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标题: 猿抱子茶叶实际品饮情况!! [打印本页]

作者: chaser    时间: 2011-12-4 02:19
标题: 猿抱子茶叶实际品饮情况!!
1、为了使帖子完整,请版主把我帖子完成之前插入的任何人发表的回复贴子删除。谢谢!

2、水:本次使用农夫山泉桶装水。
     茶具:所有茶具漂渍液漂洗30分钟后使用。
     投茶量:第一次使用9.1克茶,第二次使用4.6克茶。
     浸泡时间:泡茶按猿报子提出的第一泡10秒,第二泡20秒,第三泡30秒,第四泡30秒出水。
     灯光:纯白节能灯。
     相机:佳能550D+红圈24-105镜头。
     图片:只调整了分辨率适合联盟图片大小,所有图片不做任何PS。

作者: chaser    时间: 2011-12-4 02:25
图片说明:
收到呼噜兔寄来的茶叶时内飞已经被扯掉下来,为了还原,本人对原图片各部位进行了复原,详细请看红色标注,可对比呼噜兔原贴图片看特征位,茶是原茶没有任何问题。
(, 下载次数: 543)
(, 下载次数: 493)
(, 下载次数: 496)
(, 下载次数: 496)
(, 下载次数: 535)
(, 下载次数: 537)
(, 下载次数: 523)
(, 下载次数: 511)
(, 下载次数: 527)
(, 下载次数: 498)


作者: chaser    时间: 2011-12-4 02:28
开始泡茶
(, 下载次数: 475)
(, 下载次数: 466)
(, 下载次数: 490)
(, 下载次数: 511)
(, 下载次数: 522)
(, 下载次数: 544)
(, 下载次数: 497)


作者: chaser    时间: 2011-12-4 02:29
第一水
(, 下载次数: 528)
(, 下载次数: 528)
(, 下载次数: 459)
(, 下载次数: 539)

作者: chaser    时间: 2011-12-4 02:30
第二水
(, 下载次数: 505)
(, 下载次数: 511)
(, 下载次数: 504)

作者: chaser    时间: 2011-12-4 02:32
第三水
(, 下载次数: 542)
(, 下载次数: 538)
(, 下载次数: 475)

作者: chaser    时间: 2011-12-4 02:32
第四水
(, 下载次数: 474)
(, 下载次数: 543)
(, 下载次数: 489)

作者: chaser    时间: 2011-12-4 02:36
本帖最后由 chaser 于 2011-12-4 02:37 编辑

请看叶底
(, 下载次数: 493)
(, 下载次数: 456)
(, 下载次数: 508)
(, 下载次数: 556)
(, 下载次数: 515)
(, 下载次数: 473)
[attach]585234[/attach]

作者: chaser    时间: 2011-12-4 02:39
第二次减少投茶量的冲泡
(, 下载次数: 488)
(, 下载次数: 510)
(, 下载次数: 459)
(, 下载次数: 515)
(, 下载次数: 494)
(, 下载次数: 551)
(, 下载次数: 478)
(, 下载次数: 481)
(, 下载次数: 526)
(, 下载次数: 504)
(, 下载次数: 504)
(, 下载次数: 502)
(, 下载次数: 493)

作者: chaser    时间: 2011-12-4 02:41
冲完茶后检查公道杯的透光情况、是否有附着
(, 下载次数: 483)
(, 下载次数: 525)



作者: chaser    时间: 2011-12-4 03:22
******以下为本人个人品饮感受及看法,仅代表我个人的主观意见******
时间太晚,现在只说我的粗略感受及意见,详细的品饮记录周日晚上再补写。
外观:此茶看饼面为小银毫+黄片,我本人多年以来到过广州、深圳、东莞、昆明的各大茶叶市场,店面不计其数,从未见过如此外观的古树茶。

香气:干茶闻有淡淡香气,但是与我接触过的普洱茶都不相同。茶水刚入口后反而香不明显,之后的香气与我接触过的普洱茶都不相同。同时能感受到汤水有糊味,炒过头了。

汤色:9克茶1-4水(10秒、20秒、30秒、30秒)明显混浊。改为4.6克茶冲泡,汤水依然明显混浊。显然汤色混浊与投茶量无关。

口感:比较纯净,有一定稠度。有苦底。口腔有回甘,无喉韵。入口后平淡空泛,口感、香气、刺激与普洱茶明显不同。色面及两侧涩,涩感与普洱茶不同。感受不到普洱茶的鲜爽度,更加没有古树茶的鲜爽、醇和、芬芳。

叶底:叶片过绿,颜色较深。形状叶脉等整体感觉与普洱茶有差异。梗相对较硬,柔软的枝条不是有弹性的自然柔软,一捏呈现糜烂状。与传统的普洱茶明显不同。叶片明显有焦点,每泡茶汤都滤出大量小黑点。

