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标题: 普洱茶的过往/现状及将来之我所见 [打印本页]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2 23:18
标题: 普洱茶的过往/现状及将来之我所见
经历了一次大型的跳水之后,普洱茶随着市场经济的大热再次走向新高。但正是这样的状况,让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究竟普洱茶应该怎么继续玩下去,或者说,我们应该怎么健康的玩下去?

大家懂得自己究竟都在喝什么茶吗?说句不太客气的话,很多人几年下来,截止到今天还在听普洱茶,而不是喝。
我为何这么说,原因很简单,市场把绝大多数茶人引领向了一个非常不健康的大环境内

我们用大厂的常规产品结合环境来做很简单的数据分析,大厂一个批次的茶品,如7542或甲级沱,可能产量高达数十吨或者百吨,要足够应付国内各个省市的一/二级专卖店,要应付一/二级代理足够的货源。国内这么多的专卖店,几乎每个大型城市里都有茶叶茶具市场,而这里面一定都有当年的新茶。

请问一下,普洱茶的定义什么?答:云南乔木大叶种晒青毛茶
仅仅估算一个批次的茶品,如果这数十吨的毛茶要晒干,要多大的晒场?假设茶品做好了,当时下雨或阴天或天气潮湿.........茶的干燥过程怎么办?要进烘房吗?如果进了,还是晒青茶吗?
那乔木呢?是否能够满足条件?是乔木种的灌木茶?或者是纯粹勐海的三大基地茶(巴达、南糯、布朗)?我记得勐海改制前其中一位高管在【茶艺】一书上发表过一片文章,是自从97水蓝印开始,勐海茶就已经大量采购临沧料作为原料而非纯粹的勐海茶。

而下关就更不用说了,必须要承认下关拼配技术很好,但用的料才,还是临沧料台地料为主,这个,数十年不变已成定局。一个标杆级别的产物,现在一般一年就要做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批次。究竟有多少乔木茶可以这样源源不断的供应?真的都是云南料吗?如果都是云南料,不上农药、化肥、促芽剂,有那么大的产量吗?

现在很多人都获得了一个新的信息:就是在一个新的批次茶出来之后的15天左右,B货就会出现,包装方式、饼型模具、茶料拼配、印刷水平等几乎神鬼莫辩.........但话又说回来,即便是真的也不好喝,假的就更不用谈了。

既然在原料不能保证、农残不能保证、制作工艺不能保证、甚至连真假都很难辨认的时候,我们还要喝这样的茶有何意义?

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我认识的喝大厂茶的朋友,几乎无一例外,百分之90以上只有一个概念,这些茶买回来,并不是用来喝,而是用来投资的。众所周知,大厂茶尤其是大厂知名品牌茶品,每年的涨价幅度超过3成,站在高回报的立场上谈论问题,我认为他们应该多买。毕竟,我本人也在买大厂茶用来做生意赚钱。但是!真正每天拿这些茶当作常规品来喝的人,在我眼中却基本上都不算懂茶的人。

谈谈另外一个话题:
有很多人说,老茶很好喝,新茶太苦涩,没办法喝,为此我已经不止一次的公开否定了他们的说法。我必须要承认,我手里并没有多少几十年的老茶,但超过10年纯干仓的东西,我手里还有超过300公斤。而且几乎各个茶厂的东西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而印记号级茶,我喝过很多了,可以说我对老茶略有一点经验。至少,某些场合,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我会对很多的朋友说,你们说新茶不好喝,是因为你们真的没有喝过什么好的新茶。而老茶并不是好喝,只不过是相比于刚刚做出来的时候,没那么难喝罢了。如果当年的“大口中小绿印”刚刚做出来就那么好喝,也不会拿去做仓。做仓的其中一个最关键原因,就是因为新茶制作出来之后,实在是苦涩难耐。谁会把苦涩当成优点?新茶那么苦涩,如果不拿去做仓,怎么喝的下?做仓的茶,是没什么苦涩,只是多了一份霉味和超标数十甚至数百倍的霉菌刺激。发霉的饭菜谁都不愿意吃,但霉变过的茶,倒是很多人乐意去喝。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我个人很不理解的。

我在很多地方讲课的时候,对大家提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大家为什么要喝茶?而我给大家的答案是:因为茶比水好喝,所以要喝茶。

