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6296|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文革紫砂陶刻观(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8 1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奉橘 于 2012-9-9 00:40 编辑

       我把当代著名陶刻家徐秀棠、谭泉海、鲍志强、毛国强、咸仲英、鲍仲梅、沈汉生、夏俊伟、束旦生、冯希雅等二十余位任淦庭弟子五十余年来的从艺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学徒时期(1955—1965),
       为“继承传统”阶段。他们师从陶刻名家任淦庭先生,受传统陶刻工艺、思想文化影响,陶刻风格继承多于创新。所刻紫砂盆上的诗文诸如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诗中的两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于史良《春山夜月》诗中的“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郑板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等传统诗句,并做到“切花”“切境”“切盆”。多双刀刻绘,态度认真,笔画工整,着力较深,但具有明显的模式化特征,较少内容及形式的创新。
        这一阶段,他们的署名受传统师徒辈分观念影响,都是“云”字辈,诸如云洪、云红、云云、云全、云泉、云雨、云生、云如、云林、云志、云梅、云仲、云英、云上、云奇、云华、云新、云心、云星、云合、云石、云陶、云兵、云丙、云岩、云平、云清、云青、云佩、云亚、云雅、云月、云娣、云玉、云丽、云娟、云芬、云香等等。【案:因为任老除了拜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画家卢兰芳先生为师之外,还曾经向邵云如(邵洪明之父、邵新和之祖)先生学习过,任老与邵云如先生亦师亦友,关系非同一般,后来邵云如之孙邵新和也拜任老为师。所以任淦庭先生为自己的学生起的艺名都是“云”字辈,以纪念自己的师友“邵云如”(邵云如先生自己带的学徒多“如”字辈,石如、玉如、琢如等)。】


二、文革时期(1966—1976)

       为“激情燃烧”阶段。他们受文革时代精神所感召,焕发出青春的热情,红色年代,激情岁月。文革之初的1968年12月28日,任淦庭先生逝世。他的这批弟子们虽然都是二三十岁的艺术青年,但已历经数年乃至十余年的学习和实践,已成为能够单飞的雏雁,各自飞翔,但又相互依偎,当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之间肯定也会发生小小的矛盾和摩擦。此时,他们的创造题材,除了继承传统之外,又有很大的创新。这种创新既有内容方面的,也有形式方面的。文革时期无论紫砂壶、盆、瓶、盘等门类都有较多的新器形出现。在刻绘内容上,一个较大的时代特征就是毛泽东诗词、红色诗词、样板戏台词等大量成为刻画的时代主旋律。例如1967年“红雨”刻“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1969年红云刻“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等等。【案:据徐秀棠先生书里说,1962年创作《陶都工人学大庆》,1963年创作《草原民兵》、《女民兵》、《志在农村》,1967年创作《毛主席像》,1968年创作高达2.8米大型紫砂雕塑《毛主席去安源》。本人没见到原作,不知当时落款署名情况,但仅仅从作品题名就可看出当时的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

这些镌刻毛泽东诗词又有明纪年的陶刻作品,具有明显的文革时代特征,无疑非常具有收藏价值。这一阶段,他们的陶刻署名受时代影响,红色岁月,多带“红”字,诸如:红云、向阳、朝阳、红石、红波、红雨、红梅、红英、红岩、红松、红亚、红月等等。


三、改革开放时期(上)(1977—1990)

          为“返璞归真”阶段。这一时期,在思想界展开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全国大讨论,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了时代的最强音。这些陶刻家们历经十年岁月和社会变革的洗礼,加之自身学识、技艺的不断提高,他们变得成熟起来,当年的蓬勃和激情已经不在,而变得更加务实、“实事求是”。反映在紫砂陶刻署名问题上,他们的艺名多变为“石”或“陶”字开头。诸如:陶工、缶工、石泉、石雨、石生、石声、石羽、梅石、石英、石华、陶奇、陶齐、石雪、石平、松石、木石、石雅、石月、石玉等等。


四、改革开放时期(下)(1991—目前)

         为“炉火纯青”阶段。这一阶段,改革开放已经深入人心,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宜兴紫砂工厂也不断增多、紫砂从业人员迅速增多、紫砂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大幅度提升,在这种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巨大的市场需求使这些陶刻名家也多转而从事紫砂壶、紫砂雕塑的设计和研制。例如:徐秀棠先生主攻紫砂雕塑(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向“泥人张” 第三代张景祜先生学习,此后也参与多次大型紫砂雕塑创作),同时也从事壶型设计和刻绘;鲍仲梅主攻紫砂镶嵌金银丝技法(给儿子取名“鲍镶”,概取“镶嵌”之意);鲍志强从事壶型设计,同时利用自己的陶刻专长而自行陶刻。此阶段谭泉海、沈汉生、毛国强、咸仲英等人一直主要从事陶刻工作。他们的陶刻技艺随着年龄、阅历、学识而与日俱增,作品富有创新,大气磅礴,陶刻风格老辣、娴熟,已经达到炉火纯青、臻于化境了。此一阶段他们的紫砂陶刻作品署名多为其真实姓名。因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张扬个性、打出品牌,以期名利双收。


以上所言,乃本人多年对紫砂收藏和研悟的心得,不当之处,所在多有。肯请徐秀棠、谭泉海、鲍志强、毛国强、沈汉生、咸仲英、鲍仲梅等紫砂陶刻大师们批评示正,后学不胜感激之至!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2-9-8 18:2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知识贴!学习了!
3#
发表于 2012-9-8 20:0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好贴
4#
发表于 2012-9-8 22:5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学习了。
5#
发表于 2012-9-8 23:12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感谢知识贴。
6#
发表于 2012-9-9 00:41 | 只看该作者
理性分析!

感谢盆痴兄发表深入研究的成果与同好分享!
7#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08:57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2-9-9 00:41
理性分析!

感谢盆痴兄发表深入研究的成果与同好分享!

发这样的帖子只是觉得有意思,有意义,怀揣漏见,不如公之于众,让广大藏友,尤其是当代陶刻名家指正,否则历史会永远是个谜语。紫砂历史上谜语已经太多,当代人不该再人为地制造谜语了。
8#
发表于 2012-9-9 10:08 | 只看该作者
收藏本页
9#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14:47 | 只看该作者
天涯海角 发表于 2012-9-9 10:08
收藏本页

谢谢诸位仁兄支持!在下会加倍努力,为紫砂事业的弘扬、传播尽绵薄之力!
10#
发表于 2012-9-9 15:07 | 只看该作者
盆痴 发表于 2012-9-9 08:57
发这样的帖子只是觉得有意思,有意义,怀揣漏见,不如公之于众,让广大藏友,尤其是当代陶刻名家指正,否 ...

更艰巨的任务是把各个时期的陶刻艺人的艺名落实在个体的身份识别上。难,很难,但期待中。
11#
发表于 2012-9-10 23:24 | 只看该作者
貌似很快真相大白了
12#
发表于 2012-9-11 09:21 | 只看该作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0:35 | 只看该作者
bloodpt 发表于 2012-9-10 23:24
貌似很快真相大白了

谢谢兄鼓励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01:00 | 只看该作者
盆痴 发表于 2012-9-11 10:35
谢谢兄鼓励

夜半,用荆溪壶,喝宜兴红茶,品紫砂陶刻家们的作品及他们的人生。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6:32 | 只看该作者
盆痴 发表于 2012-9-12 01:00
夜半,用荆溪壶,喝宜兴红茶,品紫砂陶刻家们的作品及他们的人生。

请多批评!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7 11:53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