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206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陶/瓷茶道用具] 建盏老匠访谈之蔡炳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9-19 1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在建盏界,蔡氏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最早和建盏打上交道的几个工艺师里,恐怕有3个都来自蔡氏,先前我们专访了盛和龙,最后一位出场的是蔡炳昆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建盏人生以及他对建盏的理解。

很多盏友经常问蔡氏三兄弟的年龄排序:老大蔡炳昆,老二蔡炳龙,老三蔡炳盛,蔡炳昆老师年纪最大。
蔡炳昆简介:
福建省南片市建阳区水吉镇人,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手工作坊独自研制建盏30多年,掌握了多个建盏品种的烧制技艺,其烧制的建盏极具宋盏风韵,作品深受各界人士的认可,多年来数家电视台曾对其进行采访报道。
以下是本期对蔡炳昆老师的采访实录:
记者:您是蔡氏三兄弟的老大,这个问题由您来说最合适不过,蔡氏建盏是从何时何人起源的,传承脉络是怎样的呢?
昆:我从13岁起就正式跟父亲学做陶瓷,到我退休后,我也会将这门手艺传授给后辈。
记者:除了兔毫盏和油滴盏外,您还擅长烧制哪几个品种的盏?
昆:还有珍珠斑盏和仿曜变盏。
记者:能和盏友们分享下珍珠斑盏和仿曜变盏的工艺特点和难点吗?
昆:珍珠斑的特点在黑釉的表面上挂着珍珠型的斑点,黑白相间,而仿曜变盏经过高温烧制后,出现的斑纹好比蝴蝶的翅膀,其难点在于温度的掌控,上下温差不能超过1度。

记者:请您在不涉及机密的情况下和我们讲述下,一直以来,您烧制的油滴盏都保持极高的宋代油滴盏神韵,是原材料或者烧法上和别人不一样吗?
昆:我这边一直坚持原矿和草木灰烧制,烧制的方法和别人也有区别。

记者:市面上您的作品一直很受欢迎,为什么不多做一些作品呢?
昆:我从挑土、炼泥、拉胚、上釉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对建盏我求精,不求量。

记者:您最长的时候多久没有出一只精品?原因是什么?
昆:最长一次是一个多月没有出一只精品,其原因与泥土、草木灰、釉水有关,随便哪个出问题都会导致烧制的失败。


记者:您最满意的作品是哪只?现在何处?为什么最满意?
昆:最满意的作品是那只撇口盏,手机上没有照片了,已被建阳文化宫收藏,最满意的原因是那只盏的油滴分布和色泽都恰到好处。

记者:您的作品有哪些落款?这些款都是在什么时期落的?
昆:就一个落款:“昆”。

记者:您觉得建盏最核心的精华是什么?
昆:我个人认为有两点,第一是建盏的工艺特点,第二是建盏蕴含的中国茶文化。

记者:最后请您谈谈您对建盏传承工作的理解
昆:传承工作需要国家的引导和保护,老工艺师具备良好的为匠精神,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传授手艺给年轻人。
(采访部分完)

【八访建盏老匠】本期是第五期,出场的几位老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都是从建盏还不受欢迎的年代就开始研制建盏,对建盏的感情非同一般,对作品的要求不同凡响,建盏有幸能有这些老匠,他们是现代建盏发展的基石,是建盏工艺传承的第一代匠人。
我们将继续带着大家走进老匠们的世界,聆听他们的制盏之路,了解他们对建盏工艺传承和文化传播做的努力,也希望盏友们可以把本专题节目分享出去,让更多人可以认识这些老匠,本期节目完,下期节目再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2#
发表于 2016-9-21 01:57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9-21 15:4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解一下~
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8:04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关注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11 16:23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