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俗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洱忧思录(12月3日更新21页204楼易武地图之移民与茶的变迁故事)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天好!
胡版,图片还是发不出,没法给你。怎样输入“图片地址”?
要请夭夭帮忙了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行,怎么传不上?麻烦将上面两个空格删去。
谢谢胡版,谢谢夭夭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9-30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然刚入门普洱但是对普洱的喜爱也达到一定的程度,小弟不才只能领取微薄的工资吃饭度日,但是这不能影响我对普洱茶的热爱,在家空闲的时候我都会把家里为数不多的茶慢慢,轻轻的打开,仔细的拿在手里看,闻,也会从工资里努力的节省钱下来买茶!

===================
你这样爱茶,难得。联盟里象你这样的朋友应该不少!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9-3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天快乐!
谢谢熊猫,好一壶,zhiwu诸位!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9-30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不归 发表于 2010-9-30 21:05:36
喝茶的人有主见是最好的,非常欣赏你的态度。
爱上普洱其实是每一个饮茶人的最后归宿,毕竟它的性格和情 ...
==========
胡版说的好!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9-30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沙好!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江和老龙寨,这两个地方其实都出茶。元江值得一提的是野生茶。从元江出来上公路南行10公里下来,走15公里开始爬山,盘旋而上30公里,海拔1700米,有大片的野茶林,由于地理位置偏北,远离普洱茶主产地,很少有人知道,加上当地政府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这片野茶林保存的相当好,真是很难得。两年后我和师弟来纪录过这片茶林,喝过林管所从偷茶人那儿没收来的一点茶,师弟说不错,我喝着苦。老龙寨的茶则树令较短,只有60年左右,东一棵西一棵的种着,平时也不管理,荒着,春秋采一点。我喝着行,师弟说不行。】

从老龙寨下来,公路上堵,走到黄庄,我们绕磨黑前往普洱。磨黑是个彝族小镇,曾经出井盐,据说由于世世代代采盐,地底下都是空的,古老的街道,仍可看出昔日的繁华。演《阿诗玛》和《五朵金花》的杨丽坤就出生在这里。走在小街上,想起往事如烟,红颜不再,心中难免唏嘘。宋代陆游曾想过诸葛亮的隐居与出山,他说: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杨丽坤呢?如果她平平淡淡在这小镇上过一生呢••••••
磨黑后来我经常来,有时我在老龙寨住些天,就常下到磨黑买生活用品。
出磨黑,走25公里,就是闻名天下的普洱县了。普洱曾是普洱茶的集散地,普洱茶之得名,就是因为它。过去,景谷,镇沅等无量山,哀牢山的茶都是下到这里,然后再流往各地。普洱县城的所在地是个坝子,县城不大,公路在城东通过,沿公路两侧有一些茶铺,并不多,就十几二十家吧,如果往城里走一点,就几乎看不到普洱茶的痕迹,与想象中的“普洱到处都是普洱茶”差别很大。卖茶的店铺一般都很清闲,但由北边过来刚进普洱县,公路一段下坡路右边的一家茶店生意应当不错,每次路过那儿,几乎都能看到门前停着一辆或两辆旅游大巴。
普洱虽以普洱茶的集散地出名,但它周边实际上是出茶的,离普洱最近而又著名的茶园,就是困鹿山。由北往南刚到普洱,右拐往景谷方向,不远,再右拐,上山,就是困鹿山古茶园。风景不错,但树令接近三百年的古茶树只有一百多棵,分属于几十家山民,面积较大的,则是台地茶了。由于离县城较近,真正的古树茶大多落入显要之手,很难流出一点,流出一点,价格也贵。好在老龙寨的老杨有个亲戚在困鹿山,家里有两棵古树,帮师弟收一点,作为资料而已。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楼上各位仁兄!
回老兄,不是故事,是纪实。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lqrf8583

极美的散文。期待图片配文。这份对于普洱的情怀难得。
——————
电脑生疏,图片发不上。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胡版每次帮忙编辑!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不归 于 2010-10-5 20:00:10 编辑

