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56015|回复: 2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战经验(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5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玩壶、茶的过程中,“买”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是在不停的吃药、发现问题、进步、再吃药,又发现问题、又再进步……到最终不再上当。从此中寻找到乐趣。

在自己的眼力,水平到达一定水准之后,在选壶、茶的时候,就会生成一种自信。这种自信,可以不受店家影响,不受言语误导,完全依靠自己眼力、决断力和购买能力来确定购买与否。
当自己尚未具备实战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一些设定的购买条款来和店家达成协议。例如开具发票(或收据),在单据上注明:作品真伪、成型工艺、泥料产地………并在购买后若干天内,若验证品质有疑问,无条件包退等概念。即可让自己受到一定的保护保障。
在买壶之前,其实可以考虑先购置2-3本实用的工具书来认真看看。一般书上,都会有紫砂基础的介绍,标准器的参考,审美标准,壶的鉴赏评述等。多看,多听,多问。不明白的,尽量向经验丰富的同好求教。若生活中无可信任的同好或业者,也可到相对专业的紫砂网站发帖提问。在对紫砂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再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计划寻找购买目标。

在购买之前,一定要认真的考虑,买壶的目的是什么。究竟是用来日常泡茶,还是用来收藏甚至作为投资,这些观点很重要,因为实用和收藏所处的角度可能会不同。

如仅为买来泡茶的话,选壶对适茶性的要求是相对高的,包括泥料好、窑温足、实用度高、清理茶渣方便等条件是必须具备的。但不用太过考虑作者或升值空间。若买来收藏或作为投资的,选择面会相对不同,要考虑包括作者名气、作品风格、成品时间、系列套组等很多条件,要从壶的本质出发,投资不可能马上就能兑现到利润,所以不怕卖贵,但绝对不能买错。
一把制工精良、创意、美感、比例都不错的名家真迹,不可能会很便宜的,在买壶的时候,如果自认眼力还没高于店家的水平,千万不能抱有任何捡漏的心态。仿品众多,遇到真正意义上的高仿品,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老手都难免吃药。在下定决心购买的时候,尽量找行家咨询合理的行情范围,求一个物有所值,但不能寄望物超所值。

一把壶的组成结构包含了很多元素,如:泥、形、工、款、陶刻、完残度、成品时间、制作数量、原创度、有无证书、作者名气(或职称)、是否纯手工成型与成型难度等诸多条件。在买壶的时候,不可能全部考虑的周到,必有所取舍,从实用和收藏的角度出发,选取自己心目中最想要的,最愿意接受的那把。

不要轻易相信任何的故事和传闻,甚至不要完全相信你亲眼看到的。除非你真的是非常了解了。因为这些,很多会是上家或陶手故意做出来的布局。举个亲身经历的实例,我在朋友家看到一把传统光素器,朋友非常喜欢,经常带着壶四处去泡茶,那天他也拿给我看,我一看壶底款,作者是我朋友,打开盖子后……标准的模子壶。出于对朋友的一种诚实或责任,我对他实话实说了。朋友笑笑对我说:“乔你知道吗?我在他家里住过几天,我亲眼看着他纯手工打片完成了一把完全一样的壶,他根本就没有必要为此骗我。因为他有足够的能力做出,而且不用花很多时间的。”

又一个更加鲜明的故事,好友到了云南,亲身上老班章村,找老班章村的副村长开后门,花了1800块钱偷批了一公斤纯料老班章回来,从云南回来之后没多久就带着茶来我家了。现场泡茶的结果是让人绝望的,汤一入口——标准的南糯山大树茶……朋友怎么可能相信我这个从来没有去过云南的所谓普洱茶人,为此甚至对我产生看法。在后来的一个月,我从师父那里讨来几克老班章,把朋友叫来现场喝纯料再尝试调配,朋友虽然不了解老班章,但对茶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这次品饮过后,才恍然大悟明白是上当了。

此前此后,有多少人一直在说,乔丹你有空去云南走走,到实地考察一下就知道了。我回应的话很简单,乔丹至今只去过宜兴4次,你相信我说的话吗?不是说你亲眼看到,亲手拿到的就一定是对的。你对壶或对茶的理解到了哪个层次,你就会在你自己确立的哪个层次上找到你想要的东西。

