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zxxxx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竹 鼠 ~~~《jswx001兄深情论述竹鼠壶之往昔岁月》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5-7-26 16:46 | 只看该作者
zxxxxx 发表于 2015-7-26 16:00
兄台还有这样的壶吗,想来怎么都应该有点存货的吧,我是真心想要。。。

没有了,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各类乡办企业开始兴盛,于是一大批原本做壶的,就放弃做壶而进入了各种乡办企业,毕竟当时做壶是个很辛苦的事情,也赚不了什么钱。现在留在乡下老家的就只有一张泥凳了。
那时一个熟练工手一天大概能做10把这样的壶,一天坐到晚,记得那时夏天还没有电扇,冬天更没有什么取暖设备,乡下的房子漏风,那时冬天也冷,天气一冻,就没法做了。做壶,确实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像这种竹鼠壶,拿到紫砂厂是2毛多钱一把,小点的壶是1毛多钱一把,所以后来好多人就不做壶了。
至于后来紫砂收藏开始兴盛,于是做壶的人又多起来,那就是后话了。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6:53 | 只看该作者
jswx001 发表于 2015-7-26 16:46
没有了,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各类乡办企业开始兴盛,于是一大批原本做壶的,就放弃做壶而进入了各种乡办 ...

  唉,真是没有了呀,还以为找到一个库存了呢。。。
18#
发表于 2015-7-26 16:55 | 只看该作者
zxxxxx 发表于 2015-7-25 22:14
呵呵,兄台好像很了解这段历史,好专业的说。  不过此壶自己拙见是在60初,七八十年代应该不止。。。[e ...

至于这个壶型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60年代是否有,这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我们家做这壶时是70年代中后期及80年代初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7:00 | 只看该作者
jswx001 发表于 2015-7-26 16:55
至于这个壶型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60年代是否有,这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我们家做这壶时是70年代中后 ...

  哦,兄台能发图看看吗,让过过眼瘾也行呀。。。
20#
发表于 2015-7-26 17:0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帖
21#
发表于 2015-7-26 22:08 | 只看该作者
jswx001 发表于 2015-7-26 15:01
我老家以前就是做这种壶的。那时候我还小上小学,每天放学回家,就要帮着敲壶把、盖子和小老鼠,初步加工 ...

心都碎了
22#
发表于 2015-7-28 12:39 | 只看该作者
jswx001 发表于 2015-7-26 15:01
我老家以前就是做这种壶的。那时候我还小上小学,每天放学回家,就要帮着敲壶把、盖子和小老鼠,初步加工 ...

真心感谢兄的深情好文字!这样看来,您是四十岁以上的一代人了!
见证那个悲催岁月!
兄跟帖很多,奉橘疏漏,未曾仔细拜读……
惭愧!


23#
发表于 2015-7-28 13:29 | 只看该作者
jswx001 发表于 2015-7-26 16:55
至于这个壶型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60年代是否有,这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我们家做这壶时是70年代中后 ...

这型民国就有了,一直有生产,到文革、80年代量特别大。至于这壶,开门的50末60初……
24#
发表于 2015-7-28 13:59 | 只看该作者
那年,我也十岁左右,跟着姐姐去紫砂厂交四方兰花盆(记得都是段泥或者粉本绿的)。。。。往事,具已往,难回首。这贴不好,想起很多往事,眼泪就留不住。。。。。。。

点评

唉.难忘的岁月..............  发表于 2015-8-2 22:27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4:00 | 只看该作者
ZHANGLINJCB 发表于 2015-7-28 13:29
这型民国就有了,一直有生产,到文革、80年代量特别大。至于这壶,开门的50末60初……

  嗯,按照那位兄台的叙述,他家是从70末80初做的,那时期的这款壶型已经完全走样了,而且同时期还伴有大量的乡胚壶(按他的叙述与乡胚特征很像的),和正早期根本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26#
发表于 2015-7-29 01:36 | 只看该作者
瑞德堂 发表于 2015-7-28 13:59
那年,我也十岁左右,跟着姐姐去紫砂厂交四方兰花盆(记得都是段泥或者粉本绿的)。。。。往事,具已往,难 ...

垄断销售渠道
进而剥削劳动人民!

27#
发表于 2015-7-29 11:02 | 只看该作者
jswx001 发表于 2015-7-26 15:01
我老家以前就是做这种壶的。那时候我还小上小学,每天放学回家,就要帮着敲壶把、盖子和小老鼠,初步加工 ...

这是一段珍贵的历史,既说明了当初紫砂一厂的现状,又说明了当初做壶的艰辛;
以上也留意过这款壶,只是没想到这款壶有这么丰富的故事;
如今的厂壶只注重于过渡商业炒作,殊不知厂壶背后的这些故事比什么窑温、泥料、大师更动人;
谢谢兄的分享,一把壶、一段历史、一种状态,这些远大于这把壶如今的价值。
28#
发表于 2015-7-29 1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赏砂人 于 2015-7-29 13:31 编辑
jswx001 发表于 2015-7-25 21:23
此壶型在上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初大量制作,生胚交给紫砂厂好像是2毛5一把。壶身是模具准型,壶盖是铁模敲的 ...


江苏无锡001号兄:不以实物为据,而凭儿时模糊记忆推想,难免张冠李戴!

点评

同时,这种现象不仅存于这个壶型、也不仅存于紫砂行业;那个年代要分正式工与零时工;要分原厂与大集体。(类似现在的交警与协警)  发表于 2015-7-29 17:20
赏砂兄多虑了!jswx001兄只是给大家讲述了那个时期状况而已,和本帖楼主之壶应无直接联系,仅仅是壶型相同罢了!  发表于 2015-7-29 17:05
29#
发表于 2015-7-29 13:3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30#
发表于 2015-7-29 14:14 | 只看该作者
赏砂人 发表于 2015-7-29 13:26
江苏无锡001号兄:不以实物为据,而凭儿时模糊记忆推想,难免张冠李戴!

赏砂兄所要的实物,确实是没有了,当时所用的那些模具,也都已无法找寻。但在下对儿时的记忆一点也不模糊,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还越来越清晰。也绝非推想,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不可能张冠李戴的。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5-8-4 09:32
赞!  发表于 2015-7-29 14:37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6 09:15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