这个月初,我在外地路边一个茶店买了几片纯干仓的88青回去(纯粹用于做生意的),在买茶的时候,店长泡了一泡给我喝,我当时的评价是:茶是对的,红枣汤的质感,略带喉韵,陈化不错,仅如此,再无别的惊喜。当时店长对我的言论似乎很好奇,问我喝什么茶?我说,我喝新茶的,新茶比老茶好喝多了。我虽然不喝老茶,但我仍在买,只不过是买回去做做生意罢了。店长对我喝的茶很好奇,恰好,我当时调配了一泡放在包里,当即就现场开泡了,与我同行的两个朋友和当时店里三个员工一起喝了我调配的茶,几乎每个人都很惊讶,他们完全想不到,新茶居然有这样的口感。我问他们:是我的新茶好喝还是88青好喝,在场所有人不约而同都认为我的茶好太多了。

现在真正站在高端仰望的茶人,并不是杂志上,书刊上对什么大厂品牌说三道四、品头论足、指点江山的所谓大师。而是那些确实找到了真正的古树原料,真正在最适合采摘的季节,最适合制作的时间,用最好的制作方式来完成的真正意义上纯粹的优质好茶。

借助此文,我将个人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当我2008年春节结识到了我的师傅苗头之后,当我对真正意义上的古树茶有了绝对的认知和了解之后。我才真正的发现,我的嗅觉和味觉已经超过一般健康的人,因为我天天都在喝好茶,而遇到不新鲜,不舒服的味道,就会比一般人反应更快、更大、进而更加抵触。甚至在生吃蔬菜水果的时候,如果农药加多了,用舌头感知一下果皮也会知道农残有没有洗干净。而我多年的慢性咽喉炎,也因为两年多来喝喉韵深、无公害的好茶而最终治愈。如果我不是因为长期熬夜的话,相信会好的更快。

而我最近两年,一直在自己做茶,我身边好多朋友,都在找我买茶,他们和我有共同的感知,一部分人在没有喝过我的茶之前,都说我的茶卖的太贵,但是只要认真喝过一次之后,从此其他的茶很难再喝的进去。这一点,我不否认,因为,连我自己也是如此。或许这些年,我一直都在告诉身边的朋友一个真理:便宜真的没有好货。


乔丹
2011年6月22日于怀旧茶人坊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1-6-22 23:19
好长啊,慢慢看
作者: 平常心    时间: 2011-6-22 23:21
本帖最后由 平常心 于 2011-6-22 23:33:40 编辑

老乔说的没错,好货不便宜,论品茶,我是佩服老乔的,期待你的乔丹牌普洱早点量产,也好降低成本,成为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
作者: shouji1234    时间: 2011-6-22 23:21
先回后看
作者: 杨冬    时间: 2011-6-22 23:23
哈哈,你好去请一个连的警卫了
作者: szyuewei    时间: 2011-6-22 23:25
强烈要求楼主各送一斤让咱们好好分辨一下
作者: v23    时间: 2011-6-22 23:25
本帖最后由 v23 于 2011-6-22 23:26:08 编辑

好文章,认真学习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2 23:28
szyuewei 发表于 2011-6-22 23:25:23
强烈要求楼主各送一斤让咱们好好分辨一下

一人送一斤............

作者: singlesing    时间: 2011-6-22 23:28
喝古树茶,喝绿色的茶,喝健康的茶
作者: 佑尔    时间: 2011-6-22 23:31
看了,思索下
作者: 啤酒泡沫    时间: 2011-6-22 23:34
有个问题我一直很困扰:大厂茶料那么差,口感那么不醇厚,几乎被宣扬的尽人皆知,可没天理的是,按老乔的说法,每年价格涨幅高达3成!难到这些涨幅都转嫁给了那些新手菜鸟?不大靠谱。很烂的茶居然是最有投资价值的茶,单靠炒作宣传解释,无论如何不通吧。困扰
作者: 小黑    时间: 2011-6-22 23:36
乔丹 发表于 2011-6-22 23:28:04
一人送一斤............

俺半斤就好。。。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2 23:37
爱壶 发表于 2011-6-22 23:29:37
问:
1.越陈越香如何解释?
2.大树被过度采集和人为精细化管理后的品质如何?

