图像,才有资格讨论一件艺术品水准高,还是低。
我们依靠现有图像,作为鉴定的基础,但是我们不期待下一件宋画真品,与现有图像完全一致。真品是一种可以扩展现有艺术史知识的东西,因为,这些真品的作者——大艺术家,一定会创造、展示一些新内容,而不是重复。因此,图像对比的道路,也不要走进死胡同。


是否能为宋代“佚名画”找到作者,几乎所有人都关心这个问题。如果佚名画艺术水准高、艺术特征明确,而文献记载、研究比较详细,那么完全可能找到佚名画的作者。不独《重现》展现的一些藏品如此,为各博物馆宋代佚名绘画寻找作者的案例,将出现在我的《宋画史稿》中。这里,可以举一个最近的事例简要说明,中国嘉德2009年春季拍卖的南宋画《瑞应图》,很多人对其“佚名”深感可惜,其实,根据此画的题材、绘画属性,已经把作者的可能性限制在很小的范围了,如果再结合其它宋画综合研究,《瑞应图》的作者可以确认是南宋第一代宫廷画家李从训,他是我们熟悉的画家李嵩的养父。
但是,如果某些佚名绘画的艺术水准不那么高,或者艺术特征有点含混,或者这一段文献就比较缺乏,那么这些佚名画就可能找不到作者。


不断完善艺术史,才是提高鉴定水平的最佳途径,新知识的发现,将会带来全新的收藏视野。
目前的各种宋代绘画史,大多数还是依靠“著录”书写的,大多数还是照搬明清人的说法,这就导致知识陈旧,距离艺术史真相很远。如果不用新材料、不用新方法,那么我们只能面对充裕的图像资料,却去嚼明清人嚼过的甘蔗。如果不摆脱著录的束缚,我们会局限于明清人贴在宋画上的小标签,而不可能通过图像关系,判定绘画归属,也就不可能重现艺术史的真相。20世纪中国书画鉴定界前辈主要贡献之一,就是确立了以风格为主要判断依据,而不是依靠著录或者依靠其他环节的道路。这使得我们有可能、有条件建立一个更加符合真相的宋代绘画史,《重现》也愿意在此方向上作一次努力。


有人会问:“我如何能知道你的观点是否正确呢?” 研究不能没有检验,能检验的研究才是学术。当代学术早已指明了“推翻观点”的正确道路。最简单学术逻辑是,如果能使用不一样的绘画,推出一样的结论;或者使用相同作者的绘画,推出不一样的结论,那么,就可以说明,原来的文章存在问题,也就“推翻了现存观点”。如果不能做到,那么现存观点就是可靠的。检验《重现》中论证是否可靠,从图像上看,还有一条很具体的办法:将《重现》中图像,与《宋画全集》中的清晰图像进行比较,直接对比的图片最有说服力。
我的这些文章肯定存在错误,非常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大家可以把批评,发到邮箱:bajitang@gmail.com ,我一定会在大家的批评中,得到新的认识。文章的观点其实不是目的,我们共同的职责,正如高居翰教授1999年所说,“我们共同的事业,是撰写中国艺术史”。
新材料的发现,总能推动历史学的发展,《重现》中的绘画从未出版,希望此书可以推动艺术史的进步,也希望《重现》可以引起更多的宋画被发现。




2009年6月25日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9:01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8:51
画图内外皆有音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会。
而且,
大机会还在以后。。。。


这就是18年前,
大学时代给我的一个重要教育。。

昨天晚上与一个重要的学者吃饭,
他已经看了《重现》好几天了,
饭桌上,
他听了一些情况,
笑着对我说,他也有很多敌人。


他的敌人直接写文章说,《驳倒某某》。


作为一个年纪不轻的终身教授,
他说,
没有敌人是悲哀的。那只能说明,你啥事情都没有做。


我觉得有点道理。


当然,
我也不希望我的敌人,是一些没有知识的敌人。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9:10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9:01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会。
而且,
大机会还在以后。。。。

搞书画的,应该向搞瓷器的学习
就说宋代瓷器吧,
现在收藏宋瓷的,
谁敢不去认真研究标本?
谁敢不去认真对待新出现的任何信息?


如果你准备鉴定南宋官窑,
那么,
如果你不去杭州尽可能的看出土的各种标本,
掌握实际情况,
你敢鉴定?