个人总结:
这是一款充满创新精神的茶叶。
作为普洱茶来说,厂家创新地运用了云南绿茶作为原料;作为绿茶来说,厂家创新地运用了普洱茶工艺。
这明显不是普洱茶、更加不是古树料。
树龄200年的绿茶我没有喝过,也许仪器能测出,我不敢下评语。



作者: 不懂茶不懂壶    时间: 2011-12-4 03:22
沙发都忘抢了 补一个
作者: 云真茶语    时间: 2011-12-4 03:24
发完没有啊
作者: 七色鹿    时间: 2011-12-4 03:24
本帖最后由 七色鹿 于 2011-12-4 03:40 编辑

一口气读了chaser先生的许多关于茶的大作,希望有机会能聆听更多关于茶的知识。
虽然没喝过这个茶,看完照片以及chaser版主的讲解,觉得这款茶很恶心,做这样茶的人太黑心了。
非常佩服版主的献身精神,也佩服您的专业精神。
刚来这里就能有这样好的学习机会,亲们,更加喜欢联盟了。

作者: 平常心    时间: 2011-12-4 03:26
狐狸辛苦啦,真相终于大白啦。
作者: chaser    时间: 2011-12-4 03:31
本帖最后由 chaser 于 2011-12-4 03:33 编辑

再次声明此贴仅为我个人看法。
每个人对茶的口腔感受都有差异,其他朋友可自己购买此茶品饮,自己喝过再做判断。
虽然此款成品茶不是普洱古树茶,但我依然对猿报子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精神表示钦佩。

到11楼我本次的主题发完。后续详细的品饮情况后面再发。


作者: moneykiller    时间: 2011-12-4 03:37
[em65]终于等到结果了!
      看来混浊依旧啊!---茶汤
      谢谢chaser的辛苦工作。
[em56]
作者: 七色鹿    时间: 2011-12-4 03:43
chaser 发表于 2011-12-4 03:31
再次声明此贴仅为我个人看法。
每个人对茶的口腔感受都有差异,其他朋友可自己购买此茶品饮,自己喝过再做 ...

既然此茶如此不堪,版主为何还要大家去买啊,算啦,实在是伤不起。
作者: 云真茶语    时间: 2011-12-4 03:47
等猿抱子来回答问题
作者: wyj420203    时间: 2011-12-4 03:47
本帖最后由 wyj420203 于 2011-12-4 03:49 编辑

我也等了一个多小时,已经有结论了。
如果猿孢子普洱茶研究到这样,是中国茶业科研的
如果猿孢子有意而为之,是。。。。。。。。。(你们都懂得)

作者: wyj420203    时间: 2011-12-4 04:27
本帖最后由 wyj420203 于 2011-12-4 04:30 编辑

回复 wyj420203 的帖子

到TB上找了一下。呵呵。看图,找不到那款茶了。
(, 下载次数: 251)
虽然找不到那款茶了,但那款茶的图片还在。
(, 下载次数: 271)
右下角看到了吗。

作者: wyj420203    时间: 2011-12-4 04:37
21楼回帖图片如果违规,请斑竹将图片删除,谢谢!
作者: Tariq    时间: 2011-12-4 04:47
这样的茶,这样的口感,猿抱子是否对此茶的制作技术负责呢?
作者: 尚古堂    时间: 2011-12-4 05:48
从某些角度上来说,我是不批评“袁”的。难道绿茶茶青和普洱茶青 他一定认得出吗?
人家靠的是机器 是实力,哪像你们一帮子人只会靠嘴巴喝!人家喝茶不用嘴的!尤其是狐狸兄弟 这么晚了 还发帖,还真把袁当回事情了,人家辨别能力差你们别一般计较!
狐狸兄弟 没有睡觉还在等帖子的联盟兄弟们 早点睡觉!早点休息!
强帖留名
作者: 皇爵    时间: 2011-12-4 07:11
好家伙!看完后,对猿人基本相当无语。
作者: 梦迷紫砂    时间: 2011-12-4 07:22
当事人呢?出来说说吧。
作者: yvqing    时间: 2011-12-4 07:45
本帖最后由 yvqing 于 2011-12-4 07:50 编辑