其实古树茶和台地茶概念差不多,过渡采摘之后,必定营养不足,在口感上,不良刺激一定会增多。但古树茶毕竟根系发达,吸收营养要较过度采摘的台地料多的多。内含物质多,流失也会相对慢。所以只有真正意义上的晒青古树手工茶,才具备长时间的存放价值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2 23:39
啤酒泡沫 发表于 2011-6-22 23:34:23
有个问题我一直很困扰:大厂茶料那么差,口感那么不醇厚,几乎被宣扬的尽人皆知,可没天理的是,按老乔的说 ...


其实非常简单的道理,天福,八马等一样的道理,大型茶厂一般主要的耗资是在广告宣传费用上,而不是纯粹的茶品采购费用上。而国人相对愚昧的会认为广告响亮的东西,一定有其本质优势。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2 23:49
平常心 发表于 2011-6-22 23:21:19
老乔说的没错,好货不便宜,论品茶,我是佩服老乔的,期待你的乔丹牌普洱早点量产,也好降低成本,成为老百 ...

俺的茶没有量产,真正意义上的古树茶,没有多少产量的。说一个批次能以百公斤为单位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百分之百的古树料。我一年从几个山头上弄下来的那么一点点东西,也就够身边几个分点喝喝,一年内肯定消化的干干净净。
作者: 小玩    时间: 2011-6-22 23:50
牛人喝牛茶,有机会一定要现场去学习一下。顶牛帖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2 23:51
佬阔大 发表于 2011-6-22 23:50:29
牛人喝牛茶,有机会一定要现场去学习一下。顶牛帖

随时欢迎并恭候着
作者: 丝丝不烦    时间: 2011-6-23 00:08
顶下现场直播,再好好看!
作者: 阿秋    时间: 2011-6-23 00:10

作者: 朱朱    时间: 2011-6-23 00:12
新茶不难喝我绝对顶你老乔,的确品质高的新茶是非常不错
接下来省略几百字有几个原因(小弟有不少老茶还没出手、第二个因为还没出手没钱请保镖)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1-6-23 00:13
只有喝过后才会了解,才会知道差别到底是有多大,没有喝过的光看文章,很多人都以为喝茶没有这么玄乎,都以为是夸大其词。
作者: aeon    时间: 2011-6-23 00:17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3 00:22
khhdz 发表于 2011-6-23 00:13:23
只有喝过后才会了解,才会知道差别到底是有多大,没有喝过的光看文章,很多人都以为喝茶没有这么玄乎 ...

非常同意,只有真正喝过上好新茶的人,才会明白为什么新茶其实并不输老茶的
作者: 六堡    时间: 2011-6-23 00:36
先回后看。感激!
作者: jieren56    时间: 2011-6-23 00:36
严重支持!不过乔大搞点新茶来试试?甭怕,俺跟你买~~··
作者: Aihu64    时间: 2011-6-23 00:44
听好多人说过,04或05年大益改制以来的茶不值得收藏,
原因是:配方、工艺变化了等等。
可是,客观来讲,咱上个月喝过大益06年的青沱,大益06年的南糯山,
口味转化的还挺可以哦。
吼吼。
作者: Aihu64    时间: 2011-6-23 00:47
本帖最后由 Aihu64 于 2011-6-23 00:49:14 编辑

当然,弟的27楼的帖子也绝不排斥古树老料的优良品质!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3 00:53
jieren56 发表于 2011-6-23 00:36:45
严重支持!不过乔大搞点新茶来试试?甭怕,俺跟你买~~··

好的,不过我那些非量产型的,都在仓库里,就不打算搬到论坛里卖了,毕竟数量极少
欢迎私下联系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3 00:54
Aihu64 发表于 2011-6-23 00:47:56
当然,弟的27楼的帖子也绝不排斥古树老料的优良品质!