其实一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人在问,究竟怎么买壶或者买茶,买什么样子的才合适。他们说的意思我大概了解,其实,他们懂壶,只是怕买贵了,哪怕东西对,都不希望价格仅仅是合理指标,而是希望用低于或远低于市场行情的价格买到想要的东西。这样的想法,谁都有,谁都希望捡漏,但哪里有那样的可能性啊?好友一句话一针见血,看着满街掉馅饼,自己接到的那个,永远都是砖头。

乔丹
2009年2月5日于怀旧茶人坊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算是比较富裕的,出手很大方
3#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平常茶在2009-2-5 19:49:46的发言:

作为爱好,茶或者壶都是给我们带来很大享受的~

所谓的升值、投资价值都是锦上添花的~

认真的玩、玩明白了,很多东西是水到渠成的~

 

 

汪阿姨和潘老师都说过同样的话

4#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kinghawk在2009-2-5 20:02:41的发言:
好贴,纠正心态,又可少走点弯路,感谢乔大的倾情奉献,用心去学壶。[em07][em07][em07]

如果自己明白的话,自己上手壶,无论作者或商家怎么白活推荐,都是徒劳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奉橘在2009-2-5 20:32:56的发言:

好文章!

期待后续……

老奉,你回来了啊。新年快乐啊

6#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天道在2009-2-5 21:32:54的发言:
肺腑之言,经验毫不保留,向说真话的人敬礼!

理解万岁

7#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水友在2009-2-5 22:50:06的发言:
看得懂的人就是明白人,我的心里话,很多人要交了学费后才懂。

其实很多人交了学费还是不明白。最终,还是要在有公信力的群体里面得到共识,而且不能是仅仅听少数几个人的意见。

如果我拿了一把王寅春的作品,王寅春的徒弟说是真的,但所有人都看假,这样的壶,一样不可能是对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kzm在2009-2-6 1:25:36的发言:

玩物不是玩钱,壶和茶亦然!自己不懂可以学,学也不懂不怪他人,只有热情的差异,没有对错的。道与路自己决定,现实很残酷,理想很美好。没点“韧性”玩啥死啥~

多少路上遭遇“死棋”而横尸的不幸者啊,能到点的有几人?全有因缘,自身的、环境的,确一不可!

身边执迷的的确有不少,经常见,虽说见多不怪,但总替人担心着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我爱GC在2009-2-6 9:30:57的发言:
亲眼见的也不一定是真的,看来还是提高个人的水平很重要

小朱,我举两个例子,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zryc在2009-2-6 12:50:17的发言:

个人经验,玩壶有三层

其一,壶,懂不懂是关键,要有足够好的运气碰到良师益友,否则就是花足够多的时间、钞票、精力去接触作者、壶商、壶友——看到、上手一些真正意义上的重器、精品,不断比较、反省,学习的过程一定不要讲求忠诚,尽可能多看多听多比较——直到能够形成一种自信,脱离一切与壶无关的因素,独立对壶做出自己的判断。

其二,渠道,这个比较专业,也是生意的关键,非专业人士不需要、也不太可能知道。

其三,人,要明白别人比较容易,不要感情用事就可以,急功近利的可以用一次报价看穿,放长线钓大鱼的比较技巧——记得永远仅仅以上一次交易的结果来衡量即可。问题是大家都是成年人,社会上混过几年后都不会太天真,为什么还不停要上当?——人要明白自己的无知、控制自己的贪婪——何其难哉!

 

 

兄足够客观了。真知灼见啊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zryc在2009-2-6 13:05:21的发言:

不敢当的,玩得还很业余,请多指教。并要感谢乔兄,有些话只能在这里听得到,有些话也只能在这里说。

 

 

 

这里还是相对自由的。请尽管放心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的状况,商和藏是能够达到相对和谐的。至少,我自己已经做到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梅逸在2009-2-6 13:41:43的发言:

好心的版主,真诚的文章。

水到渠成--永远的真理!

也谢谢梅兄的认同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davezhou 发表于 2014-2-20 20:49
受教了,拜服,真想去lz店坐坐

欢迎的,来之前给我电话即可
18688988101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12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