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壶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上大生--六方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8:16 | 只看该作者
兄认为是琢如二字的刀法笔意不同?而兄是唯一版本吗?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8:18 | 只看该作者
再看还有琢如,兄认为是对还是不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0:58 | 只看该作者
补两个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1:41 | 只看该作者
若仅以琢如落款字体看,跟几张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35#
发表于 2009-11-3 14:33 | 只看该作者
好字、好資料!感謝提供分享!
36#
发表于 2009-11-3 15:44 | 只看该作者
雲仙道人意。琢如醉後刻。真美也
37#
发表于 2009-11-3 23: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lojo 于 2009-11-3 23:28 编辑

同一壺式
同一人製
工法上不會有很大的差距
請比較此二圖中
每片泥面與上方平面接合的角度大小

說是同一壺式
乍看之下極相類
工藝程度高低卻大不相同
二圖方中寓圓
每片泥面猶如一塊鐵片內凹鑲接
每一面的接合仍呈方器之角度
據此觀之第一圖
高下之別就很清楚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8:41 | 只看该作者
且不说照片上是不是灯光的原因,如果以上贴的内容,此壶已没有讨论的意义了,不过补充一点,此壶上手的朋友都知道,手感极轻,不知道是不是工法上差距很大。本还想讨论讨论刻绘,现在看来也没什么意义了,大家该玩壶的玩壶,该玩“龙飞凤舞”款杯子的玩杯子,该玩纪念版水平的玩纪念版水平,该钻牛角尖的钻牛角尖,大家自得其乐吧。
39#
发表于 2009-11-4 16:01 | 只看该作者
34# 壶徒
壺徒兄   小弟自認"第壹獅球"毫無疑問
所以才敢提出..供參!!
如果..有疑..小弟也會事先說明"仿品..供參"!!
當然.."琢如"..小弟不敢認定是"唯一"~~也未曾如是表明!!
所以:僅供參考!!   謝謝您!!
現..依 兄囑咐po上文字陶刻近圖參考!!
(圖畫刻款"佐臣")
還望 兄不吝指正   感恩!!
另..加po一"大生"款   謝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4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8: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壶徒 于 2009-11-4 18:29 编辑

浏览学习过石兄的许多帖子,亦知石兄在民初等老壶上的识见颇有心得,探讨学习进步是玩壶人的共同心愿。
民初壶多刻绘是其特点之一,但很多壶归壶刻归刻,已去曼生子冶甚远,有附庸风雅之嫌,也许是时风使然,民国刻手的用款等等也十分混乱,一人多款,多人一款都存在,许多只能在字体风格刀工手法上寻求踪迹,梳理起来是一篇大文章。玩老壶的都有心得:仿老壶刻绘难仿,而刻绘最难仿的应是行草。刀工手法工匠可得,而书法得体并非易事,而行草笔断意连尤甚,仿者往往难以心通而畅,字体而论,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风格会有不同,但往往流变之迹可循,同一时期因环境心情等等会时有异同,但体格应在,刀随笔意此应不变,看刻看绘应研书画。刻时,书刻与空刻应是不同的,所用刀之大小,不同书体笔画粗细不同时,刀法不同,民初刻未见挑泥?未识书体,未识笔意,舍本取末何以言刻?小弟要石兄贴出琢如书,是想看看其隶体及刀法,兄仅贴琢如落款数字,弟以为兄认为此才为琢如正版落款,故而跟数贴琢如刻说明,数贴款及体等有差异,兄看出琢如书刻之风吗?若仅以琢如落款而论,弟认为兄之“琢如”有疑可否?一是兄之琢如款笔法弟未见于他器,与大多见之琢如落款不同,同一人落款差异应少(正如同一人工法差异应少,呵呵),二琢如多刻万货,且刻字匠中款落“书”字的很少,虽是其书,但此匠在当时也过于自信了,不合情理!我若定看疑,兄何以驳之?正如兄之签名:看真是学习;看仿更是学习!其实疑仿容易看真难,怀疑态度是必要的也是可贵的,独持偏见却不应该,如小弟之大生碗桃,书上言刻款石溪为淦庭,个人以书体等论之,此石溪应非淦庭,虽淦庭亦曾用石溪款,该刻个人认为是他人(个人看法作者这里不赘述)。
兄之言语可敬,小弟亦报学习态度,实际网上潜水高手良多,小弟浅陋不慎浮出,与兄探讨,望能共勉。
另,谢兄再贴出大生款参考,大生款识还有篆书款等等,小弟手上大生款亦可互参,可知兄之大生壶不在少数,望贴出全壶,以供学习,谢谢!
41#
发表于 2009-11-4 19:01 | 只看该作者
壺致纏綿‧觸類旁通!
42#
发表于 2009-11-4 22:29 | 只看该作者
珠圆玉润。。。
43#
发表于 2009-11-5 14:55 | 只看该作者
浏览学习过石兄的许多帖子,亦知石兄在民初等老壶上的识见颇有心得,探讨学习进步是玩壶人的共同心愿。
民初壶多刻绘是其特点之一,但很多壶归壶刻归刻,已去曼生子冶甚远,有附庸风雅之嫌,也许是时风使然,民国刻 ...
壶徒 发表于 2009-11-4 18:17

兄之言小弟相當認同..欽佩!!   也學習了許多!!
小弟對壺之判定(個人之見)是以"土"為第一考慮因素!!
其他的種種再相輔為之!!
陶刻差異很大的..也是有的~~小弟因此才沒將其列為"第一"!!
跂陶刻款   請  兄參考    並期
  兄不吝指正   感恩!!
另..尊  兄之囑咐po大生壺供參    謝謝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44#
发表于 2009-11-5 14:59 | 只看该作者
46# 石鼎
大生壺   請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45#
发表于 2009-11-5 15:03 | 只看该作者
47# 石鼎
大生壺   ..請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20 04:35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