你喝过俺拼配的,其实你心里很清晰的
作者: 六堡    时间: 2011-6-23 01:20
乔匪说的绝对真实,但很多人很难有机会走上这条路。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3 01:28
六堡 发表于 2011-6-23 01:20:38
乔匪说的绝对真实,但很多人很难有机会走上这条路。

这个真的需要机遇,就如朋友抽烟一样,抽了20年才发现自己抽的都是假烟,抽过一次真的才会明白。

不过,更多人一辈子都是在抽假烟的

作者: 大碗小碗    时间: 2011-6-23 01:47
正解!
作者: alanlai    时间: 2011-6-23 01:56
还记得早些日子有位壶友曾有一贴中提到其实在众多的茶类中普洱含有的有益成分并不是太多,而且普洱喝起来还有那么多麻烦,那干嘛还要去喝呢?我个人觉得其实就是一份期待,追求享受普洱在自然陈化转变过程中的不同感觉,所谓藏茶(收藏)就是这个道理,就像大家都熟悉的养壶过程一样,要认真、细心、小心。挑选优质的茶叶当然很有必要,我个人觉得评定是否优质除了茶所有色香味要素之外,干净、可长期存放也是非常的重要,所为可长期存放意思是有远期变化效果,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而且效果让品者认同方算是好的普洱茶,但这些要素不是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要品者自己去领会了,不过我想问一句大家,既然在喝普洱茶了,是否有或多或少地了解普洱茶的历史和制造工艺,普洱茶因何而名闻于世呢?呵呵。。人生有许多事情不能执著,但吃到自己肚子里面的东西就应该执著一下啊。
作者: 壶侃    时间: 2011-6-23 02:29
想升值就大益,下关,想自己喝喝就看个人喜好了。
作者: 紫云阁    时间: 2011-6-23 07:15
好茶是不多的      要喝的话老乔是有点的     
作者: 漱心    时间: 2011-6-23 08:49
我的个人观点:
老乔建议大家品尝好茶是没错的.
事实上的好茶(不管是新茶还是老茶)因产量原因,不够多少人品尝.
厂家是负有社会责任的,他要保证大家有茶喝,喝得起.
普池茶本身没有对错.
每个人的选择我认为都是对的.只是在某种阶段有某种选择.
精品与极品的东西,99%的人都会认为是好的,但却与大众有很远的距离.
大众能选择的,只是在能力范围之内的.
作者: marky2046    时间: 2011-6-23 08:56
已拜读。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3 09:58
alanlai 发表于 2011-6-23 01:56:19
还记得早些日子有位壶友曾有一贴中提到其实在众多的茶类中普洱含有的有益成分并不是太多,而且普洱喝起来还 ...

关于这个问题,我确实有存在自己的一些理解

普洱茶闻名于世,最关键的操作方,其实是台湾同胞,他们杜撰出了一条非常提神的信息,配合着将香港同胞大量库存还没有卖出去的港仓茶高价传出去。这一点,在新一代普洱茶人心中早已形成共识。

我们追溯普洱茶的历史,其实普洱茶在最早期只能算是粗茶,最大的需求方,是西北地区无法种植蔬菜,需要靠运送茶叶过去,给当地牧民化牛羊肉腻的替代品。

所谓的粗茶概念:就是粗采摘,粗选料,粗制作,粗保存,粗冲泡.........

茶马古道运送过程,据传单程时间不会少于一年,在这个过程中,途中茶叶被日晒雨淋是必然,茶品品质在某冲程度上,已经发酵,在运送到牧民手中的时候,茶品口感与纯粹意义上的晒青茶基本上无法挂钩。属于半发酵茶了。

而港仓的定义,某种程度上,是借鉴了熟茶发酵工艺或参考运输过程中的加温、加湿等工序,最终目的,也是发酵。

但话题赚回来,如果茶品刚刚做出来已经很好喝,为什么还要发酵呢?发酵的过程,其实是让茶多酚(涩口)和部分茶碱(苦性)的部分转化成糖类。说白了,是因为刚刚做出来之后,确实并不好喝,所以才衍生出这样的工艺,而并不是说茶很好。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港仓茶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大力推广了普洱茶,正因为港仓茶的甜滑,让茶人们竞相追逐,而茶农在后来也跟随市场,去采摘更好的古树茶,及通过工艺去做出更甜的茶。这才是普洱茶在当代被正确转向的理由。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3 10:00
漱心 发表于 2011-6-23 08:49:42
我的个人观点:
老乔建议大家品尝好茶是没错的.
事实上的好茶(不管是新茶还是老茶)因产量原因,不够多少人品 ...