但是搞书画的不一样,
不少人大略看看“紫口铁足”的书籍,
就出现在市场上,
张嘴就是“你这个不对”,不是“紫口铁足”。


这样的水平,
这样的鉴定,
值得大家警惕。。。。。


我看还是多向搞瓷器的学习。因为搞瓷器的面临实际情况更多一些。

各位自己想一下这个道理吧。。。。


既然书画鉴定,比瓷器复杂,
那么,
瓷器鉴定都需要做的工作,
书画鉴定反而不需要?


不可能吧?


很多人基本知识不具备,
也就等于官窑博物馆展出的基本标本都没有看过,
还谈什么鉴定?


在我看来,
市场上大约有10个人左右,
是在真实的出手买早期绘画的。


由于早期绘画历史并不清晰,
这个10个人,
每个人其实都马马虎虎构建了自己头脑中的一个“早期绘画地图”,
每个人都在依照自己的地图行事。


这个地图,就是秘密所在。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9:14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9:10
搞书画的,应该向搞瓷器的学习
就说宋代瓷器吧,
现在收藏宋瓷的,

对于进了拍卖场,说我笨蛋的人,
我非常欢迎,
那为我省钱。


在学术上,说我笨蛋的人,
我就非常想看看他们的文章,
因为这个世界太大了。
虽然我很自信,
但是,
谁知道那片云彩在下雨?


格局?


瞄准早期绘画的人,
是这个市场上唯一一群现在可能走出来的一批人。


以后,
五年以后,
用刘益谦的话来说,市场里面全部是搞金融的。


那就更加难了。
我这个人比较笨,
从我自己写文章的经历来看,
很多以为写得出来的东西,
落笔就知道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我愿意让别人也尝试一下。


毕竟,
现在是一个交流的时代,
交流,
就需要文章。


否则,出示自己的藏品也可以,
有藏品可以替代文章。


但是与我捣乱的人,
确实没有藏品。只好逼他们写文章。
我发现,
不论是支持我的观点的人,
还是反对我的观点的人,
在同一个画面上,
观察到的“要点”的基本一致的,
差别在于,
如何“解读”这些要点。


这样一来,看起来我有时候不能多说了,



道路是不能指点的,
能够指点的,
倒是细节和善心悦目的那些唬人的玩意。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9:18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9:14
对于进了拍卖场,说我笨蛋的人,
我非常欢迎,
那为我省钱。

攻击我的说法,无非两条:
第一,无知,第二,狂妄


攻击我的人,无非一种人:与我见过一两次面的“老朋友”。


我仔细总结了一下,
整个白天,
其实他们说得都很含蓄,都不好意思说出他们心底的话。
他们其实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看不惯我拥有宋画。


他们看不惯王铎、董其昌、何绍基的可能性,
远远低于看不惯我拥有宋画的可能性。


他们希望我的资金利用效率比较低,
而不是这样的高。


他们都是市场人士,
完全明白一张宋画意味着什么。如果是20张宋元画,哈哈,我都不知道他们是什么脸了。


而且,我确信,这些攻击我的人中,
应该还没有任何人,手中有了《重现》——也就是展示我收藏的20张宋元绘画的那本书籍。


《重现》中一件排名前10以外的《献鼠图》,就让他们晕菜了。


那诸位要是看到《重现》,那真会气得直接去医院的。
建议诸位就不要买《重现》了,
免得与你们自己过不去。


至于那些绘画,
是否宋元画,
说实在话,那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不需要诸位讨论了。
即便其中有一两张需要继续讨论,绝大多数,不需要讨论了。有定论了。
现在是买家讨论阶段。


如果我没有那么多宋画,
诸位与我会很和谐,就像2006年那个时候一样。
当然,
我也要道歉,
2006年的时候,我隐藏了我的实力,
我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不具备很强实力的样子,
甚至我还销售了一些东西,
其实,
那个时候,
我的收藏已经在为《重现》的出版,在拍照了。


准备了数年才出版,我已经很照顾大家情绪了,
我已经很含蓄了。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19:18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9:18
攻击我的说法,无非两条:
第一,无知,第二,狂妄

我与攻击我的这些人,
其实没有任何直接往来。这是最有趣的部分。


1,我们不在一个单位拿工资;


2,我们不在一个领域内赚钱;


3,我们每年都不会见一次面;


4,我几乎不会购买他们的任何藏品;


5,他们几乎铁定不会购买我的主要藏品;


6,我和他们甚至不会在拍卖会上抢一样的东西;