去伪存真,感谢指点迷津,版主辛苦
作者: 木然    时间: 2011-12-4 07:51
茶商 袁某出来说说吧, ,,估计已经不敢露面了,

这茶卖这价,真是丧尽天良啊
作者: hype    时间: 2011-12-4 08:17
阐述创新理论可以,但不可以拿以次充好的茶唬人。
作者: 隆中绿茶    时间: 2011-12-4 08:19
终于等到结果了
竟然是这种东东
严重BS
作者: 牛嚼草    时间: 2011-12-4 08:24
不可以拿以次充好
作者: 密斯特弓长    时间: 2011-12-4 08:28
信服了~~~对lz极度佩服
作者: 十砚斋    时间: 2011-12-4 08:28
“这款茶的原料是我做的。我在这个公司有股份,但是只负责生产和研究。”
“原料都是自己做的,我从来不收料。春季做同一茶山的三种晒青茶,冬季做一种晒青茶。”这是猿抱子的回帖里的两句话,我看最好还是让猿抱子本人再确认一下,本帖试茶那个饼是不是他们公司生产的,或者让他自己选定一块饼(最好是带内飞的一部分)再寄给chaser再试一回。饼不是猿那里来的,还是存在被无良商家掉包的可能性。六百多的普洱茶饼居然连是不是普洱也存在问题,只能苦笑
作者: us3399    时间: 2011-12-4 08:38
真相来了
作者: mqkhsq    时间: 2011-12-4 08:39
和我猜的差不多,很大可能性是绿茶做的,而且做得不干净
作者: 張光光    时间: 2011-12-4 08:43
都沒有茶
作者: 丹诏    时间: 2011-12-4 08:49
严重鄙视奸商!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1-12-4 08:51
非常佩服狐狸兄的严谨态度,希望猿抱子兄能对此茶进行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个人不赞同会被不良商家调包此茶的说法,因为此茶的名气还不至于到让商家去假冒的地步,看包装的成本不低啊!另外在呼噜兔的贴子里猿兄看干茶就承认是他的茶了,只是说冲泡有问题而已。现在我们想知道的是猿抱子兄能否解释这是单片茶的问题还是整批茶的问题,看叶底和茶汤这茶的问题很严重!
作者: 大炮堂    时间: 2011-12-4 09:24
真相大白。不知猿先生还有什么要说。 (, 下载次数: 161)
还好,俺从来不买没试过的茶。 (, 下载次数: 177)

作者: 爱壶轩    时间: 2011-12-4 09:29
当事人呢?去伪存真啊。
作者: 无我    时间: 2011-12-4 09:35
真相已很明显了?难道还要自己直接试?感激狐狸的无我精神。哈哈
作者: 老茶新壶    时间: 2011-12-4 09:39
对骗子抱幻想的应该醒悟了,感谢咕噜兔兄及时揭露真相,使更多人免受其害

作者: 老茶新壶    时间: 2011-12-4 09:42
支持咕噜兔兄捍卫自己的权益!
作者: 大安    时间: 2011-12-4 09:43
一直在围观,从未评论,现在对这个人基本无语了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2-4 09:44
生态原始的茶园必然偏远,采摘少的古树茶刚开始会显得口感略薄,但是会有清凉感。
瑶寨的茶有少许焦片也是可以接受的。
既然从来没有喝过这样口感的古树茶,各位就多换几种水试试。

个人认为,对于一款古树茶,最重要的是品种、土壤和树龄,工艺合格就行。
只要加工过程无高温即可。纠结于工艺的细节和完美度,忘了树龄,是非常不可取的。
各位去了产古树茶的村寨就应该明白。

对于玩茶之人,实在也不愿多说工艺上的事。你们连烘青、晒青都分不清楚。何况对于生态古茶园、原生态古茶园、野放古茶园、原始古茶林的茶的分别。

既然没喝过这种古树茶,就多喝几次吧,也算了解了解。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2-4 09:44
本帖最后由 猿抱子 于 2011-12-4 09:50 编辑

烘青和晒青的本质区别

炒青、蒸青、烘青之所以不能后发酵的根本原因在于:
1、炒青、蒸青、烘青的蛋白质和淀粉在长时间高温下已经熟化变性,就像米已经炒熟、煮熟,这样熟化变性后的蛋白质和淀粉主要转化途径就是陈化和腐化,时间长了必然变质,所以国家规定绿茶的保质期为18个月。乌龙茶也经过了高温定型,所以,一般来讲,绿茶和乌龙茶新茶好喝。
2、炒青、蒸青、烘青和乌龙茶由于高温制程,茶叶表面的微生物种群几乎被杀死,所以微生物不会参与发酵。
3、炒青、蒸青、烘青和乌龙茶由于高温制程,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茶叶自身含有的生物酶被凝固钝化不会参与发酵。
总之,由于高温制程,炒青、蒸青、烘青和乌龙茶不会后发酵,而且熟化后蛋白质和淀粉会陈化和腐化,所以要新鲜饮用。