同意漱心的观点
其实在国内,不管是什么产品,基本上都存在大众化品牌和奢侈品牌的
但国内的怪圈,的确非常古怪,大家竞相去购买,而绝大多数人并不真的为了品饮,而是纯粹为了投资。似乎将股票的概念投入到普洱茶上面了。这一点,我是觉得很不理解的。

作者: 山香不见花    时间: 2011-6-23 10:13
本帖最后由 山香不见花 于 2011-6-23 10:17:08 编辑

有些概念值得玩味,比如:输赢,优劣,价值。


作者: 平平    时间: 2011-6-23 10:18
认真听讲,认真喝茶。
一种传递感情的方式和媒介而已,也算是拉近彼此的谈资。
做到喝的出,不深究就可以了 。
怕麻烦,也怕累。。。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3 10:20
山香不见花 发表于 2011-6-23 10:13:59
有些概念值得玩味,比如:输赢,优劣,价值。

玩茶也和玩收藏一样,中国文化艺术收藏品最终的去向就一个:投资

作者: 灰太郎    时间: 2011-6-23 10:21

作者: 山香不见花    时间: 2011-6-23 10:22
乔丹 发表于 2011-6-23 10:20:37
玩茶也和玩收藏一样,中国文化艺术收藏品最终的去向就一个:投资



您的这句话其实已经道出未来普洱市场的走向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3 10:29
山香不见花 发表于 2011-6-23 10:22:43
您的这句话其实已经道出未来普洱市场的走向

因为普洱茶茶质强,相比于绿茶或其他茶系来说,要耐存放的多。所以,本质上来说,普洱茶并不完全是拿来喝的了
作者: 尼采    时间: 2011-6-23 10:42
普洱是普洱的路子,如果非要往绿茶或乌龙的路子上靠,那就拿去和绿茶或乌龙的香气口感较量。
普洱的纯料新喝和拼配存喝,应该算两个茶类。
普洱新茶里,个人只觉得甜茶好喝且适合长期喝,易武是其中的代表。而茶性太强的新茶,喝多了身体会不舒服,至少我的身体会不舒服。

作者: 茶舍李    时间: 2011-6-23 10:43
先留脚印。
作者: 山香不见花    时间: 2011-6-23 10:44
乔丹 发表于 2011-6-23 10:29:44
因为普洱茶茶质强,相比于绿茶或其他茶系来说,要耐存放的多。所以,本质上来说,普洱茶并不完全是拿来喝 ...



纵观近几年台湾T4X,大陆的各门类涉及茶类的门户网站,普洱一系都是人气最旺的,除了耐玩,品种多,亲民等最重要的就是投资这个因素,普洱可以放很久,而且越来越具有经济价值。包括高山等在内都受到其不小的冲击

小弟愚见,未来的日子里,喝普洱并不难,喝好茶也是缘分,历史的轮子不停的再转动。个人角度来看,并不恐慌普洱涨跌,357克一饼像我等一月消灭也是稀松平常。唯一能得到真奥义者无非2类人群:真喜欢的和投资客。一个是愿意去深入研究,一个是想赚钱就要先成为内行。小弟2者都不挨着,冷眼旁观则个就是

作者: 岛主    时间: 2011-6-23 10:48
本帖最后由 岛主 于 2011-6-23 10:48:43 编辑

这实在是个高度,咱不可能到那个高度,就只能喝自己胃能接受的茶.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3 10:49
尼采 发表于 2011-6-23 10:42:01
普洱是普洱的路子,如果非要往绿茶或乌龙的路子上靠,那就拿去和绿茶或乌龙的香气口感较量。
普洱的纯料新 ...

不能够以任何标准去衡量普洱,普洱就是普洱,但普洱在传播环节过程中被歪曲了功效,还有就是工艺,包括很多方面的东西,都被扭曲了。

当代新普洱茶人,正在将普洱茶正本清源,还普洱茶本来面目。

很多人喝了茶质强的普洱受不了,以个人体质而异,正如一些朋友只能喝啤酒而不能喝原浆白干一个道理。但好酒始终是高度白干。

作者: 老花猫    时间: 2011-6-23 10:50
乔丹 发表于 2011-6-23 10:49:22
不能够以任何标准去衡量普洱,普洱就是普洱,但普洱在传播环节过程中被歪曲了功效,还有就是工艺,包括很 ...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3 10:51
山香不见花 发表于 2011-6-23 10:44:11
纵观近几年台湾T4X,大陆的各门类涉及茶类的门户网站,普洱一系都是人气最旺的,除了耐玩,品种多,亲 ...