没有任何关系,
能够产生诺大得恨意,
原因很清楚的。


这个恨意是如此的巨大,
以至于,
他(们)需要用“正义”来掩饰他们的真实动机——发狂般的嫉妒。
需要用他们不擅长的工具——学术——来笨拙的对付我。


你们整天所说的东西,
还没有一条,
超越8年前,小莽苍苍说的内容。


你们的知识,有点太衰了。


总体来看,无边的嫉妒,加上完全的自不量力,导致了白天的丑剧上演。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20:45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19:18
我与攻击我的这些人,
其实没有任何直接往来。这是最有趣的部分。

书画版面到今天也算是6,7年了,
大家都互相熟悉了,
具备了合作的基础,
最近,
虽然事情多,
但是我还是想了一个合作办法,
大家讨论一下:


首先,原则上是自愿加入,自愿是唯一要求。


1,书画版合作项目:2010年底,或者2011年初的时候,出版一册《雅昌网书画版艺术品汇集》(暂名),8开本,全彩色印刷,以此展示网友成绩。


2,内容,分为收藏与创作两块。
    收藏类,分成古代书法,古代绘画,海派绘画,金陵书法,这么几大块。类别还可以增加。
   创作类,分成书法,绘画,篆刻,三类。


3,充分发挥网友才能,每一个类别,分别推选由数人组成的编辑组,分别编辑。是否写文字介绍,如何介绍,由各个编辑组决定。


4,资金来源:设想是有两个方面构成,
一个是拉赞助,大家都有权拉赞助。
另一个,是网友私人捐赠。私人捐赠,每份捐赠,2000元(这一点参照美国大选捐赠,防止某些个人出钱太多)。每份捐赠,可以获得一页版面。


5,发挥编辑与资金两方面积极性,
    除私人捐助之外的赞助方,对于全书版面(私人捐助获得的版面不在其列)的40%,有建议权。
    其余60%的版面,由各编辑组负责。


6,各网友所有参加《汇集》的作品,唯一的门槛,就是需要公开展示,展示后,由各编辑组负责决定是否录用。


7,资金使用方向:1,书号费用,2,出版印刷费用。3,销售费用。


8,资金回收办法:卖书费用,按出资比例,同比例回赠出资人。


9,活动分6步走:1,大家商议如何分组;2,书画版面,公开展示作品,为期四个月;3,分组编辑,为期一个月;4,获得正式书号;5,拍摄作品(估计比较消耗时间);6,制版印刷。


大家看看,还有补充意见,
就不断修正,
也算是书画版开始一个大合作。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20:56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20:45
书画版面到今天也算是6,7年了,
大家都互相熟悉了,
具备了合作的基础,

你又疯掉了,
好像现在这个《宋画全集》开始与你有关系似的——我问也不需要问,跟你没有关系。

《宋画全集》与我再没有关系,
欧美的所有图片也是我直接主持购买的,
欧美六大册,我是副主编,
这六册之中,一半左右的说明,是我写的。

你这一辈子,
上述三点,
你做到一点也好。。。。这不算叫板你,只是提醒你。

现在对我有意见的人,
其实可以思考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那就是,
我手里藏品,如果不是宋画,那么你们随我叫去,你们会那么激动吗?

这个版面出示“国宝”的不是我一个,
大家好像看了一下就跑光了。

为啥我一出现,
很多人就激动起来了呢?

那就是,
你们发现,非常可能我走对了。

除了这个解释,
别的解释不了啊。


还有不少人以为是我态度问题,其实我仔细想过了,
不是态度问题。
我的态度,只能决定不少人现在是公开,还是背地说他们想说的话。

他们想说的话,
那是一定要说的。

所以,
这个帖子慢慢来。。。。。。。。

我的态度嚣张的最大好处,
就是迫使不少人认识到,背后说我,完全无效,
只能公开说,
还可能有点效果。

但是,
他们低估了我们这种经过军队训练出来的人的神经强度。
他们低估了我们这种明白学术真实走向的人的知识强度。

由此,
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那就是,质疑无数,质疑的学术水准:零蛋。

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在学校里面就经常是:零蛋。

我计算了一下,
如果有100人每人捐赠2000元,那么就是20万,
总资金的80%以上够了(如果是2000本的印刷量),
其中100页,是捐赠者的,估计质量也不差。

另外大约120-150页,就是通过评选出来的。

这样一本8开书籍,
很壮观了。

每一页,如何介绍,各版面编辑决定。

如何?

如果没有那么多人捐赠,
那么再去找个赞助,问题也不大。。。。

总账大约如此,
各位以为如何?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20:58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20:56
你又疯掉了,
好像现在这个《宋画全集》开始与你有关系似的——我问也不需要问,跟你没有关系。

我想说的倒是这个李路平先生。

我估计他不是学考古的,
但是看过一些关于古墓的新闻,
知道很多墓室里面都有印章,墓志啥的,
现在这个曹操墓居然没有一样他熟悉的东西,真是“岂有此理”!怎么可以没有他熟悉的东西呢?