晒青后发酵的根本原因在于:
1、由于低温制程,大部分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未熟化。未熟化的蛋白质在酶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茶汤鲜甜味增加;未熟化的纤维素会分解成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茶汤甜味增加,层次感增加;未熟化的淀粉会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蔗糖和还原糖,茶汤甜味增加。
2、由于低温制程,茶叶表面的微生物种群有一定残留,并且参与后发酵。
3、由于低温制程,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茶叶自身含有的生物酶的活性部分保留参与后发酵,一部分由微生物(主要是黑曲菌、酵母菌、根霉、毛霉)产生的外源酶也参与后发酵。
总之,普洱晒青的后发酵过程是酶促氧化、非酶促氧化、湿热作用和微生物作用进行的后发酵过程。它需要一定的水分,水是重要的反应物,但不希望霉菌,特别是灰绿曲美和黄曲霉的生长,所以湿度不能太大。它需要一定的温度,但不能超过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变性的温度。
是高温使得炒青、蒸青、烘青和乌龙茶香气滋味定型,是低温使得晒青保持一定的“活力”,所以制成饼的生茶进入烘房时间过长或烘房温度过高会失活,导致后发酵困难。
后发酵使得普洱茶的香气物质增加,化合物增加,甜味增加,水溶物增加,茶汤厚重,层次感增加。刺激性减弱(茶丹宁被氧化,茶多酚被氧化,咖啡因和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形成络合物)。
以上只指普洱生茶自然条件下的后发酵,不包括熟茶。 普洱熟茶的后发酵黑曲菌、酵母菌起主要作用。
普洱生茶后发酵的关键是,控制灰绿曲霉和黄曲霉等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促进黑曲霉、根霉、毛霉,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促进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茶叶自身含有的生物酶的活性恢复,促进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的水解(如不水解,蛋白质和淀粉变质后会有难闻难喝的味道),适当非酶促氧化(一般氧化)。
普洱茶的丰富性来源于后发酵方式的多样化,是酶促氧化、非酶促氧化、湿热作用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有一部分微生物是厌氧菌,需要在缺氧或氧气稀少的情况下才会起作用。散茶不压饼,时间长了,非酶促氧化(自然氧化)过度,会导致茶味变淡,茶气减弱。而且,因为没有经过厌氧菌发酵,茶味的丰富性不如饼茶。
普洱茶在一定时间内越陈越香,
一、与云南大叶种,包括原生中小叶种,茶多酚、儿茶素和水浸出物较其它种高,内质丰富,有利于后发酵有关。
二、与云南澜沧江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关:
1、适宜茶叶生长的红壤。
2、茫茫原始森林包围下的自然生态环境。
3、高海拔、低纬度导致的日夜温差大,年均温差小,有利于糖分的积累,糖类是形成其它化合物的关键,所以澜沧江流域生长的云南大叶种,包括原生中小叶种,茶多酚、儿茶素和水浸出物较其它种高,内质丰富,有利于后发酵。特别申明:名优绿茶的氨基酸含量要比云南大叶种,包括原生中小叶种高,所以也很好喝。乌龙茶的高级香精油较其它种高,好茶可不止普洱。
三、与简单原始的晒青工艺有关:
1、低温制程使大部分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未熟化,有利于酶促水解。
2、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茶叶表面微生物种类的多样化,低温制程使微生物种群部分得以保留。
3、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环境微生物的自然接种,低温制程使微生物种群部分得以保留。
4、晒青干燥过程保留了茶叶的“活性”。
四、与传统的蒸压成型工艺有关:
1、短暂的蒸软过程,提供了微生物生长所需水分,唤醒了生物酶的活性。
2、压制成饼,使得厌氧微生物参与后发酵,同时避免过度自然氧化。传统石磨饼,不紧不松,当需氧微生物发酵到一定程度,茶饼内部会缺氧,厌氧微生物开始发酵,发酵一段时间后,氧气又进入茶饼内部,需氧微生物又开始发酵,交替循环。

传统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原理复杂,但是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际只用注意一下温湿度就可以了。有的地方天然就是普洱茶后发酵的大茶仓,只用避光隔异味就行了。常年太干太湿的地方就要注意一下。

中国有好茶,其它国家也有好茶。有好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和普洱茶。有人喜欢喝一种、有人喜欢喝数种,有人唯茶是喝。没有一种茶可以独霸天下,自己喜欢就好。

我曾经拿龙井、安溪铁观音、烘青、蒸酶、普洱晒青做过试验:每天用雾化器润湿茶叶表面,然后风干。即使在所有茶叶都不发霉的情况下。经过三个月,龙井、安溪铁观音、烘青、蒸酶都会有蛋白质腐化的味道,而普洱纯晒青会轻微发酵,味道略好于前。普洱晒青(进过烘房的)会有轻微蛋白质腐化的味道,也会轻微发酵,烘的时间越久蛋白质腐化的味道越明显,发酵越不明显。
以上内容如有失误,请各位茶友指正。对普洱茶后发酵的科学探索才刚刚起步,错误肯定不少。