很多人在喝普洱茶之前,都不会想着带着普洱茶去商检部门检测一下,看看农残问题和霉菌问题的残留状况
这一点,我至今想不通

作者: 山香不见花    时间: 2011-6-23 10:58
乔丹 发表于 2011-6-23 10:51:28
很多人在喝普洱茶之前,都不会想着带着普洱茶去商检部门检测一下,看看农残问题和霉菌问题的残留状况
...



就是有关部门宣传力度不够的事情

作者: 否极泰来    时间: 2011-6-23 11:35
很多东西都是由市场催生出来,孰是孰非,终会返归正道。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3 11:38
否极泰来 发表于 2011-6-23 11:35:41
很多东西都是由市场催生出来,孰是孰非,终会返归正道。


作者: CICI    时间: 2011-6-23 11:49
学习学习
作者: zhangyn    时间: 2011-6-23 13:58
我们也去云南占山抢大树....
作者: 额才呢日瓦砾    时间: 2011-6-23 14:13
zhangyn 发表于 2011-6-23 13:58:49
我们也去云南占山抢大树....

那真是普洱的悲哀,大树的悲哀了。
作者: hkzm    时间: 2011-6-23 14:13

老乔,观点很有意思也符合你的气质。新茶纯料大树固有其好,好东西大家都该试试是个好玩的事情,即便今年买不到明年找机会,买不到一片,蹭个半片喝喝因该不是问题,反正年年有,总是有机会,花点不多的钱而已,也不是多大点的事。
大厂和老茶不谈优劣,真假、仓霉,这么多年了,其实早就无须打压比较,有气势5、6位数开片老茶的人其实不傻,要不也不可能有得了钱。乏善可陈不重要,关键是不可取代的价值在那摆着,人文历史与滋味的唯一性,如此够了,玩物本身就是个人造化,非要分个黑白,只会抹花了。
茶的深度与广度不是个人的意志可以决定,普洱尤其如此,要标准的话只在自己心中,别人给不了。钱上绕来绕去,只会在钱上吃亏。新喝茶的一波接一波不说,老喝茶的口味都还会变呢,保不其谁好哪一口。做好新茶,玩好老茶,各得其所、各自精彩,多有意思的事情,非要泥潭里滚,会搞低了... ...
作者: 曹操    时间: 2011-6-23 15:15
本帖最后由 曹操 于 2011-6-23 15:16:11 编辑

我就是 喝过老乔调配茶,苦撑2道茶,预计过不了第3道的那个体验者。


作者: 乱喝茶    时间: 2011-6-23 16:35
感觉内容和标题关系不大
作者: 好一壶    时间: 2011-6-23 16:50
有感而发!
作者: jicy8223    时间: 2011-6-23 17:01

作者: 无我    时间: 2011-6-23 17:49
很认可老乔的观点。常规普洱放放不是更好喝,而是没那么难喝。
作者: thornbird    时间: 2011-6-23 17:50
hkzm 发表于 2011-6-23 14:13:35
老乔,观点很有意思也符合你的气质。新茶纯料大树固有其好,好东西大家都该试试是个好玩的事情,即便今年 ...

顶这个.
说对路的新茶好喝,实在是无奈之举. 哪有那么多好的老茶供应市场呢?
料子对路的新茶固然已经属于小众的东西,那么有缘喝到干仓老茶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作者: 农夫    时间: 2011-6-23 17:55
看来要做个茶人真不容易
作者: 伟哥    时间: 2011-6-23 18:39
漱心 发表于 2011-6-23 08:49:42
我的个人观点:
老乔建议大家品尝好茶是没错的.
事实上的好茶(不管是新茶还是老茶)因产量原因,不够多少人品 ...

漱心兄的观点说得挺到位。顶你!