既然没有他熟悉的东西,
也没有他这个“标准外行”认为“应该存在”的东西,
那当然是墓不对,
不是他脑子里面的知识不够用。

这就是他的自己可能都没有想到的逻辑。。。。。

这与我们这里很多“鉴定书画”的人一样,
看到一些东西,
上面居然没有他们“熟悉”的印章,签名,等等,
那还可以?
古代书画上居然没有他们想看到的东西,古代书画那还不反了天了?

嗯!!???

这与那个李路平的疑问完全一样的!

李路平希望曹操墓,是一个他看得懂的曹操墓,
这个曹操也是啊!
当年修墓的时候,
怎么没有修的明确一点?让李路平看得懂呢?

曹操悔矣!

说句题外话,
2006年的时候,
我在浙江,
发现江苏的经济,其实被浙江远远的抛在后面了(当然,浙江也有穷的地方),
我就在想,
这是为什么?

最近我逐渐体会到,
江苏人缺乏全局视野(不是全部江苏人)。
他们只看到一点点的区域,不看全局。这不利于赚钱,也不利于经济发展。

江苏的几位这一类的“专家”,
全部是这个毛病。

这个李路平如此“晚”的发言,
表明他居然没有看懂最近几个真专家的阐述,

我看中这个曹操墓一方面牵扯出了很多伪专家,
另一方面展示了什么叫“鉴定”。

鉴定从来是不完全信息下的判断,
这个曹操墓就是一个典型的不完全信息,
很多人,在这个简单的不完全信息面前倒下了。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21:02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20:58
我想说的倒是这个李路平先生。

我估计他不是学考古的,

“去伪”未必“存真”

这个说法太珍贵了,
所以我不多说,
各人自己想去。


王刚在那里“去伪存真”,
有点道理的,
因为瓷器历史知识比较完善,
大致上可以做到这一点。


书画不成。


谢稚柳,徐邦达他们著作中的基本思想,
也有点接近“去伪存真”,
但是他们在鉴定实践中不完全是这个办法。


譬如说,《雪竹图》,《水墨本烟江叠嶂图》,就不是“去伪存真”思路鉴定出来的东西。


在书画鉴定中,
最重要的,
不是“去伪”,而是直接去“判真”。


《雪竹图》给人启发非常大。


在书画的领域内,
通过“去伪”的手段,想达到“存真”的目的,
几乎是不可能的。

瓷器这些东西,
究其属性,
其实是工业化产品,
信息相对重复,单一,
所以鉴定东西,“去伪存真”,还是可能的。


书画完全不一样。


因为书画的信息,个性化,复杂,
你看到的“不一样”不一定是“假”。


中国一代人其实都被“去伪存真”这个思想的书籍害了。

瓷器鉴定的麻烦点在于,
绝大多数瓷器的工艺要点,
在目前知识密集轰炸下,
“没有难度”,
现在大多数可以复制出来。


那些磁州窑的东西,
复制起来太容易了,
所以瓷器鉴定开始走向“微茫”。真是一条危险的道路,这样下去,也许有一天瓷器市场会崩溃。


书画不一样,
你找人画一张《溪山行旅图》看看?
你找人写一张《寒食帖》看看?


画不出来,写不出来。


密集知识轰炸下的书画,依然使人难以模仿。


这就给书画鉴定带来了好处。

书画与瓷器鉴定,
其实很简单,
一件东西如果是假的,
那么其浑身上下,不会有一个地方是真的。这一点很多人完全没有认识到。


破绽不可能“判假”,
“破绽”只是一个开始的“假说”,
验证这个“假说”,才是论文的主体部分。


我那篇文章,把这个问题其实说得很清楚了。
其实超一流的古画鉴定是很容易的。


你想,
假如再出现一张范宽的真迹,
鉴定容易吗?


很容易的!
绘画鉴定明明是一个比较成熟的,
有章可循的领域,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21:16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21:02
“去伪”未必“存真”

这个说法太珍贵了,

刚才看电视,
郎咸平先生,在说电视。


电视讨论股票,
主持人说,每一个散户都在疑问:为什么那些最牛散户能赚钱,但是这个运气不能砸到我的头上?是不是有黑幕?


我原来以为还有两把刷子的郎咸平,
居然也倾向于认为,
这些“最牛散户”背后都是违规。


我大吃一惊!