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食品成分中比较复杂的营养素,具有精密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简单的说蛋白质在70~80度时就会开始变性产生凝固,这叫做热变性.
蛋白质的热变性具有很大的温度系数,在等电点时可达600左右,即温度每升高10℃,蛋白质变性的速度是原来的600倍。所以晒清茶绝对不能有高温制程。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2-4 09:45
言尽于此,群殴开始。——哈哈哈哈
作者: yvqing    时间: 2011-12-4 09:55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2-4 09:44
烘青和晒青的本质区别

炒青、蒸青、烘青之所以不能后发酵的根本原因在于:

长篇大论先放一放,请您自己说说您的茶汤咋这么浑浊呢
作者: 咔嚓    时间: 2011-12-4 10:00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2-4 09:44
烘青和晒青的本质区别

炒青、蒸青、烘青之所以不能后发酵的根本原因在于:

请教猿兄:这片茶汤浑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水,已经2种水试过了,应该排除了。



作者: tentei    时间: 2011-12-4 10:01
本帖最后由 tentei 于 2011-12-4 10:02 编辑

Chaser版主的个人总结太强悍了
钦佩不已
猿孢子兄这会大家一定想听你解释解释这款茶,而不是大放厥词讲理论(虽然这些理论看似还是有一些建设性)



作者: 隆中绿茶    时间: 2011-12-4 10:03
回复 猿抱子 的帖子

看了你的回复,我简直
你和那个什么斋一样,一口咬定壶是明代的,答不对题,胡言乱语,不会是一个人吧?
作者: gegewu    时间: 2011-12-4 10:03
对猿这种人就该不把他当回事儿,让他自己一个人蹦跶,一个人在边上玩儿去……
PS:我对不起自己,最后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我发誓,这是唯一一句!
作者: 淡墨轻衫    时间: 2011-12-4 10:05
猿兄的科学理论让个信服,不过茶是用来喝的,不是你说是好茶它就是好茶,好不好喝在口里就能知道。这茶对不起这价格(个人观点)。
作者: 东奔西跑    时间: 2011-12-4 10:05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2-4 09:44
生态原始的茶园必然偏远,采摘少的古树茶刚开始会显得口感略薄,但是会有清凉感。
瑶寨的茶有少许焦片也是 ...

工艺 合格就行?!如果只是做到工艺合格这么简单的话,那你还有必要用什么仪器去研究吗?你既然用了那么多精密仪器,就说明你在乎工艺工程,而现在又说工艺合格就行,明显前言不搭后语!明显是在狡辩!
作者: 丝丝不烦    时间: 2011-12-4 10:08
本帖最后由 丝丝不烦 于 2011-12-4 10:37 编辑

首先感谢狐狸版主,能够站在公平,公正付责任的情况下。写出公正的评论。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1-12-4 10:09
本帖最后由 君临天下 于 2011-12-4 10:30 编辑
东奔西跑 发表于 2011-12-4 10:05
工艺 合格就行?!如果只是做到工艺合格这么简单的话,那你还有必要用什么仪器去研究吗?你既然用了那么多 ...


奔跑大人最重要一点是无论怎么样的工艺,茶最终是不是拿来喝的?既然拿来喝的,是否口感最重要?
作者: 葫芦兄弟    时间: 2011-12-4 10:12
茶汤浑浊,不知道算不算工艺合格。
作者: 顺其自然    时间: 2011-12-4 10:16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2-4 09:44
烘青和晒青的本质区别

炒青、蒸青、烘青之所以不能后发酵的根本原因在于:

兄弟,如果这茶有问题,就应该敢于面对和承担,虽然我还没试过这款茶,但我相信狐狸兄所写的已经是相对客观的茶评,关于烘青、晒青问题,论坛很多茶友的非常清楚,你一再回避这茶出现的疑点显然和你做技术的身份不太符合,后面的理论说得再好、再详细和这茶没什么关系,论坛前段时间有位朋友说起壶的理论也是滔滔不绝,可惜拿出的壶就是不对,做茶离不开理论技术,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颗爱茶之人的良心。
作者: 大安    时间: 2011-12-4 10:18
事到如此,对这件事是啥情况已经明了,也不用再和他这么多废话啦,建议先把他荣誉会员的帽子摘掉,免得丢人,每个人心里自有一杆秤,费那么多话干嘛
作者: 东奔西跑    时间: 2011-12-4 10:21
君临天下 发表于 2011-12-4 10:09
奔跑大人最重要一点是无论怎么样的工艺,茶最终是不是拿来喝的?既然拿来喝的,是否口感最重要?