作者: may2088    时间: 2011-6-23 21:29
回复 否极泰来 的帖子


作者: may2088    时间: 2011-6-23 21:30
回复 爱壶 的帖子


作者: may2088    时间: 2011-6-23 21:32
回复 hkzm 的帖子


作者: 刀仔    时间: 2011-6-23 22:26
乔版真的敢言,这文章会妨碍不少炒家的了
作者: 山香不见花    时间: 2011-6-23 22:40
fm3728 发表于 2011-6-23 22:26:06
乔版真的敢言,这文章会妨碍不少炒家的了



小弟看来这篇文章根本不会有人被妨碍。只能算做乔丹大人博客里众多文章中的一篇而已,每行每句都渗透着乔丹大人的“味道”

作者: 刀仔    时间: 2011-6-23 22:50
泡沫里面的人,飘然若仙,他们从里面看外面的世界是如幻如真,泡沫外的人,真替他们惊心,只要有炒,就必定会有泡沫的了,最后只是看谁去埋单
作者: Aihu64    时间: 2011-6-23 22:53
乔丹 发表于 2011-6-23 00:54:17
你喝过俺拼配的,其实你心里很清晰的

老大,你那里的茶,就连是入门的都很高端。
曲太高而和难多,存欣赏而怨钱少。
哈哈。。。

作者: 八臂哪吒    时间: 2011-6-23 23:54
拜读了乔大的文章,细心品读了一下,有机会一定要品尝一下乔大的,彻底、重新认识一下普洱茶。
作者: 无我    时间: 2011-6-24 00:12
神韵还剩一泡,看完文章茶也喝完了。
作者: 卧石闲花    时间: 2011-6-24 00:13
03年4月的下关沱真是极品啊,
好喝,太好喝了。
这个星期又干掉一沱。

作者: alanlai    时间: 2011-6-24 01:07
卧石闲花 发表于 2011-6-24 00:13:39
03年4月的下关沱真是极品啊,
好喝,太好喝了。
这个星期又干掉一沱。

啥时候送一个让俺干干
作者: alanlai    时间: 2011-6-24 01:13
hkzm 发表于 2011-6-23 14:13:35
老乔,观点很有意思也符合你的气质。新茶纯料大树固有其好,好东西大家都该试试是个好玩的事情,即便今年 ...

兄台的见解很有意思,哈哈哈。。。。
作者: 老花猫    时间: 2011-6-24 01:26
看来今后,老乔不仅仅是被宜兴、还有可能会被云南的跨省了
作者: 云中白鹤    时间: 2011-6-24 02:07
好文!
作者: 恩德撒    时间: 2011-6-24 03:03
从头看到尾,我说我说这两天我这茶这么难喝呢,我还以为是天气的原因呢。
乔大把我喝茶,存茶的理论又颠覆了。
作者: 岁寒三友    时间: 2011-6-24 08:39
新茶不好喝,那是投机商杜撰地,为的是陈茶卖个更好的价。
作者: 岁寒三友    时间: 2011-6-24 08:42
俺是陈茶买不起,新茶不想喝,专喝凉白开的人。
作者: 成辉    时间: 2011-6-24 08:43
拜读。乔大好文。字里行间深刻地表现出乔丹本色。支持。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4 10:35
hkzm 发表于 2011-6-23 14:13:35
老乔,观点很有意思也符合你的气质。新茶纯料大树固有其好,好东西大家都该试试是个好玩的事情,即便今年 ...

不瞒您说,我身边真的不乏这样的大户。
以我自己为例子,我的一个好友去他一个新结识的朋友那里买茶,一次弄回一桶大口中,一桶广云贡,把茶带回来之后,让我评价茶品如何,我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让他自己去感受:
找把胎土略厚的朱泥壶
1.刚刚开的水快速洗茶一次
2.用滚烫大开的水闷泡一分钟
3.等水温降低到40度以内,大口温喝

喝完了一杯之后,5分钟之内不再让他喝茶,当时看到他的那个感觉................迫切找水喝

后来,这个朋友把我带到他的那个圈子里,他那个圈子有差不多20人,每个人几乎都是花大几十万买到和他类似的东西,每天乐此不疲喝,听故事。我和他们去喝茶了一次,用同样的方式........结果,我想盟友们都能猜到了