这是世界观的不同。。。。难道按照他们的想法,每一个散户都不赚钱,就是正常的?


想到书画收藏,
我长吁一口气,
幸好书画中,我不可能通过“违规”购买到书画,否则,这顶大帽子我可能戴定了。


这是世界观的不同,
一来,到底你是否相信,每一个行业,就是有牛人。
你要是不相信,那也是一种人生。


二来,你是否相信,你旁边的那个人就是牛人。
这个比第一种情况更加难以接受。


我是复旦的,
我的很多本科同学,
现在财产都在一亿元以上,100亿以上的也不是一个两个。
不论我是否相信,
他们就是那些旧日的同学。不相信由我,相信也由我,但是他们确实存在。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21:19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21:16
刚才看电视,
郎咸平先生,在说电视。

据我对浙江美院的观察,
他们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宋画教育。


从心情上看,
他们甚至是排斥宋画教育的。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21:26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21:19
据我对浙江美院的观察,
他们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宋画教育。

2009年很多人都在进步,
我也马马虎虎前进了一点,
全方位的前进了一点,
学术论文,
出版,
收藏,
都前进了一点。

最高兴的事情,
有点不容易总结,
因为事情比较多。

总之,
这一年,涉入书画的收藏圈子越来越深了,
很多原来只在书籍中看到过名字的人,开始给我打电话了。

这个世界上,
有过杀人经验的人不多了。

合法杀人的人更加不多了。

杀人与做任何事情一样,
实践,理论,交替上升,
现在杀人的理论,谁学习过?
20秒钟之内,不用子弹,如何杀人,三种方法,谁能说出来?

这就是理论。

没有理论指导,怎么干活?

我在南昌陆军学院军训一年,
一般人,
就别来吹了。

教我们格斗的教官,都是越南战场下来的。
我不会打架,没有学过,
只学过杀人。
教官说了,
关键时候,生死关头,只管杀人。

军校里面学的,都是关键时候杀人用的招数,
打架估计不管用,
大家很少需要一见面就杀对方,总是拉开架子装腔作势在那里左一拳右一拳的。都是花架子。

你要尝试,
那有危险,
你只要想一下,20秒钟,不动子弹,如何杀掉对方?

三个办法,你自己思考去吧。

反正,
你要想死,就区公安局说清楚,律师找好。
都没有问题了,
那么就来尝试军队是如何杀人的。


就像某些糊涂虫,
搬一个“雍正珐琅彩”就要来找我比赛,
真是笑话!

杀人是一个高度的技术活,
不相信,
给你一头猪,一个猴子,你去徒手杀一下看看!

再换成人,我看你没有理论的情况下,怎么杀?

很不幸,
我是属于那种极少数学习过杀人理论的人,而且是有战场杀人经验的人教育出来的,
我自己,没有实践过,但是当年练习过几个月。

一般军队不上战场的话,
也不会教士兵这个,
军官应该全部是学习过的。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19 21:30
奉橘 发表于 2013-9-19 21:26
2009年很多人都在进步,
我也马马虎虎前进了一点,
全方位的前进了一点,

学术水平试金石——发现了曹操墓

今天专家说了,
这一次,是考古学真专家,都说是真的。
是民众,都说是假的。

差别出来了吧?哈哈。

关键在于,
你为啥不能第一时间站队正确,
而是毫无素养的去“质疑”?

很多人第一时间,站队很正确。譬如说,我。
新闻发布数小时之内,我就依靠仅有的发布的一点资料,判断这是真家伙。

你就不成,
这说明,我即便在不是我专业的领域,素养也远高于你。

如果是完美的发掘,
那么与书画鉴定无关,
像曹操墓这样的考古发掘,
与书画鉴定的关系就很密切了。。


砥柱铭,
在学术界没有争议,
在新闻界有争议,
这就是你们看到的社会争议。。。






作者: 中泉居    时间: 2013-9-19 21:42
学习了。
作者: 黄叶    时间: 2013-9-19 21:44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20 13:49
黄叶 发表于 2013-9-19 21:44


很多帖图的网友,
很显然是想在这里进行销售,
这是不需要隐瞒的。

但是据我观察,
这里销售状况并不乐观,
所以我开这个帖子,
请大家讲述一下不顺利的情况,
并且,
请大家自己分析、判断一下,
这是什么原因?