恩恩恩恩,以身试毒,这个你最有发言权。
作者: 11438663    时间: 2011-12-4 10:25
本帖最后由 11438663 于 2011-12-4 10:25 编辑

其实作为商人来说  东西不好是一回事   
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担当
要建立良好的商“品”
就像做人      要担当   要有责任感  
古语说的好:人无信而不立


作者: 永夜极光    时间: 2011-12-4 10:26
回复 猿抱子 的帖子

大哥,唔该你正视下哩个问题啦,答非所问,仲在到死鸡撑饭盖,知唔知个羞字点写啊。唔怪得有句说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你果然是无敌了,我对你的敬仰真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真是”调理农务系,骑马过海“

PS.各位版主,对不起了,小弟真的是忍不住,才用广东话说几句,言辞有点过激,要禁言的话,小弟愿意接受

作者: 老茶新壶    时间: 2011-12-4 10:38
老猿真有股死猪不怕开水烫劲头.....
作者: 岁月茶香    时间: 2011-12-4 10:39
永夜极光 发表于 2011-12-4 10:26
回复 猿抱子 的帖子

大哥,唔该你正视下哩个问题啦,答非所问,仲在到死鸡撑饭盖,知唔知个羞字点写啊。唔 ...

无事无事,我听得明。   讲真,讲得核突点,我都觉得果杯野的汤色好似朝早起床去卫生间的第一泡。。。。

作者: 阿宣    时间: 2011-12-4 10:43
谢谢狐狸的真相贴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1-12-4 10:44
君临天下 发表于 2011-12-4 10:09
奔跑大人最重要一点是无论怎么样的工艺,茶最终是不是拿来喝的?既然拿来喝的,是否口感最重要?

茶. 首先是一种食物
既然是食物,我们就会想起去饭店吃菜对色,香,味的追求.

或者如乔大掌门说的那样,作为入门者吃菜品菜唯一的判断依据也就是色,香,味.
口感是否重要.......作为实物,吃的东西,还有什么比口感更重要的判断标准呢.

猿某的有些观点虽然是正确的,但是组合成一起反而给人不想做裁缝的厨师不是一个好跑堂的感觉。




作者: zhaonp    时间: 2011-12-4 10:49
我顶啊,感谢版主辛苦评测!了解真相了!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1-12-4 10:52
唐朝1949 发表于 2011-12-4 10:44
茶. 首先是一种食物
既然是食物,我们就会想起去饭店吃菜对色,香,味的追求.

唐朝兄所言极是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1-12-4 10:56
本帖最后由 唐朝1949 于 2011-12-4 11:02 编辑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2-4 09:44
生态原始的茶园必然偏远,采摘少的古树茶刚开始会显得口感略薄,但是会有清凉感。
瑶寨的茶有少许焦片也是 ...


您可以用真正科学的态度来谈论一下茶这种食物,或者说食品呢?
我觉得您谈茶,或者谈食物,或者谈科学,至少要有一个最起码的标准。

我觉得您不喜欢用口感这种感性体会把茶叶神格化有您的道理
但是您也别用科学这种理性把您自己的茶叶神格化了。

这个茶叶这个价格,“好”还是“不好”就凭您一句话。
对待自己象对待别人一样严厉公正,才是让人佩服的大丈夫。

不要以别人兼醉我独醒的姿态招摇,别口口声声说谁谁谁不懂。
你懂的也许别人不懂。
但是别人懂的你却不懂的实在太多了。

你的帖子有你的道理,所以联盟很多人关注着你,昨天晚上我等贴也等到3点多。
其实你完全可以以旁观者的角度说一下,您的茶叶和价格,是“好”还是“不好”。
不要拿捉摸不透的科学理论来混水~
科学理由,是为了表明真相的。而不是用来证明你的茶有多好。


作者: 佑尔    时间: 2011-12-4 11:00
纸上谈兵的砖家
作者: 老茶新壶    时间: 2011-12-4 11:01
唐朝1949 发表于 2011-12-4 10:44
茶. 首先是一种食物
既然是食物,我们就会想起去饭店吃菜对色,香,味的追求.

现在已经不是口味的问题,怀疑其食品卫生是否达标,为喝过的人堪忧
作者: 司马茶    时间: 2011-12-4 11:08
本帖最后由 司马茶 于 2011-12-4 11:09 编辑

袁兄,哪怕您再发一本书上来,也解释不了茶本身的品质问题,请您勇敢面对这个事实。
我个人做一个善意的猜测,希望袁兄只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家,实在是不愿相信您是披着人皮的狼。
为进一步判断,还请狐狸大人再费费心,按照猿所说的测试后发酵能力的方法再试一下,用他自己的理论来检验一下他自己的产品,我个人是不相信会在三四天后变成酒红透亮的。
如果检验仍有问题,则应该已经到了大家能够容忍的极限,建议摘掉袁抱子的荣誉会员勋章,但不建议屏蔽相关发言内容,不管是抄来的还是自己研究的,这些理论上的知识对茶友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无论结果如何,建议给呼噜兔大人和狐狸大人授予特殊贡献勋章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1-12-4 11:12
本帖最后由 唐朝1949 于 2011-12-4 11:16 编辑
老茶新壶 发表于 2011-12-4 11:01
现在已经不是口味的问题,怀疑其食品卫生是否达标,为喝过的人堪忧