这个群体里面的人,一大半对普洱茶彻底绝望了,少部分成了我的客户,他们加起来卖了百万以上的所谓老茶,全部都扔掉或者送人了。

所以,在当代,有钱不一定懂,而且这部分人占绝大多数,都是新茶人,钱来的容易,又喜欢附庸风雅,追高。何来心情去研究茶的本质?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4 10:35
曹操 发表于 2011-6-23 15:15:23
我就是 喝过老乔调配茶,苦撑2道茶,预计过不了第3道的那个体验者。

我这里到了一些更强的,下次来深圳,调给你喝,基本上8克茶,你我俩人,可以喝2个小时以上了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4 10:36
无我 发表于 2011-6-23 17:49:25
很认可老乔的观点。常规普洱放放不是更好喝,而是没那么难喝。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4 10:38
thornbird 发表于 2011-6-23 17:50:18
顶这个.
说对路的新茶好喝,实在是无奈之举. 哪有那么多好的老茶供应市场呢?
料子对路的新茶固然已经属于 ...

不瞒兄弟,红印我喝过超过10次了,截止到今天没喝到过纯干的
就连大口中小绿印,我都没喝过纯干的。
要知道大口中可是73青(不是大陆的73年),而是80年代中期的东西
连这30多年的东西都保证不了,何来那么多真正好的老茶?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4 10:38
fm3728 发表于 2011-6-23 22:26:06
乔版真的敢言,这文章会妨碍不少炒家的了

联盟,应该有联盟的风格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4 10:38
山香不见花 发表于 2011-6-23 22:40:18
小弟看来这篇文章根本不会有人被妨碍。只能算做乔丹大人博客里众多文章中的一篇而已,每行每句都渗透 ...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4 10:41
fm3728 发表于 2011-6-23 22:50:31
泡沫里面的人,飘然若仙,他们从里面看外面的世界是如幻如真,泡沫外的人,真替他们惊心,只要有炒,就必定 ...

兄说的非常对,其实,谁又不是从大厂茶开始喝的?乔某也不例外的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4 10:42
Aihu64 发表于 2011-6-23 22:53:45
老大,你那里的茶,就连是入门的都很高端。
曲太高而和难多,存欣赏而怨钱少。
哈哈。。。

这样其实很好,因为拿回去的朋友,不会失望,放久了,会发现更好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4 10:43
八臂哪吒 发表于 2011-6-23 23:54:21
拜读了乔大的文章,细心品读了一下,有机会一定要品尝一下乔大的,彻底、重新认识一下普洱茶。

随时恭候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4 10:43
无我 发表于 2011-6-24 00:12:27
神韵还剩一泡,看完文章茶也喝完了。

俺那个茶好喝不?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4 10:44
卧石闲花 发表于 2011-6-24 00:13:39
03年4月的下关沱真是极品啊,
好喝,太好喝了。
这个星期又干掉一沱。

还有04.3的销日版,有空来喝,这个我量还有点大的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4 10:45
老花猫 发表于 2011-6-24 01:26:06
看来今后,老乔不仅仅是被宜兴、还有可能会被云南的跨省了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4 10:46
恩德撒 发表于 2011-6-24 03:03:13
从头看到尾,我说我说这两天我这茶这么难喝呢,我还以为是天气的原因呢。
乔大把我喝茶,存茶的理论又颠覆 ...

有空,带上您最满意的茶,来深圳,我们对冲一下,很多问题就会非常明了了

深圳本地的朋友很少跟帖,很简单,大部分本地的都喝过我的茶,对我的茶非常了解的

作者: 东奔西跑    时间: 2011-6-24 11:29
老乔说的也是我一直以来很困惑的,就那么几棵树,结果满大街都是大树茶,这种名气大的茶卖的只是牌子而已,是工业化的产物。所以能想喝到真正大树茶的人只能是少数人。这是不是普洱茶人的悲哀呢?
今年从老乔那里买了一饼新茶,不便宜,所以到现在都没舍得喝,存存吧,至少咱有!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6-24 11:35
林宾尼卡 发表于 2011-6-24 11:29:44
几乎拜读过楼主所以大论,起初看题目都很吸引人,细读下去确大都不知所以然,不过敲锣打鼓吹喇叭抬轿 ...

我实在没有强迫你去读,您下次要是读的不开心,就不要看了

至于我应该怎么做,轮得上你说三道四吗?





欢迎光临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http://www.jadepot.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