讲故事最好,
大家容易帮助一起分析。
我的观察是,
如果都是玩林散之书法的,
凑到一起,
做点买卖不难。

但是如果与玩亚明的碰到一起,
可能就没有交易了。

再扩大范围,就更没有数了。
我还有一个发现,
就是嘉德四季抢了这里不少生意。

嘉德四季像一个黑洞,
吞掉了很多外面本来存在的交易。
我们其实没有办法让更多的人立即成为富翁,以提高这里的交易额,
但是在交易诚信方面,
应该还可以有所作为。

最好的良性循环道路当然是诸位在这里买到东西,跑到嘉德卖了大价钱。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20 13:51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3:49
很多帖图的网友,
很显然是想在这里进行销售,
这是不需要隐瞒的。

学习的顺序

以前人们总是说学习艺术史(尤其是绘画史),应该从现在学习,
溯流而上,最后熟悉宋代艺术。
以我今天的感受来看,
像我这样,首先熟悉宋代,然后再顺流而下,就容易得多。
不知道前人为什么说一个相反的道路让别人去走。
上午去看了何家英画展,线条水平一点也没有,真是奇怪。就是一个傅色画家嘛。

何家英的画以前从来没有集中看过,
这一次集中一看,
万分失望。


确实比我一直瞧不上的程十发差了一大截。
程十发至少有线条。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20 13:55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3:51
学习的顺序

以前人们总是说学习艺术史(尤其是绘画史),应该从现在学习,

也说“发上等愿”——要做第一流的事情

搞收藏,
其他不说,首先得“发上等愿”。


你一定要准备去打老虎,
你才可能成为武松。


如果你上山就准备找松鼠,那么和准备打老虎的,确实说不到一起去。


当然,
打老虎有风险,
不如人家抓松鼠显得保险。


可是,
就算打不到老虎,
也不需要羡慕抓松鼠的,对吧?


更加不能出现抓松鼠的嘲笑打老虎的吧?


现在我们不能在论坛,推崇抓松鼠。
更加不能羡慕抓松鼠。
如果满地都是老虎,
到处都属武松,
武松也就贬值啦。


所以,
叫“发上等愿”。



国人数百年来,素来比较的谨小慎微,
以至于积弱。


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不少民众注入了梦想与进取的力量,
但是还有人可能没有受到胜利的影响,
伸手就是谨小慎微,
于是乎,
一定要捉老鼠,不要打老虎。


一定说不到一起的。
我说,
我上街买了一张清宫旧藏的宋画,
100块大洋。
谁能办到?


只有在100年前的某个月,可能办到。


现在绝对不可能了。


但是今天有今天的机会,
因为今天资讯发达。你可以辨认出前人遗漏的东西。


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真迹照片放在一起研究,
发现特点。


这样可以指导你自己去打老虎。


打回来了,
大家分析研究,找证据,摆事实。


现在打老虎,
每年就这么一两个机会,当然要靠水平,靠运气,靠勇气,
也可能会打错了,
这都不是问题。


问题还是在于,你想打老虎么?


只要你想,就回去想办法。

刑事鉴定,是自然科学。


书画鉴定,目前还做不到。


关于绘画体验与鉴定的关系,
我不想多说,
因为说多了得罪人。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20 13:56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3:55
也说“发上等愿”——要做第一流的事情

搞收藏,

我的就职演说

接任斑竹,本来在大千世界中,也算得上是小事情,
但是演说还是要有的。


首先,我们聚会到这里是干啥来的?
最初,有人是来买东西的,有人是来卖东西的。
这么几年下来,
老朋友大约都知道了,
大致说来,这里卖东西也不成,买东西也不成,
于是乎,这里成为一个休闲场所。


为啥买东西也不成,卖东西也不成呢?


很简单,这是书画市场的特殊性导致的。
与瓷器、家具等项比较,
书画有非常大的特殊性,那就是,最低级的东西,到处都是,
最高级的东西,很多人以前都没有看到过。
也就是说,
书画市场层次分得很多。


家具其实很简单,
最好的紫檀家具,2700万,但是我这样不玩家具的人,也有清代紫檀家具。
这样聚到一起,总有些话可以谈。
瓷器也一样,最好的瓷器,2亿人民币,
但是价值2亿人民币的瓷器的碎片,只需要几百元,几千元,
这样大家聚到一起也可以谈。


而且,拥有整器的收藏家,
未必比拥有残片的人眼光好。


书画就不一样啦,
故宫有《清明上河图》,谁有《清明上河图》的碎片?
谁也没有。


而且,从《清明上河图》往下算,
需要下降多少层台阶,
才能到齐白石?我都计算不出来。
即便是齐白石,我们这里有几个人曾经拥有?