是啊。
相信很多人也希望猿先生能够科学客观的谈谈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
而不是充满想象力的泛泛一带而过,更不可说只要经过实验室的肯定安全。
说者不知所云,听者一头雾水。

作者: 大品    时间: 2011-12-4 11:19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2-4 09:45
言尽于此,群殴开始。——哈哈哈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茶来说,那怕是再老的树、再高的实验数据,入口喝才是硬道理,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1-12-4 11:32
本帖最后由 唐朝1949 于 2011-12-4 11:34 编辑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2-4 09:45
言尽于此,群殴开始。——哈哈哈哈


麻烦这位做出大义凛然状的老兄
先公道的说一下您自己的茶叶和价格,是“好”还是“不好”。
在下才可以针对您的言行大打出手。
而不是拿一堆大道理为自己的茶叶粉饰是非,玷污了科学两个字。

我希望您是一个有良知,有血性的人,而不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这次就凭你又扔下一句话拍拍屁股闪人的行为,群殴您一顿还真是便宜您了。

死猪不怕开水烫
打和被打都无所谓了,我佩服您的境界。

PS:是你自己叫我打的啊,别尽在外面乱说人家欺负你啊。

作者: 等待戈多    时间: 2011-12-4 11:32
作为新人,一直潜在水下关注。一看就知道猿是学院派、科班出生,理论知识极其丰富。然而理论和实践终究不能一概而论,加工和品饮也是两回事,但是又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加工要为品饮服务!如果做的茶不能喝或是喝着让人难受,那你的加工就是失败的。你的理论没有用于知道实践生产,而是僵化的满口  之乎者也,那要理论有何用处?
坦白的说,我跟猿兄一样,也是科班出生。我也有过僵化教条的时候,总以为书本的数据就是对的,总以为进口的仪器就多么的牛B。后来发现其实也不完全是那样,现在觉得总是觉得其实最简单的加工设备最简单的工艺才能真正做出好的茶叶来。数据仪器,可以用,但是决不能迷信。还有就是,其实猿兄你的理论知识也不那么完善,也有漏洞。你总是拿神呢权威什么国标出来说事,那我建议你先去看看《中国茶经》里面权威级别的资料很多很丰富,而且很多事入门级别的知识。

作者: 十全老人    时间: 2011-12-4 11:34
司马茶 发表于 2011-12-4 11:08
袁兄,哪怕您再发一本书上来,也解释不了茶本身的品质问题,请您勇敢面对这个事实。
我个人做一个善意的猜 ...

此事可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首先不排除猿抱子被茶农欺骗的可能性,又或者是他的料头就直接导演了这场游戏。然后回看猿抱子的态度,所有的事件都是你自己引发的。如果你来这里带着一个学习和探讨的心态我想不会有今天这个尴尬的局面。庆幸的是机会来了,乔丹一再迁就你,给你台阶。可是你狭隘和狂傲不逊的心让你再次现形。不要以为一个玩壶的论坛没人懂茶,而是玩壶的论坛玩的更加高端更加深入。他的勋章我看不必摘了,警钟长鸣吧!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1-12-4 11:34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2-4 09:44
生态原始的茶园必然偏远,采摘少的古树茶刚开始会显得口感略薄,但是会有清凉感。
瑶寨的茶有少许焦片也是 ...

猿兄既然如此,以下几个问题请解释下:
⒈请问一次茶青能采摘多少?
⒉茶青到制作需要多长时间?也就是摊晾的时间
⒊摊晾的时间多久?
⒋杀青的时间多久?一次杀青多少公斤?
⒌揉捻时间多久?
⒍每锅杀青的时间间隔多久?
作者: 东奔西跑    时间: 2011-12-4 11:35
等待戈多 发表于 2011-12-4 11:32
作为新人,一直潜在水下关注。一看就知道猿是学院派、科班出生,理论知识极其丰富。然而理论和实践终究不能 ...