普洱下去90多公里,就是思茅了。记得小时读艾芜先生的《南行记》,其中说,爬上又一座山,放眼望去,山下不远处,就是思茅了。今天走思茅,还是这种感觉,也许今天我们走的路,就是艾芜先生当年走的路吧。只是他老先生当年是从昆明一路流浪走下来,我们是开车。
一部名著是可以使一座城市出名的,因为《南行记》,在我印象中,思茅早已名闻天下。但到了2007年,普洱茶热炒的时候,思茅改成了普洱,普洱改成了宁洱,真叫人哭笑不得。这一改,把“普洱”弄丢了,把“思茅”也弄丢了。从昆明下来,朝拜普洱的茶迷一头雾水被拖到新的普洱,发现这里原来是老思茅,不得不回头再去宁洱找普洱:想去思茅的人发觉思茅市不见了,只有思茅区。这帮子乱改的人实在无知,他们不知道,一个著名的历史地名是不能随意更改的。比如普洱,早已是茶文化的历史名城,怎么能随意改呢?愚蠢!改成普洱的思茅虽然命名了“茶城大道”,在与茶城大道交汇的石龙路一带建了很大的茶叶市场,但我每次路过,都是冷冷清清的。唉,没办法!
过思茅南行,要经过大渡岗,走过那一带时,仿佛回到了江南,沿路都是茶山,台地式种植。是著名的多少万亩茶产地。再往前,走过小勐养,这一带有花腰傣,后来我去寻找过,以后会写的。再往前,快到景洪收费站时,下公路左转,走一直通往勐醒,勐腊的公路。深入那一大片地区,就是六大茶山的分布范围了。
我上的第一坐山,是攸乐山,基诺族居住地,我习惯称它基诺山。基诺的意思是“跟在舅舅后边”,可见其曾经历过漫长的母系社会时代。基诺人无自己的文字,亦无固定的姓,儿子的名的第一个字取其父名的最后一个字。比如胡版,胡不归,儿子就叫归去来,孙子叫来新雨,重孙叫雨中荷,再重孙叫荷香普洱茶••••••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拿胡版的名字作比方,不得已。胡版雅量,感动!
上节文字的最后一句原为荷塘月色,胡版改为荷香普洱茶,很切题。再看胡版在每次更新后的标题提示文字,怀疑胡版是长期搞杂志的吧?
说起荷香普洱茶,想起去年的一件事。总听人说什么普洱茶的荷香樟香,我想这还不简单吗?去年12月底在绍兴,看到有卖一袋袋干荷叶丝的,就买了两袋,一共四元钱。回来泡普洱时,抓了一把荷叶丝进去,心想,这不就是荷香普洱茶吗!结果,可能荷叶丝放多了,荷香倒是荷香,但是涩口的厉害,不好喝········,用樟树叶子泡普洱我就没敢再试了。O(∩_∩)O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不归 于 2010-10-10 00:29:14 编辑

          基诺族的这种称名方式,在云南并不是唯一的,还有许多民族也是这样,如爱伲族,父亲叫某某且,两个儿子,一个叫且大,一个叫且二。其实,古代华夏民族也常常用这种称名方式,如今天的林姓施姓高姓游姓等等,都是以先祖的名字为姓。不过云南一些少数民族的姓氏也慢慢固定下来,如且大且二,他们的孩子今天都以且为姓了,而不是叫大某某二某某。
          在六大茶山中,基诺山的生态环境是保存的较好的,基诺人很团结,他们顽强的守护着自己的山林,拒绝外来“开发力量”的进入,不种橡胶,不种桉树,这是很少见的。不过,这几年还是有了一些变化,原来(04年),经过基诺乡中学继续往上走,沿路的大树很多很多,一年一年下来,明显的稀疏了。
         我喜欢基诺人,尤其喜欢师弟与他们的亲密关系。
        那天我们进寨,车刚在木楼前停下,主人山二和他妻子阿眉(音)就迎了出来。阿眉快步走在前面,张开双臂将师弟紧紧搂住,她的头贴在师弟的胸前,高兴的说:好想你呀!师弟也搂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旁边,是满面笑容的山二。那种天然,淳朴和真挚,叫人真的很感动。
        还有,就是他们的坦荡。今年春天,我们刚到山二家,同寨的阿檦(音标)就过来了,他手上拎着约三公斤毛茶,对师弟说:今年我的大树茶不给你了。师弟问为什么,阿檦说:今年某某茶商把我的茶全包了,大树小树混收。你只收大树茶,所以我答应了他们,明年他们不收了,我再给你。他将手中的茶递给师弟,说:这点大树茶,送给你喝,头春的。师弟高兴的接过茶,连说没关系没关系,理解理解。阿檦的小树多,有人混收,好卖些。这就是他们的处事方式,有什么话,直说。
      基诺山的茶好喝。当然,我说的都是大树茶。什么感觉我不会说,不会描述,只知道好,怎么个好法说不出来。即使经历这么些年,还是这样。有时看胡版和小杨那么细致的谈他们品某茶时的感觉,真是很惭愧,可能我一是对茶没悟性,二是对普洱茶从来不上心吧。
说到基诺山,想起韩国人,每年我在那里都会遇上。他们也收茶,而且量大。
      在六大茶山中,基诺山是最能经常遇到韩国人的地方。倒不是因为他们偏爱基诺山的茶,而是因为基诺山离景洪相对来说近一些。在基诺山,还有一个人值得一提,他是老龙寨老杨的表哥。这位表哥原来在大渡岗茶场当场领导助手,后来自己出来,在基诺山办了一个茶叶初制所。他和茶没什么可说的,可说的是他和车和酒。这位老兄特别爱开车,但要命的是他的车技怎么也提不高,而且又特别爱喝酒,于是,我们几乎每年都听到他出车祸的消息。到09年止,五年中他出了四次车祸,而且每次都是将车开翻到山下。第一次没喝酒,他开着自己的农用卡车帮别人拖家具,翻到了山下。车毁了,家具毁了,好在人无大碍,他又买了一台面包车。第二次,他喝了酒,一个人开车,将面包车又翻到了山下,小腿骨折,停了一年没开车。第三次,没喝酒,新买的面包车,坐一车人,他又将车开到了山下,他没事,车上的人中两个住院。按道理他不应该再开车了,但他完全没记性,又跑去买了一台二手桑塔纳。去年泼水节,他开车到傣族寨子里喝酒,喝多了,晚上带着当地一派出所所长一起回家,结果第四次翻到了山下!这次就惨了,所长当场死亡,他腰椎骨折,成了废人。这位表哥开车太没悟性了,但他偏偏又爱开车,结果,成了这样。开车没悟性的人永远也开不好车吧?我喝茶可是没悟性••••••

【未完】

4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楼上各位兄弟!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说到一起了,我偶尔喝点酒,用曲而不是用糖化酶发酵的,土酒。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11 01:4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