实在话,没有几个人的。


连齐白石都没有,那么《清明上河图》就不要谈了,
那么大家聚到一起谈啥?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无话可说。因为中国书画层次太丰富。


论坛每天贴上来很多书画的那些“热心人”,
大多数还是想来卖点东西的,
但是这里的资深网友都是老江湖,
怎么会买那个?


从价格上看,
据统计,今年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艺术品,
成交了55件。
请问,我们这里有人买过一件吗?
我估计是没有的。


这说明啥?


这说明,不仅书画的层次是巨大的差异,
金钱的差异也是巨大的。


那么我们是否无所作为?


我们拥有知识。


这是我们论坛的唯一有可能出现的优势。


如果我们不能发扬知识优势,
我们就是一无所有,
拍卖行,
收藏家,
不会重视这里,
也不会有资金出现在这里,
我们就是一个普通论坛,没有魅力。


但是,
论坛现在还有很多麻烦,
不能发扬论坛的知识优势。


第一,就是有人喜欢捣乱,有人说,我发言,怎么是捣乱呢?
没有知识基础的发言,就是捣乱,因为对论坛没有任何建设性。


第二,缺乏正确的上升到路。
我们都希望在此活跃数年,能有所提高,
论坛不能够保证你买画从10万级别变成100万级别,
但是可以让你的眼光可以循序渐进。
但是如果缺乏正确的上升到路,你的眼光永远停留。


第三,垃圾帖子比较多,
谁都可以发言,
导致这里人气将来上升的时刻,
垃圾帖子可以把好的帖子淹没在汪洋大海中。重新把论坛变成一个垃圾论坛。


对策是什么?


就是发言需要贴图片。
我们不赞成提出一个观点的时候,没有图片,
没有图片,就不会进步,
我们如果需要发扬知识优势,就需要贴图片。


不贴图片,就不要大规模的胡乱发言。


有图片的发言,才是被赞扬的。


有了图片,才会出现优势知识,
才会吸引更多的网友点击,
最终,才会吸引那些购买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人群到我们论坛上来!


因此,我的演说的题目就是:《发扬知识优势,加强图片力度,打击负面行为》。


谢谢大家!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20 14:01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3:56
我的就职演说

接任斑竹,本来在大千世界中,也算得上是小事情,

今天是一个文化假象消失的日子

今天凌晨2点半之前,发生了几件事情,
3件书画,在保利的拍卖中,获得了1亿元左右的成交价。
今天太阳落山之前,在嘉德拍卖场中,成生了价格1亿左右的两个书法手卷,以及将近5000万的董其昌手卷,
这个成交,再次告诉人们这一天发生了什么。
这一天,有五件中国书画类作品,超过了1000万美元,其中有一件超过了2000万美元。
五件作品中,四件是中国古代书画,一件是近现代书画。
五件作品中,三件是中国古代书法作品。
各种博客已经开始评论与计算这意味着什么。
其实,不要去猜测与评论,
价格的形成,至少需要两个人争夺,
而且,在这个层次上,金钱不是关键因素。
这拍卖仅仅是告诉人们:当中国人需要用钱去装点江山,装点历史,装点门面的时候,
只有一种东西可以让非中国人闭嘴,
那就是中国古代书画。
20年来没有被认清的事实,今天清晰地浮现出来。
数十年来一直蠢蠢欲动的、花里胡哨的明清瓷器,一直试图“代表中国”的明清瓷器,
今天遇到的空前的、堪称毁灭性的一击。
这一击,只有几个小时,
但是数十年来,无数次拍卖制造的文化假象终于消失了。
数十年来不少来自汉文化边缘的、不懂文化的商人们制造的汉文化假象没有了,
所有怀疑中国古代书画的疑问也没有了,
因为古代书画,今天只鸣了一下,市场为之失色,格局为之倾斜。
中国艺术的代表,只能是中国古代书画。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20 14:07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4:01
今天是一个文化假象消失的日子

今天凌晨2点半之前,发生了几件事情,

收藏如何面对“开门”的问题

有人说,
收藏一定要收藏开门的东西。


在很低的层次上,
可以这么说,
不这样思考,就可能收到赝品。


但是在比较高的层次上,
“不很开门”恰恰是艺术史前进的关键所在。


譬如说,
谢稚柳收藏中,一生最高的成就,就是《水墨本烟江叠嶂图》,
在当时,这件东西很不开门。除他之外的所有鉴定家都说假。


钱镜塘收藏中,最高成就是《雪竹图》,
《雪竹图》到今天也不能说开门。


王己千的成绩,我都不好意思说,
你可以说是《朝元仙仗图》,也可以说是郭熙《山水》,
甚至,1980年代的马远山水册也可以算,
没有一个在当时堪称开门。


总之吧,
我现在不屑于讨论王铎这一类东西的是否开门问题,
因为这一类问题极其简单,
不需要我这样的人来讨论。


如果有可能推动艺术史前进的问题,
那么是否开门,我可以参加讨论。


至于有些人狂叫收藏要开门,
小狮子馆说得很有趣,你都错杀一千了,再不买张真迹,那你还是人吗?