此人不是僵化教条的问题,是严重的人品问题!
作者: 等待戈多    时间: 2011-12-4 11:37
天冷,打字有错误。见笑。别拿浸泡时间、水温来说事。
真的好茶,敢于直面沸腾的热水,敢于正视高温的煎熬。
想必你的审评知识也很丰富。普洱茶是怎么审评的你比我清楚。还有就是稍微规范的厂家,每做一批茶叶,都会对产品进行评审,找出事故茶,劣质茶(可能很多朋友会觉得那是假招子,事故茶,劣质茶不也很常见吗?)确实如此。那么....看客们
作者: 陋室茗    时间: 2011-12-4 11:46
对于普洱 特别是生普 我是外行 接触的也不久 个人认为 中国人饮食文化注重 色 香 味 应该茶也不一例外 汤色 叶片的形状 完整度应该纳入色 这第一步很重要 我的品茶要求并不高 但第一感觉很重要 没有第一步的色字 对于后面的香与味顿时寡然无味 .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请勿见笑.)
作者: 江雨    时间: 2011-12-4 11:51
静观世态,清茶涤心。
作者: 银弧    时间: 2011-12-4 12:02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2-4 09:45
言尽于此,群殴开始。——哈哈哈哈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作者: 都市小虫    时间: 2011-12-4 12:10
看了楼主的帖子对猿抱子的狡辩很无语。我觉得都这样了 猿抱子不出来道歉还狡辩大家对于这种人还有必要说什么吗?还能说什么呢!
作者: shouji1234    时间: 2011-12-4 12:17
哎!还是感谢狐狸兄吧
作者: chuanqiao    时间: 2011-12-4 12:19
结果不大好
作者: 佑尔    时间: 2011-12-4 12:55
普洱茶的三鹿奶粉版
作者: us3399    时间: 2011-12-4 12:55
感谢狐狸
作者: 老沙河里    时间: 2011-12-4 13:09
感谢狐狸大人!真相大白于联盟。
作者: jkyc    时间: 2011-12-4 13:20
感谢狐狸兄再次做小白!
作者: 湛悟斋    时间: 2011-12-4 13:46
其实早就看出你马甲下的狐狸尾巴,现在事实出来了,再狡辩神马都是徒劳。只能遗笑于天下。
作者: abc123    时间: 2011-12-4 13:50
讨教一下!普洱茶的审评标准是什么?谁能告知谢谢!
作者: 梦迷紫砂    时间: 2011-12-4 13:50
猿先生,该认错就认错,该退货就退货,该改进就改进,男人嘛,出来混,信用第一。错了就勇于承担,群殴你干什么呢?一群爱壶爱茶之人,不过想把茶做得更好罢了,虚心学习呗!
作者: 永夜极光    时间: 2011-12-4 13:59
abc123 发表于 2011-12-4 13:50
讨教一下!普洱茶的审评标准是什么?谁能告知谢谢!

小弟认为,是兄你自己的口感

作者: 周头府    时间: 2011-12-4 14:01
看完这贴,首先佩服的是狐狸兄,这么晚了试完茶,还照了相,整理,发了这篇让大家期待已久的贴,非常感谢狐狸兄!!个人认为,狐狸兄的诚信是无可置疑的,所以我坚信狐狸兄是对的!!猿抱子兄,这一次你真的是错了,只是还没有勇气出来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许他真的在逃避,找出各种理由来证明他的(对),当中是什么原因,只有他本人清楚吧!!错就是错了,对就是对的,其实也没什么好难为情的,古人都有说过,失败是成功他妈,是不是,以后改进改进不就OK了!!!一口气把狐狸兄所写的,所描述的都看完了,当然也包括所有的留言,真的是觉得奇了怪了,为什么就不能像狐狸兄,君兄,唐兄那样很有礼貌的探讨,发问呢,为什么就要出口伤人,处处相逼呢,联盟是文明的地方,不是菜市场,人与人应该互相尊重,不要一抓到人家的痛处了,就往死里打,落井下石!!谁都不敢保证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做错事!!!得饶人处且饶人!!
作者: 梦迷紫砂    时间: 2011-12-4 14:09
回复 猿抱子 的帖子

猿先生,该认错就认错,该退货就退货,该改进就改进,男人嘛,出来混,信用第一。错了就勇于承担,群殴你干什么呢?一群爱壶爱茶之人,不过想把茶做得更好罢了,虚心学习呗!
作者: 梦迷紫砂    时间: 2011-12-4 14:09
回复 爱壶如命 的帖子

高人,通透。

作者: 周头府    时间: 2011-12-4 14:12
回复 梦迷紫砂 的帖子

别这样说,兄,这样说,让弟很惭愧!!我只是说出心里想说的话而已!!没任何意思!!!
作者: 原矿紫砂    时间: 2011-12-4 14:14
赞成楼主的认真 这样的论坛才能学到东西 才能玩的开心!
作者: 大剑    时间: 2011-12-4 14:38
结果不意外,意外的是结果出来后事主的反应,让人真的淡定不了,围观后认为被围殴是铁定的。,狡辩的真没水平,茶浑人浑。




欢迎光临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http://www.jadepot.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3