开门其实就是一种做生意中需要的因素,
也就是一个对书画提出“傻子也能看懂”的要求,
这不是高水平,
这是低水平。


作为我这样的收藏者(不是做生意的),
第一,我没有那么多钱,与市场中那么多傻子拼抢那些低级货色。
第二,我肯定要做一些现有知识边缘的事情,那才是值得我去做的事情。


如果不是很喜欢王铎,
我甚至不会讲钱放在王铎作品上,
因为在我看来,
王铎没有任何值得研究的地方。


开门的东西,
对艺术史是没有帮助的,
因为那是大多数人都认识的东西,
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新知识,所以,在知识的领域内,那是低级货色。


没有任何专家,去研究开门的东西,
一流鉴定家也没有办法在任何开门的东西上建功立业。


所以,
所谓开门的东西,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购买王铎那样开门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感到有些浪费。

用股票打一个比方。


开门的货色,相当于上市公司,
非常明确,
但是意义不大。


作为投资银行,
你会关注已经上市的公司吗?


你当然要关注那些即将上市的公司。
这些公司,
在没有上市之前,
都是“不开门”的。。。。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20 14:10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4:07
收藏如何面对“开门”的问题

有人说,

徐邦达,值多少钱?

鉴定家,值多少钱?


一个有趣的问题,
鉴定家,到底值多少钱?


今天下午的北京翰海拍卖回答了这个问题。


拍卖中,1823,1824两个拍品号,是六件册页绘画构成的,
拍卖册中,都标为宋代,其实,1823号中,至少一件不是宋代的。
这两个标号的拍品,今天下午,被国家宣布购买了。
这是徐邦达病倒,启功去世后,傅熹年当主任的国家鉴定委员会第一次公开购买宋代绘画。


作为一个长时间参与市场的人,
我最为奇怪的是:去年的《瑞应图》国家为什么不买?
这个时候突然买这几个价值不及《瑞应图》10%的册页,何也?
这真是一个典型的庸才的决定。


我没有去问任何人,自己想一下,也许是,《瑞应图》的真伪与价值在国家鉴定委员会内有不同意见。
而这几开价值不高的宋代绘画,真伪上确实不存在难度,于是乎容易“一致意见”。
真是庸才集合。
缺乏了徐邦达的鉴定委员会,其实就是放走了《瑞应图》。
说得更加直接一点,去年嘉德拍卖场上,至少有10批人(至少10批人潜在参与了拍卖)的鉴定眼光,
超过了国家鉴定委员会中的一些人员。
徐邦达一病倒,缺乏一语定乾坤的人物,使得国家在去年丧失了购买《瑞应图》的天大的机会。


徐邦达值多少?
他生活一年,就值得一卷《瑞应图》。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所以古人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古人逻辑关系非常清晰。

最近一个朋友去探望徐邦达,
说徐先生还好,
还认识人,
不容易说话而已。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20 14:14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4:10
徐邦达,值多少钱?

鉴定家,值多少钱?

书画鉴定和收藏其实有一个台阶

一开始总以为自己是被排除在历史之外的人,
是一个小人物,
不可能遇到“历史”的。


直到有一天,
你会发现,
当代历史正是由你参与的,
你这个台阶就迈过去了。


为什么说,
鉴定需要一些见识多广呢?
就是因为,
从大量的数据中你可以看到真相。


数据,
懂吗?数据。


像裴光辉这样的,
书本,未始没有阅读过,
但是他打死也不敢相信,历史居然在他身边。


在这个思想驱使下,
他只能说:假的假的,赝品赝品。
所以,
只有讨论老虎,不讨论松鼠,
才有可能认识到台阶。


有些致力于松鼠的家伙,
没有啥好谈的。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9-20 14:17

徐政夫说,
在法国集美,
人家告诉他,没有好的观音的博物馆就不叫博物馆。

这使得我有点恍然芝加哥艺术学院那个观音,为啥如此突出展示。




欢迎光临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http://www.jadepot.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